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佩芬 《舰艇武备》1991,(12):37-40
本专利从理论上研究了各种可产生红外屏蔽功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特性,提出了产生红外烟火剂的配方,选择了适合作战使用的烟火剂的配比,并比较了六种烟火剂成分在7.5-8.4、9.8-11.5和8-13.3μm波段条件下的面辐射强度值。  相似文献   

2.
舰艇红外隐身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智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9-11,20
定性分析了影响舰艇红外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的红外辐射源。根据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外一些典型的舰艇红外隐身设计,从降低舰艇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改变舰艇的红外辐射特性两个大方向探讨了舰艇红外隐身有效的技术,并对光谱转换技术做出简要介绍,对于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排气烟羽辐射是舰船红外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排烟参数对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对发展舰船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气体辐射逐线法模型求解含气体的辐射传递过程,计算得到不同排烟温度和流量条件下的红外辐射图像,并分析排烟参数对辐射亮度、光谱辐射强度和3~5μm波段的总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排气烟羽在4.18和4.43μm处具有明显的强度峰值,而在4.26μm处具有明显的强度谷值。[结论]排气烟羽的红外辐射特征受排烟温度的影响较大,受排烟流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在物体表面喷洒水雾是有效降低红外辐射强度的途径,利用细水雾粒子的吸收、散射、水膜覆盖作用,可以有效衰减红外辐射强度。细水雾特有的相变和水膜流动特性已在工程中逐步得到应用。通过介绍舰船细水雾红外隐身技术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细水雾的分类、产生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几种雾化喷嘴,并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雾滴粒径、雾滴浓度、水雾厚度、水膜厚度和水流速度等对隐身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细水雾的雾滴直径、雾滴浓度、水雾厚度、水膜厚度和水流速度对物体表面的红外遮蔽和降低影响较大;不同结构型式的喷嘴其雾滴粒径、雾滴浓度、水雾厚度、水膜厚度和水流速度等差别很大,对降低红外辐射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虽然供水压力和流量对水雾的形成有影响,但对低压细水雾而言,当压力和流量达到一定值时,细水雾对降低红外辐射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现有红外降温设备响应时间长、红外降温耗时久的问题,开展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基于水雾颗粒的吸收、散射和水膜降温双重作用衰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从而提高红外降温系统响应速率的原理,设计旋流式复合喷头,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压力下旋流式复合喷头与传统水膜喷头的红外降温特性。[结果]结果表明,当供水压力为0.3,0.5,0.8 MPa时,相比传统水膜喷头,旋流式复合喷头的红外降温耗时分别缩短了27.9%,47.3%,46.2%,且在水雾喷出的瞬间,目标红外辐射温度与真实温度相比分别低了8.62,11.13,11.09℃。[结论]研究显示旋流式复合喷头能够有效控制目标的红外降温时长,提高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雾喷射技术冷却舰船烟囱能够有效降低舰船红外辐射强度,对于提高舰船海上生存能力有重要意义。由于水滴蒸发和气流浮升作用相互影响,细水雾和热烟气在烟囱表面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相湍流流动。建立水雾在烟囱壁面空间中的蒸发和运动方程,应用多相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舰船烟囱壁面空间的热烟气-水雾流动进行建模与数值仿真,分析烟囱壁面热气流浮升作用对水滴到达壁面能力和蒸发过程的影响,以及水滴直径与流量对烟囱壁面区域内热烟气下沉区域大小和流场分布参数的影响,得到水流量和水滴直径与烟囱壁面冷却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舰船烟囱或其他热固表面冷却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抗红外热成像反舰导弹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红外热成像反舰导弹对舰船威胁的实际情况出发,详尽分析了红外热成像反舰导弹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导引头的制导机理、目标识别方法及工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抗思路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热成像系统对海上超低空目标跟踪距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光电技术发展迅速,尤其红外热成像系统得到广泛地应用,把红外线成像技术用于对海空目标的控测更具独特的优点。红外热成像系统对各类目标的控测距离如何计算?理论计算与实际控测能否相符合,这在工程研制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作用距离是热成像系统的综合性指标,在系统论证、设计和调试过程中要给予全面的综合考虑。在进行计算时,首先应确定系统的性能参数,合理地求取目标、背景大和大气环境的特征参数,从而建立距离计算的数学模型。本文将介绍红外热成像跟踪系统对海上超低空目标作用距离的理论分析计算,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并得出作用距离数据与红外热成像跟踪系统的实际探测距离基本相一致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