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毕江  胡澄宇  杨文臣  苏宇 《公路》2022,67(1):240-247
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速度连续性,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路段的限速值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选择在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路段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根据隧道路段设计速度采用标准,分别确定了"设计速度±20 km/h"和"设计速度"等3种限速方案,开展了3种限速方案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最后从运行...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5)
对比分析国内现有高速公路限速方式的优缺点,以云南普宣高速公路为例,选择分车型、分路段的限速方式,通过对行车危险程度的定性分析,把普宣高速公路全线划分为一般路段和特殊路段,一般路段采用基于运行速度测算的限速值确定方法,特殊路段在运行速度测算的基础上进行行车风险性分析,从而确定合理限速,较系统性地提出高速公路限速值确定流程,给出了普宣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值建议,为其交通安全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限制速度值确定不合理、限速方式不适用以及限速区间长度设置不恰当等问题, 对驾驶人行驶体验以及限速管理可信度的负面影响, 优化了高速公路限速区间最小长度、限制速度值、限速区间划分的确定方法, 进而提出了以安全车速与通行效率为依据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优化与评价模型。依据驾驶人视认距离、限速标志设置前置距离和驾驶人心理稳定距离, 标定计算模型中的限速区间最小长度。以行驶速度是否易发生突变为标准, 采用不定长法将不同路段划分为6种组合类型, 建立基于不同组合路段的限速预测模型。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中基于划分和层次的分析方法, 以满足限速区间最小长度和交通延误最小2个方面为目标进行优化限速区间的划分。同时, 选取交通冲突率作为表征交通安全的指标, 选取交通延误时间作为表征交通效率的指标, 建立评价指标模型;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指标来验证限速区间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山区高速公路为对象应用VISSIM开展限速优化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优化后安全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降低了约29.49%, 效率评价模型参数值比原方案提高了约21.90%, 优化后的高速公路整体安全性以及通行效率均得到提高。所提出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以速度突变为基准, 结合路段的属性及指标特点, 能够优化限速区间长度的制定和区间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可知,限制速度不合理导致的城市交通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高等级道路,部分交通条件较好的路段往往因限制速度偏低而导致道路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中,成都和厦门等大城市已对限制速度调整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大多数城市,限制速度不合理的问题仍广泛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限制速度仍是城市交通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合理的制定城市道路限速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以舟山市滨海大道工程为依托,在对各路段运行速度调研后,根据公路限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确定限速值优化调整方案,验证了以设计速度作为限速值存在的问题和以第85%位车速作为城市道路限速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平曲线建议限速标志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区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为研究对象,对建议限速标志的设置方法和流程进行研究。采集了8条山区高速公路的平曲线运行速度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出以小车运行速度差作为判定准则确定是否设置建议限速标志。选择平曲线半径和入曲线前运行速度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预测小车运行速度差,并通过将运行速度和设计速度综合确定建议限速值,最后分析驾驶员的视认特性,计算出不同运行速度下对应的建议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结果表明: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0m的时候,在高速公路平曲线上应设置建议限速标志。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速公路速度控制主要是依据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公路实际行车条件或者运行速度。本文针对广西河池到百色的山区高速公路等现状,系统分析现行限速方案的利弊,结合交通量和交通事故分析等因素,提出通过针对不同路段实施不同的限速处理,加强高速公路应急保障预案,完善应急救援措施等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型客车限制速度,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避免通常情况下现有道路限速过低、限速不合理等引起社会矛盾的问题,特针对广西都南高速公路限速标志和运行现状,应用广西高等级公路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控制研究成果和高速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理论,结合运行速度、高速公路线形、设计速度和交通安全等因素,合理、科学的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论证合理的限速设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交通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地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方法,现有的限速状况给交通运行带来了一些如限速值过低、限速不合理等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急需提出适合我国高速公路现状,能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以满足交通管理需求。本文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所使用的限速值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限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交通特性的高速公路分段限速值设计方法及具体实施流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运行速度、高速公路线形、设计速度和交通安全等因素,可合理、科学的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  相似文献   

9.
降雨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运用可变限速控制技术,根据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流状态和降雨强度,对各路段限速值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减小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阐述了雨天可变限速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分析了降雨对能见度和路面摩擦系数的影响,建立了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安全车速计算模型;在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METANET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雨天可变限速控制条件的改进模型,并以控制周期内所有车辆总行驶里程最大为目标,建立了雨天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限速方式相比,本文建立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提高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车辆运行速度,并降低各路段车速差,保障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速度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了公路速度管理技术方案流程,采用实地观测试验和速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限速区划分和取值方法;根据几何设计参数、隧道分布、安全水平将路段规律划分为大限速区和局部限速区;提出结合运行速度、行程车速、路侧环境、历史事故等技术参数设定基本限速值的方法和修正基本限速值的方法,并采用实证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速度管理方案制定流程、限速区的划分、限速值的取值方法、限速方法的选择等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能有效地解决速度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大量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路段运行车速特征、道路使用者的交通需求、道路几何设计特点、道路安全状况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探求运输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点,给出了以工程研究限速方法为基础,以全线限速和局部限速为具体实施策略的分路段运行速度管理与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算法得到限速值并据此进行限速路段划分。笔者通过对影响限速分段因素的分析,确定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提出了基于有序聚类分析法的山区高速公路合理限速分段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限速值速差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高速公路隧道内提速方案具体的限速值,通过选取多条有提速需求的典型高速公路隧道进行试验,通过瞳孔面积变化率表征驾驶人在隧道内的视觉负荷程度;根据瞳孔面积变化率与机动车临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满足明、暗适应的视觉负荷程度对应的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取机动车临界速度分析车辆进出高速公路隧道时由于明、暗适应引起的速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以机动车临界速度值和全线提速方案对应的隧道限速值,取两者最小值作为隧道最终提速方案的限速值,然后对隧道限速原则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满足提速要求的隧道路段,原限速6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80km/h较合适;原隧道路段限速80km/h时,提速后的限速值取90km/h较合适。本研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为日后隧道限速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考虑速度和线形为主的影响高速公路安全性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浏醴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浏醴高速公路中设计直线长度均满足安全评价要求,但其中28个曲线路段,建议在曲线前方设置限速标志,以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左线、右线无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木良路段,路段间线形指标协调,衔接合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分岔口相关区域交通安全问题,从分岔口相关路段车辆标准速度差入手,首先对应高速公路分岔口关联区域车辆跟车、换道行为建立相应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而对不同参数设置下交通流演化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路段车流密度及驶出分岔口车辆的比例的变化会对该路段车辆标准速度差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交通流情况,在高速公路分岔口上游设置限速标志并确定合理的限速值,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分岔口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10):266-270
高速公路速度管理涉及到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两者之间的矛盾,限速值则是高速公路速度管理的核心。合理的高速公路限速值不仅可以利用好道路设施,保障道路通行能力,还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财产损失。针对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的合理限速确定需求,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层次结构评价模型,并计算各因素权重,最终进行模糊评价,得出高速公路限速值合理性分数,对高速公路限速值合理性进行评价,通过多年应用结果证明该评价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长直线路段因汽车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出高海拔地区长直线路段合理限速值,以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长直线路段汽车运行安全,在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区间长直线路段进行汽车运行速度样本测试试验,采用雷达测速枪采集高海拔地区不同海拔区间(3 000~3 500 m,3 500~4 000 m,4 000~4 500 m,4 500~5 000 m)一级公路长直线路段汽车运行速度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高海拔地区长直线路段不同海拔区间运行速度样本进行统计处理,分别绘制了不同海拔区间运行速度累计频率曲线,计算得到不同海拔区间长直线路段运行速度V85,分别为:98 km/h (3 000~3 500 m),91 km/h (3 500~4 000 m),88 km/h (4 000~4 500 m),和84 km/h(4 500~5 000 m),建立了运行速度V85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长直线路段运行速度V85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基于运行速度提出了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长直线路段限速值为80 km/h,限速值的提出将为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长直线路段限速和设置相应交通安全设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减少高海拔地区因汽车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视频测速设施速度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快速路一般限速路段和视频测速限速路段车辆运行速度的对比分析,评价了视频测速设施的速度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视频测速设施不能把所有车辆的运行速度降低到限速值以下,但可以把不同车道不同车辆的运行速度降低到一个大概的范围,而且很好地控制了道路上车辆运行速度的离散程度,降低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开展评价研究,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大小车运行速度差的调查,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设计速度为120 km/h和80 km/h时,运行速度与百万车公里伤亡事故率的关系模型以及大小车运行速度差与百万车公里伤亡事故率的关系模型,为不同设计速度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值的确定以及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的严重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