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效率、智能化的检测设备以及相应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够为路面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回顾了路面检测技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和路面养护决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快速检测技术和科学决策方法,包括建立管辖路段公路数据库、采集路况数据、评定公路技术状况及分项指标、预测路面性能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性养护规划,实践表明,可节省养护资金的投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胜  李振存 《中外公路》2011,31(2):44-47
笔者根据多年的高速公路检测养护工作经验,并结合湖南省多条高速公路的技术状况评定情况,从路面损坏类型的全面性、路面损坏类型定义的明确性、路面损坏计算的重复性及路面损害类型的适用性等几个方面,对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了解《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与《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对于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的影响,结合云南省农村公路数据,对两本规范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变化和实际路况评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技术等级三级及以下的农村公路按照《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进行路面技术状况检评,各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评定结果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更加贴合实际路况,使低等级农村公路检评工作精准度提高,为后期全省农村公路的管养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路面技术状况的正确评定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决策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对设计研究技术路线、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指标和养护维修对策决策树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述了路面大中修"白改黑"的总体方案和措施,并提出了工程的其它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未区分沥青路面11大类损坏类型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赋予各类损坏类型固定权重问题,通过对多条不同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对路面损坏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有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等,采用客观赋权法根据贡献程度依次对各种损坏类型赋予不同权重,有效地区分了其对路面损坏状况的影响程度。据此权重修正的方法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表明,该结果不仅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路面损坏程度,还揭示了修正前评定标准计算方法隐藏的破损严重的路段,有利于提高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针对性及准确性,可为评定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采用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定路面的抗滑性能,其是以评定单元内路面横向力系数算术平均值为唯一自变量指数函数,未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评定结果的保证率不明确。因此,提出了一种根据路面横向力系数代表值计算路面抗滑性能指数的评定方法,这种修正的评定方法更全面地反映了评定单元内路面横向力系数的总体水平,评定结果具有可靠的保证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JTG 5210-2018和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计算指标的变化、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和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计算公式修正的合理性、设置路面跳车指数PBI和路面磨耗指数PWI的必要性、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SRI和PWI二选一的欠缺之处,并分析路面损坏状况评价体系的修正方向,建议增加修补率和裂缝率等辅助指标,以更准确地评价路面技术状况,有效指导路面维修养护决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长沙市城南路旧路工程,对沥青罩面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对旧路面状况的调查,利用FWD测试路面弯沉值,对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承载能力进行评定,提出旧路面沥青砼罩面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徐建涛 《路基工程》2013,(3):126-128
以重庆市多条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检测数据为依据,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检测评价、养护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根据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点,对路面状况评定指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原规范的基础上,对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几年来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和评价的经验,初步总结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分类分级标准、各项使用性能评定标准和计算方法的变化情况,对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及养护公司在路面病害调查及评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路面弯沉数据普遍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问题,采用2倍标准差法及小波变换对弯沉数据进行处理,完整地保留了弯沉的原始特征,正态化率达到86.7%,其中使2倍标准差法剔除后80.6%的非正态分布数据组及93.1%的正态分布数据组重新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了新的路面弯沉代表值计算公式,并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路面结构强度评定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评定结果更好地反映了公路实际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很难对路面的离析做出准确和定量的判断.结合国内某条新建高速公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全面管理中,综合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和激光纹理仪MTM无损检测技术,快速、便捷、安全地获得大样本的检测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所推荐的分级标准对离析状况进行准确的分级定量,表面和内部结合综合评价离析状况,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离析的状况,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研究表明,综合采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技术,才有可能获取大样本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施工质量的过程与环节进行准确和定量的评定,快速直观地发现离析范围及分析离析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离析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面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路面破损程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动性能三方面对其路面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估其路面状况,确定该路段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综合评定等级及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综合评定等级;最后分析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方案设计原则,为路面养护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路面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是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制订、养护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利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可计算得到沥青路面未来技术状况参数,为养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和养护决策中的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沥青路面集料离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对沥青路面面层常见的集料离析病害进行简单、快速的检测评价,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沥青路面图像进行量值计算,建立沥青路面表面灰度与路面数字纹理深度的关系,计算得到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并利用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变异系数来评定沥青路面集料的离析情况。试验分析表明:路面数字纹理深度变异系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沥青路面集料的均匀程度。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沥青路面离析识别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评定的主观随意性,对沥青路面面层离析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定,同时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成本低、检测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5,(11)
以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对同一路段按照不同长度单元进行路面破损状评定,为制定合理的路面维修养护对策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以1 000m为评定单元时,得到的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以200m为评定单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细化评定路段的评价结果,但以"中和"得到的结果指导路面维修养护依然存在盲目性;按照平均单位破损面积对应的路段长度是否大于5m进行划分标记,并进行路面破损状况评价,能更好的反映路面的实际破损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路面状况指数(PCI)、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车辙(RDI)是公路养护质量指数(PQI)检查评比的重要指标。四项指标经汇总计算,由公式PQI=WPCIP们+WRQIRQI+WRDIRDI+WSRISRI,而得出路面的养护质量指数PQ1。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的现代化进程,对五项指标的检测也经历了从人工到自动化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滑模混混土路面施工平整度的特点、影响因素、检测方法,提出改善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并推荐模混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检测评定标准,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滑模施工提供了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建议 。  相似文献   

19.
文国依据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调查数据,进行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及损坏状况评价研究,提出了路面损坏状况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道路交通气象埋入式检测器检测和服务需求,提出了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搭建了路面状况传感器的测试环境,对vaisala、lufft及凯迈3个厂家的路面状况检测器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重现性,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公路养护和公路管理的效率,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公路气象信息,避免公路交通延误,减少因恶劣天气诱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