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谭必五 《水运工程》2017,(5):178-181
长江口地区主要利用航道疏浚土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工程工期、疏浚土土质、成陆质量要求均较高。综合分析吹填区施工现状、疏浚土供应量、吹填成型质量要求,提出利用疏浚土吹填的同时,利用电吹船吹填工艺进行有效补充的吹填施工方法。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外来砂和疏浚土,可实现吹填进度与成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振冲密实法处理疏浚吹填地基时,对吹填料有严格的要求。以科威特某疏浚吹填工程为例,通过对开挖取沙区地质资料分析、吹填过程中管头及水下取样并进行试验对疏浚吹填全过程的回填料质量进行监控,基于振前静力触探试验对回填料进行振冲适合性评估,进而为疏浚船舶的吹填施工和后续的地基处理工艺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既保障吹填砂的质量满足地基处理的要求,又确保振冲地基处理工艺经济、合理。疏浚回填料的监控方法及措施可为类似海外工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疏浚土正逐渐成为长江口滩涂造地泥沙资源供给的有效补充。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紧邻长江口12.5 m深 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利用的区位优势显著。在调查掌握南港圆圆沙段航道疏浚土产量、分布、土质及稳定性 的基础上,针对圈围工程特点,比选适合的疏浚吹填工艺,并提出可行的吹泥上滩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南港圆圆沙段航 道疏浚土产量丰富稳定、运距短且土质条件较好,可满足圈围工程吹填用砂的要求。各类疏浚吹填工艺中,艏吹和耙吸装 驳工艺的技术适用性较好,现阶段可采用技术成熟的艏吹方案进行疏浚吹填,而耙吸装驳方案可作为备选,待2013年底正 式投入运营时可应用于圈围工程。研究成果为圈围工程吹填开辟了砂源,实现了航道疏浚与圈围造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利用运筹学中的沃格尔法,对绞吸船疏浚吹填施工中的吹填排距进行优化管理,从而降低管线连接和拆除工作量,降低疏浚吹填成本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小型疏浚工程通常采用小型绞吸船进行施工,小型绞吸船由于泥泵功率较小,导致输送排距无法满足需求,本文探讨小口径排泥管加气技术对管道排距的影响。现场试验依托石门澳蓄滞浚清淤吹填工程,在吹填管上相距300 m的2个位置进行试验,分别使用空压机直接加气和射流器混合加气两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管道加气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输送排距。空压机直接加气效果比射流器混合加气效果更好,加气点靠近船端位置效果最好,平均增加排距22.2%,射流器混合加气平均增加排距12%。现场试验验证了疏浚排泥管加气技术的可行性,为疏浚工程排距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有环保疏浚与吹填工程中,在挖掘污染底泥时对周边水体的污染物含量有严格控制,新型环保疏浚与吹填机具采用全封闭螺旋绞刀配合高压水泵来进行底泥挖掘输送。该机具装置结构简单,施工便利,输送浓度高,成本低,无污染,是对现有环保疏浚领域中防污染扩散技术的一次创新,适用于沿海、沿江、内河、湖泊环保疏浚与吹填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季岚  唐臣  张建锋  朱治 《水运工程》2011,(7):163-167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每年产生大量的疏浚土,与此同时横沙东滩吹填工程需要大量的吹填土,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解决吹填土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实现疏浚土的综合有益利用,为互利共赢之举.结合横沙三期吹填工程和横沙六期吹填工程实例,阐述了该类吹填方案设计原则和设计情况,并对今后的广泛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岳文飞 《水运工程》2023,(S2):81-85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入库航道处淤积越来越严重,为提高灌溉供水能力、满足水质需要、增强纳洪防洪能力,需及时对入库航道进行清淤。由于入库航道清淤疏浚土不像河、海区域那样进行水运抛卸,需要转运上岸处理,因此疏浚土处理工艺繁杂、成本较大,且普遍存在堆存区有限、环境污染而无法满足工程清淤要求情况,影响航道清淤的正常推进。本文针对入库航道清淤疏浚土处理困难的问题,通过结合疏浚土资源利用技术、优化清淤工艺达到正常推进清淤施工的目的,该工艺既可推进入库航道清淤的正常实施,又可满足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因此,在入库航道清淤工程中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口二期吹泥上滩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开展了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涉及疏浚土用于吹填造陆的吹泥上滩工艺、疏浚土专用吹输泥设备及机具、疏浚施工工艺、疏浚泥沙运动监测、水沙分离等关键技术问题总体上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解决,为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疏浚土吹填泥沙输移扩散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洋山港区一期工程疏浚土吹境泥沙的起步工程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吹填区开敞水域处的水质点运移轨迹,模拟预演了方案实施后,吹填区内及附近水域因吹境泥沙随潮流运动扩散输移而引起的悬浮泥沙的可能分布及影响范围,并给出了起步工程方案的吹填泥沙流失量及流失率。  相似文献   

11.
龚琦 《船舶》2014,(2):89-93
从疏浚工程船舶设计人员的角度,通过对实船设计实例的描述,介绍了既能满足沿海深挖疏浚作业又能兼顾内河极浅挖疏浚作业的具有首冲功能的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该船具备新型特殊功能,能更广泛应用于疏浚施工区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疏浚设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平  黄海林 《船舶工程》2005,27(5):67-69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内河水系发达,海岸线漫长,随着国家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水运业和港口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对航运水道、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疏浚设备制造业.文章就此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东征  毛亚辉 《水运工程》2020,(S1):128-132
我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疏浚作业已延伸到生态环保领域。但是因为缺乏环保疏浚类规范标准,在设计阶段对环保疏浚项目工程量计算时,大多引用当前的普通疏浚类规范和经验,与环保疏浚实际情况有较大区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的确认直接影响项目的审计和支付,将对项目实施单位利益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多个环保疏浚工程案例,结合滇池环保疏浚项目工程量计算实际情况,根据环保疏浚工艺及特点,探讨适用于环保疏浚项目的工程计量方法,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疏浚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近年来,疏浚工程走向内陆湖泊河道,对环保疏浚要求逐渐提高,工程造价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发生变动,避免计算误差,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是非常有益的。以内湖环保疏浚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设计方案,结合施工区具体施工条件,提出应避免的问题,对疏浚定额进行修编,编制其工程造价,力争减少误差,提高工程造价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天津港实测及有关淤泥特性试验等资料的分析计算.确定天津港维护疏浚工程计方的合理容重、疏浚工程量等参数,并根据各港池的实测淤强、含沙量和泥沙沉降速度等得出天津港现状下港池淤积强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我国首台1750m^3/h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的集中监控报警系统的研制,集中分析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述其硬件组成、软件开发、通信支持及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8.
芦家河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砂卵石河段中下段,多年来碍航严重,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维护性疏浚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疏浚思路、方案及设计参数,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疏浚工程的效果。结果表明,结合芦家河水道复杂的碍航原因,近期宜采用兼顾控制上游水位和水浅问题、坡陡流急与航宽尺度改善相结合、提前疏浚以降低枯水位维护压力、兼顾施工与通航的分区分层作业的疏浚思路,清除三宁化工码头前沿浅包以及毛家花屋航槽右缘乱石堆。工程实施后,能保证枯水期的通航水深,对水位影响较小且降低了疏浚区附近流速,可为船舶上行提供较宽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绞吸挖泥船进行硬底质航道疏浚施工时,其最小挖宽和挖深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通过计算确定绞吸船最小挖宽和挖深的解决方案。分别依据标准规范和船舶几何尺寸,考虑多种波浪条件下的绞吸船最小挖深挖宽计算方法,得出某工程大型绞吸船在进行航道施工时的最小挖宽和挖深,经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疏浚挖泥设备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外绞吸船、耙吸船及疏浚技术资料的分析,并参与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中租用国外挖泥船的实际施工经验,对比分析国内外挖泥机具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提出应提高挖泥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研发适用不同工况条件的疏浚设备及操作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疏浚设备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