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传统的治超手段逐渐不满足当前公路超限车辆治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治超逐渐成为公路超限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超限治理发展难题,提升治超管理与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大多数省市先后开展了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新技术和非现场执法治超新管理模式示范应用,由于缺乏全国统一非现场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措施,导致各省市非现场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本文从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制度以及非现场执法技术框架两个层面,探讨了推进超限车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高速公路里程逐年攀升,超限超载运输现象愈演愈烈,给人们出行和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治理不同形式的超限超载,国家、地方政府加大了治超力度,非现场执法模式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相关法规、标准有待完善,非现场执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弯板式动态称重等技术研究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原理和处理流程,并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框架搭建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管理平台。研制的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重庆、上海、浙江等全国各地均进行了大量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非现场执法系统相比传统治超模式,能够24 h实时有效地遏制超限车辆对路面的损伤,保证超限超载执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非现场执法是近年兴起的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新模式,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以来治超模式的发展变化、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的实现以及非现场执法治超的合法性等内容,肯定了非现场执法治超的显著优势,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标准以加快对非现场执法系统的检定,争取尽快执法。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交通运输部"全过程记录、全业务上线、全路网监控、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要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及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单位,目前全市"1+9+11+25+187+36"的治超信息平台已经联网运行(即1个市级平台、9个县级平台、11个省批超限检测站,25套不停车检测系统、187处路面监控、36处重点源头企业),基本形成数据汇总分析、案件网上办理、违法信息抄告、执法监督管理的治超信息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以来,临汾一平垣超限检测站站坚持依法治超,不断加快科技治超步伐。升级更新仪表,维护保养设备,完善执法手段,整肃纪律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杜绝公路"三乱",树立了公路治超执法的良好形象。截止2018年4月25日,共检测车辆281006(辆),日均检测车辆2651(辆),查处超限车辆29(辆),卸载货物66.5吨,将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20,(2)
正京津冀治超联席会议日前在天津召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操作细则》(简称《细则》),确定京津冀三省市今年将共同推动实施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协同管理。《细则》明确,三省市治超管理机构将分别汇总、审查本省市需要协同执法的公路超限非现场取证数据,移送至车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建立京津冀运政共享数据库,在取证数据移送前进行数  相似文献   

7.
王军平  吕纪云  陈昶 《中外公路》2019,39(1):296-299
鉴于公路路线规范关于超限检测站设置条件及劝返车道布设指标规定得过于笼统,该文基于超限运输现状与车辆运行需求,研究了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及其相应的车道宽度与称重区长度。通过车辆换道模型研究,提出了不同情形下车辆换道的安全转弯半径,并提出了EWTC系统称重区的宽度渐变指标建议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超载车辆的驶离选择,提出了劝返车道的不同设置方式及其相应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车辆超限超载不仅会对公路造成极大破坏,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采用动态称重技术可以有效遏止车辆超限超载。目前,市场上有各类动态称重设备,其中弯板动态称重技术具有维护方便、成本低、使用周期长、能够实现高速(0~80 km/h)动态称重的优点,是高速动态称重的较优选择。为了提高采样精确度,分析研究了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并采用无源低通滤波电路,有效消除传感器的高频噪声;考虑车辆单边轮胎通过传感器等异常行驶状态造成的原始数据缺失,提出了弯板完整性算法,处理弯板在异常过车情况下的称重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车辆以1 km/h~80 km/h的速度通过弯板传感器,经过去噪处理及完整性算法分析,所得的重量数据误差均在2%以内。研究结果可为科技治超、超限超载检测、非现场执法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也可以为其他动态称重设备的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路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车辆治超也从传统的治超站逐渐转变到非现场执法,但对于源头治超、高速公路出入口治超并没有统一运用起来。为此,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开发公路区域治超系统,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控制及匹配,对采集到的多源数据进行交互验证,建立车辆多源数据修正体系,解决多源采集时的数据污染,提升采集数据准确度,并综合运用决策模型,对货运车辆的违法运输行为进行综合判定,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框架搭建公路区域治超系统管理平台。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各检测点车辆数据,对超限车辆违法信息进行及时推送,有效遏制超限车辆对路面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12)
在高等级公路上实施超限运输管理,因车速快、车道多且为上下分行布置等特点,原有的在路旁设置超限检查站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路发展对治理超限运输的要求。近年来,高速动态称重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为公路治理超限运输检测带来新的思路。高速称重预检系统,是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超限检测模式。高速预检称重系统,是在车流量大、车道多、车速快的高等级公路上,治理超限超载的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针对性强的特点,既减轻了执法站内称重的检测压力,又保证了公路交通不会因执法检测而导致拥堵。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路超限检测站是为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在公路上设立的,对车辆实施超限检测,认定、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的执法场所和设施,是治理超限运输、开展交通综合执法的平台和载体。本文提出从运营状况、站点功能、布局合理性、服务范围、信息系统五个维度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进行评价,是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全面反映。在对评价模型的选取方面,避免以往的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TOPSIS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公路运输超限超载导致桥梁、公路使用寿命锐减。为了加强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治理,江苏省着手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综合执法系统工程的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整合路政、公安交管部门执法力量,推进路政、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执法长效化、常态化,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综合执法。根据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的使用要求,需将点位处路面结构设置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拟选取部分站点对路面改造方案进行方案研究,以选取适用的路面结构形式,保证动态称重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建立超限运输称重监控管理系统,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掌握超限车辆通行情况,并限制超限车辆通行,为路政执法提供科学的、公正的法律依据,形成超限运输治理的长效机制。在超限检查站的设计上提出高速预检和低速精检相结合技术,并在新疆高速公路星星峡治超检查站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几年来,滨海新区紧紧围绕天津市治超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治超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点加强以规范执法为出发点、以路面治理为着力点、以源头治超为切入点、以科技治超和执法保障为落脚点,大力开展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健全组织机构确保统一领导滨海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天津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规定实施办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3)
为解决货车收费站点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据国家及管理部门对货车动态称重精度的要求,应用系统方法,研发了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该系统包括ETC子系统、动态称重(WIM)子系统、车道控制子系统及MTC子系统等,确保了车辆动态称重精度以及称重信息准确的上传计费。研究表明: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结合各子系统的特点,集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监控与收费为一体,经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效果良好。为我国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的实现及公路通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方法与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公路超限超载严重,但目前用于各收费站的动态超载超限检测设备及其对超限车辆营运控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俄勒冈的"绿灯项目"不仅克服这一缺陷,采集到更多的数据,而且还能真正实现对货运车辆的不停车管理。该文通过介绍这一系统的设备以及运用,并通过展示"绿灯项目"的部分数据分析成果,同时与国内研究项目相比较,为商务机车的超限超载以及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     
《专用汽车》2015,(1):84-89
<正>湖南:2015年春节前启用71个公路治超站湖南省将新建普通公路超限检测站36个,提质改造35个,2015年春节前建成启用。这是记者从12月5日召开的湖南省普通公路超限检测站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的。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明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国内的车辆称重技术主要集中在静态称重,由于称重技术落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效果一直不显著。文中以电阻应变计、变送器为主要元件设计随车实时称重传感器,通过反复的台架和实车试验验证,该传感器能较准确地测量汽车的载荷,有利于治理超载、保护公路基础设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等。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和规范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保障车辆超限治理工作依法有效进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为基础,由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7号)《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出《关于印发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从9月份至年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4个月的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执法行为。《通知》明确了"十不准"纪律,即:不准制定和执行与全国统一超限超载认定标准不一致的地方标准;不准无执法资格人员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