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长悬臂过冬现象。为掌握长悬臂过冬对连续刚构桥线形的影响并指导施工监控,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工程,运用线形分析及监控结果、成桥线形分析结果、成桥10年收缩徐变后线形分析结果,对长悬臂过冬对连续刚构桥线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连续刚构桥长悬臂过冬期间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长悬臂过冬对连续刚构桥线形影响较小,可隔年完成施工合龙。  相似文献   

2.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施工过程风险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传中 《中外公路》2012,32(4):182-185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工程实例,研究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施工过程风险因素识别。阐述了风险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模糊层次分析基本概念。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特点,以模糊判断分析为主,有限元分析为辅,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施工控制情况,对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排出各种风险因素优先级顺序。通过分析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较适合于工程建设风险识别,并可为后续的风险分析与工程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悬臂浇筑施工技术的成熟,推动了连续梁桥的推广应用。本文在分析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过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如结构自重、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初始张拉力对于连续梁桥最大悬臂状态下的挠度和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结构自重和初始张拉力为影响悬臂浇筑的主要因素,应在设计和施工监控阶段给予充分重视。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连续梁桥悬臂浇筑阶段的不同因素,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经验,对于连续梁桥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泾河特大桥所在地区的短时阵风较大,结合泾河桥的实际施工情况,重点对其6号桥墩和7号桥墩最大悬臂状态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荷载对该桥最大悬臂状态时的稳定影响有限,各荷载工况下,6号和7号墩的稳定系数均大于10,具有足够的稳定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5.
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挠度控制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跨径多跨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时,挠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连续梁桥成桥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线形。本结合广东某在建ZQ桥悬臂浇筑的施工状况,重点阐述了采用挂篮平衡悬臂浇筑施工中结构预拱度设置的方法、影响挠度控制的一些主要因素,从而确保结构合拢精度和成桥后的线形。  相似文献   

6.
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期间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安全系数来保证,但是安全系数的取值均是依据设计者的经验而定,无法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可靠度反分析理论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然后以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效率和精度,最后对国内一座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参数的随机性会对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整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忽略参数随机性的影响会导致过高地估计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整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
闽候新南港大桥主桥设计为70 m+4×120 m+70 m连续梁桥,桥址处自然条件复杂。为确保该桥施工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及安全性,对桥梁主桥结构动力特性、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大悬臂阶段结构稳定性最差,对结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是恒载,活载、风荷载等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影响不大。该计算结果为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薄志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03-107,I0009-I0010
为研究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期结构的可靠性,以跨广珠西线特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悬臂施工的特点,建立了悬臂施工中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概率模型,基于JC法分两种工况对该结构进行了施工期可靠性分析,分析了已浇梁段、施工分布活载、混凝土强度、风荷载及施工荷载偏差等因素对可靠度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可为该类型桥梁结构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4种国内外常用的温度梯度模式,结合张家港大桥悬臂施工过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梯度效应进行空间受力分析,讨论了悬臂施工各阶段温度变化对控制截面位移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对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重庆粉房湾长江大桥进行施工监控,使该桥成桥线形及内力达到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分析,计算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并确定斜拉索的初张拉力及成桥索力.计算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结构线形及内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短悬臂状态下以索力控制为主,长悬臂及合龙后以线形为主要控制因素;双悬臂施工时严禁单侧起吊主梁.  相似文献   

11.
徐华杰  王军 《路基工程》2006,(3):133-135
结合通启高速公路新三和港特大桥悬臂浇筑的施工,介绍采用挂篮平衡悬臂浇筑施工中结构预拱度的设置方法、影响挠度控制的主要因素等,确保结构正确合拢和成桥后的线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度反分析理论的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整体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在给定目标可靠度指标和计入结构参数随机性的前提下,采用可靠度反分析理论,求解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整体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一座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并分析了参数敏感性,同时探讨了安全系数取值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参数的随机性对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阶段整体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忽略参数随机性影响会导致过高估计整体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应根据目标性能需求选择合理的安全系数;在悬臂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临时固结设施的合理性,避免挂篮和浇筑节段同时掉落,以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抗倾覆稳定安全;随机变量分布类型对安全系数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对实际变量参数进行抽样统计,确定合理的随机变量分布类型,以此计算得到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更加符合实际工程需求;安全系数初始值的选取对该计算方法结果的准确性没有影响,只对结果的收敛速度有一定影响;推荐的可靠度反分析方法对基于目标可靠度指标确定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后河管线桥是专为普光气田天然气管线跨越后河设计的一座大型桥梁,全长240 m,分三跨,为65 m+110m+65 m悬臂浇筑连续钢构桥。文章采用桥梁博士对该桥进行各个受力阶段计算分析,得知其内力状态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BRanalysis建立了不对称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控制的结构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对称悬臂施工中不同的配重方式对桥墩和主梁应力和线形的影响,从而得出该桥悬臂施工配重的最优方式以及不对称悬臂施工中配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滁河大桥是主跨96m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跨径布置为(53+96+53)m,采用对称悬臂浇筑法施工。在滁河大桥的施工中发现波形钢腹板空间定位对桥梁成桥后的受力影响较大,为解决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悬臂对称施工过程中波形钢腹板空间位置的定位问题,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监控方案,结合该桥设计的特点,对滁河大桥波形钢腹板施工中空间位置的定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采用了数学上关于空间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可以确定平面准确位置的定理,对施工中的钢腹板进行定位,通过对理论计算的数据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施工控制中,温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温度变化快的白天进行钢箱梁的起吊与悬臂拼装工作,温度影响是施工控制中较难掌握的因素。如何消除或减小温度影响,保证钢箱梁悬臂拼装精度,是施工控制中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福州淮安大桥的施工监控,对钢箱梁悬臂拼装施工控制中温度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控制温度影响的现场修正,为其他大跨径斜拉桥桥悬臂拼装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悬臂浇注施工法广泛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PC)连续梁桥施工中,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施工误差均会对桥梁的线形、应力等造成较大影响。该文在某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中线形实际监控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桥梁施工状态函数,并采用基于蒙特卡罗算法对导致施工控制误差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施工控制中各因素影响的显著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间耦合作用的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云阳长江公路大桥的施工监控实践,简述了该桥施工控制结构分析方法、施工控制体系和施工控制正装计算各标准梁段4个施工工况的划分。详细论述了主梁悬臂施工立模标高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主梁悬臂施工立模标高的计算公式,同时阐述了受温度、结构体系转换、施工荷载、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收缩徐变以及挂篮的非力学因素变形等因素影响后的主梁施工梁段立模标高修正值的确定方法。简述了该桥索力测试与索力调整方法、截面混凝土应力测量方法。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后主梁线形平顺,索力与主梁内力控制在了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方法主要为悬臂施工,但悬浇法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高,特别是线形控制影响因素也较多。分析了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影响线形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好线形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赫章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最大悬臂状态风致抖振响应分析。对桥址区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开展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的风致抖振响应分析,获得了结构内力、位移响应规律。采用Diekemann舒适度指标对该桥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预评。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最大悬臂状态在抖振作用下的Diekemann舒适度指标值较小,对施工人员安全性、舒适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