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秀山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钢箱梁结构悬索桥,主跨926m,两边跨分别为264m和357m,即跨径布置为264m+926m+357m=1547m,官山侧主塔采用扩大基础结构,秀山侧主塔采用承台加桩基础结构,两侧锚碇结构均为重力锚形式。秀山侧主塔位置海床基岩裸露,倾斜角度大,无覆盖层,且水深流急,可达3. 7m/s,起始平台施工难度大,国内少见,可借鉴的施工经验也较少,为今后在类似复杂海况下桥梁基础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秀山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结构的悬索桥,跨径布置为264+926+357=1547m,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官山侧主塔基础采用扩大基础结构,秀山侧主塔基础采用承台加桩基础结构,两侧的锚碇结构均为重力锚。秀山侧锚碇位于瓦窑们岛边上,大部分位于海中,采用钢管混凝土桩围堰进行施工,国内首次,海床基岩裸露,无覆盖层,水流急,可达3. 7m/s,钢管混凝土桩围堰施工难度大,国内无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其成功的实施为今后在类似复杂海况下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秀山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悬索桥,跨径布置为264+926+357=1547m,加劲梁采用钢箱梁结构,官山侧主塔基础采用扩大基础,秀山侧主塔基础采用承台加桩基础,锚碇均采用重力锚形式。秀山侧主塔位置海床基岩裸露,倾斜角度大,无覆盖层且水深流急,可达4m/s,钢管桩无法直接采用振桩锤进行打设施工,钻孔平台施工难度大,国内少见,可借鉴的施工经验也较少,钻孔平台的成功搭设为今后在类似复杂海况下桥梁基础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秀山大桥位于舟山外海区域,是双塔三跨钢箱梁结构悬索桥,其跨径为264m+926m+357m=1547m,塔高169m,官山侧主塔采用圆形扩大基础,秀山侧主塔采用承台和钻孔灌注桩基础,官山侧和秀山侧锚碇均采用重力锚。桥位处基岩裸露无覆盖层、水深、流急、潮差大、波浪高,最大水深103m,实测水流速达4m/s且为紊流,因瓦窑门山岛和明礁的影响,局部具有强烈旋涡,海上作业困难。受潮流、涌浪、水深、流急与裸岩的影响,钢箱梁运梁船定位难度大,国内罕见,传统抛锚定位作业无法实施。在秀山大桥钢箱梁吊装施工中,创新的采用了运梁船动力定位+辅助钢丝绳定位技术,成功克服了裸岩、水深流急、紊流复杂海域条件下运梁船定位的施工难题,节省抛锚定位等费用800多万元,为今后在类似复杂海况下桥梁施工中运梁船的定位提供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秀山跨海大桥主桥为(264+926+357) m双塔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副通航孔桥为(81+4×153+81) m六跨连续-刚构变截面箱梁,引桥为17×40 m连续箱梁。该项目地处浙江舟山东海区域,海床倾斜角度大,基础多位于无(浅)覆盖层裸露基岩上,桩位处海水流速接近4 m/s,浪高可达3 m,设计基准风速44.5 m/s。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官山侧主塔基础设计为扩大基础,秀山侧主塔、副通航孔桥及引桥基础采用桩基础,最大水深约38 m,施工区域风-浪-流联合作用且位于倾斜裸岩处,极大增加了桩基施工难度,经方案比选,对位于无(浅)覆盖层处的秀山塔桩基础、副通航孔桥及部分引桥桩基础采用搭设钻孔平台"先桩后围堰"施工方案,其他采用插打钢板桩围堰施工。该文重点介绍秀山塔及副通航孔桥无(浅)覆盖层桩基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秀山大桥为主跨926m的双塔三跨连续弹性支撑体系悬索桥,其中两塔一锚位于海中,而秀山侧主塔承台钢围堰封底及承台混凝土设计总方量较大约为12000m3,后续的主塔混凝土施工次数相对较多达到60次左右,单次最大浇筑数量约1800m3,仅靠一艘150m3/h双线混凝土拌合船供应压力较大,同时由于秀山侧水流为紊流急流,海床基岩裸露无覆盖层,俗称"光板岩",混凝土拌合船定位困难,虽通过改进定位方式可以定位住,但也仅限在平潮期供应混凝土,且桥位处海况复杂,采用此种方式施工风险较大,势必会对秀山侧主塔的施工进度有一定影响,因此海中平台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以秀山侧海中平台混凝土拌和站施工为依托,介绍了海中平台混凝土拌合站基础平台的设计与施工工艺,为后续类似的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万高铁汉江特大桥主桥采用(109+220+109)m连续刚构-拱结构跨越汉江。桥位处水深大,承台埋入河以上深度大。主墩采用无底双壁钢围堰施工承台时,遇到了围堰高度高、结构受力大、入土深度深等施工难题,采取了分块加工、提前清理河床、悬吊浮拼等措施顺利完成承台围堰施工。  相似文献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2×850+200)m三塔悬索桥,该桥北锚碇为"带孔圆环+十字隔墙"重力式沉井基础,沉井外径66m,高43m;1号塔基础为44根φ2.0m钻孔灌注桩,2号塔基础为39根φ2.8m钻孔桩;3号塔基础为20根φ2.8m钻孔桩;南锚碇为"圆形嵌岩地下连续墙+内衬"结构形式,地下连续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径68m,壁厚1.5m。根据该桥基础特点,北锚碇沉井采用3轮接高、3次下沉施工;1号塔基础采用筑岛、双排防护桩施工方案;2号塔基础采用先钢围堰后平台的施工方案,钢围堰采用气囊法整体下河;3号塔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单排钻孔防护桩施工方案;南锚碇采用液压铣槽机配合冲击钻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
丁巍  张娟 《中外公路》2019,39(1):105-108
五峰山长江特大桥正桥主航道桥采用(84+84+1 092+84+84)m双塔连续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其北主塔承台平面为哑铃形,厚9.5m,单个圆直径40.0m,采用哑铃形钢围堰施工。围堰断面尺寸比承台断面尺寸大15cm,钢围堰壁厚2.0m,外轮廓尺寸为101.1m×44.3m,共分为3节。其中,首节高15m,在工厂内组装成整体后,驳运至现场进行整体吊装施工。该文主要介绍首节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相似文献   

10.
秀山大桥为主跨926m的双塔三跨连续弹性支承体系悬索桥,其中两塔一锚位于海中,具有山区和海上施工的双重特点。本文以秀山侧锚碇散索鞍支墩承台为例,通过对散索鞍承台位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研究,总结形成一套合理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海中钢吊箱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也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大型钢吊箱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00m的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北岸边缆跨度276m,南岸边缆跨度269m。该桥采用塔连杆+柔性中央扣支承体系,通过塔连杆的转动满足加劲梁纵向位移与转动要求。桥塔采用混凝土门形结构,北塔高142.5m,南塔高151m,基础为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钢桁梁全宽36.7m,高7.5m,采用2片主桁,华伦式桁架,主桁与桥面系分离,桥面系采用钢-混组合桥面系。充分利用长江优质航道资源及桥下水深条件好的优势,钢桁梁采用30m大节段吊装。主缆采用1 860MPa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吊索采用1 960MPa镀锌钢丝绳。主索鞍、散索鞍鞍体采用铸焊结合结构。主缆采用型钢锚固系统,白洋侧锚碇采用重力式嵌岩锚,宜都侧锚碇位于富水巨厚卵石层中,国内首次采用浅埋扩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4)
郑万高铁彭溪河多线特大桥主桥为96m+200m+96m连续刚构梁拱组合体系桥,跨越三峡三期蓄水库区彭溪河,桥区最大水深46~78m,其10号和11号主墩均处于水域范围。承台和部分墩身淹没于水下,需采用钢吊箱围堰辅助结构施工。围堰施工受作业空间、水位大幅升降等各种不利因素限制,属桥梁施工的重难点工序,现针对该桥的关键施工技术展开了研究,可为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武西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跨度布置为(160+406+160)m。桥塔为门式混凝土结构,加劲梁为流线型钢箱梁,主缆采用高强镀锌钢丝预制平行索股。结合该桥主体结构特点和桥位处施工条件,桩基采用旋挖钻机与回旋钻机结合施工,水中承台采用钢管桩围堰施工,岸边承台采用大开挖配合深井降水施工;塔柱采用液压自升式爬模施工,塔柱上横梁采用托架法施工,下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上部结构采用先梁后缆顺序施工,加劲梁利用单向多点顶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各点同步顶推施工,与钢锚梁合龙后采用PPWS法施工主缆,主缆完成体系转换后进行桥面系施工。  相似文献   

14.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的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桥,该桥3号主墩采用36根2.5m钻孔桩基础、深埋式矩形承台,承台尺寸为55m×25m×6.5m。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尺寸为58.1m×28.1m,高20.6m)施工,钢围堰作为施工期间的挡水结构及承台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围堰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封底混凝土应力及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的握裹力计算,确定采用厚度为3.4m的C25混凝土封底。3号主墩钢围堰吸泥下沉至顶面高程+5.2m后,采用中心集料斗与罐车自卸封底相结合、多导管布置、从上游往下游推进的方式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混凝土完成后,未发现漏水,封底施工取得圆满成功。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针对封底混凝土质量和导管布置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850+850+200)m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该桥中塔墩基础采用39根直径2.8m钻孔灌注桩,承台为圆端矩形,长70m、宽34m、高6.5m,埋置于河床覆盖层中。中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和"先围堰、后平台"的总体施工方案。在围堰浮运定位前,先在河床面铺设软体排进行主动防护,以减少基础施工对河床的冲刷;底节围堰在岸上制造,采用气囊法下河,先转向后直线下水,利用"前后定位船+重锚"系统定位,通过向井壁注水快速着床,围堰吸泥下沉到位后,搭建施工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最后进行围堰清基、封底,分2层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进行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16.
沙埕湾跨海大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索塔最大高度约192m主塔斜拉索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的新型组合结构,钢牛腿和钢锚梁分离式制造安装,相对于高塔施工减小了安装过程中风险及大型起重设备的投入,为同类型高塔钢锚梁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98+182+518+182+98)m双塔钢桁梁斜拉桥,该桥4号主墩采用2.8m/3.1m变直径钻孔桩承台基础,共有36根桩,承台为圆端形,长58.4m、宽33.6m、高6m,承台埋置于河床中。4号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方案,先围堰、后平台,先钻孔、后封底,最后进行承台施工。施工中采取了以下关键技术:底节围堰(长68.2m、宽40m、高16m)采用气囊法整体下河;由底节围堰、围堰内支撑桁架和桩位钢护筒组成半浮式水上平台作为钻孔平台;钻孔桩采用泥浆护壁的气举反循环旋转钻进工艺成孔;在钻孔桩施工后,下放围堰并接高,灌水、吸泥、下沉围堰,下沉到位后分区进行围堰封底,围堰抽水,分2层、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进行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18.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塔墩深基础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工厂整体制造、浮运的施工方案,吊箱围堰集钢护筒插打定位、导向、钻孔作业平台、承台施工功能于一体。2号与3号主塔墩围堰分别采用锚墩加预应力钢绞线精确定位工艺及重锚加定位船定位方案。主要介绍主塔墩基础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南岸主墩河床面基岩裸露、岩面倾斜、起伏变化大,承台施工所采用的双壁钢围堰吨位达1800t,且围堰刃脚最大高差达12. 5m,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围堰的运输就位,通过采用双壁钢围堰卧式拼装及运输,在水中竖转的施工方法,成功完成了双壁钢围堰的安装就位,为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的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深水基础钢围堰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宇  刘安双 《公路》2015,(2):87-90
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位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鉴于桥位区嘉陵江具有三峡蓄水期水位高而洪水期水位涨落变化快的特点,工程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措施,满足主塔基础、承台及塔身施工的需要。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钢围堰结构受力进行整体分析,同时还对钢围堰抗浮、滑移、倾覆稳定性进行了计算,阐明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同类型桥梁深水基础钢围堰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