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地铁某盾构区间一联络通道拱顶土层为饱和含水的细砂层,具有较高的流变特性.考虑联络通道的特点以及所处土层的特性,采取了水平和部分倾斜孔冻结加固土体,然后用矿山暗挖法进行开挖构筑施工.结合该工法的设计及施工,总结了冻结孔以及开挖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天津地铁4号线富水联络通道水平冻结法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盐水温度、测温孔温度以及泄压孔压力等参数的监测结果对冻结施工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为防止冻结初期地下水大量渗漏,必须加快冻结初期温度的下降速率,但这会导致去回路盐水温度差值过大,因此必须在地下水得到冻结后尽快将盐水下降速率调低;在冻结区域范围内铺...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铁修建规模不断扩大,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方法。地铁通常处于人口密集区域,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土体加固技术。冻结法凭借安全性好、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在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天津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开挖的实例,总结相关施工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时常面临的冻胀过大且冻胀率较难测定的施工难题,依托杭州某复杂地层内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实例,采用数值分析不同假定冻胀率对冻土体内力和主隧道变形的影响,通过冻土体内力变化制定出冻土体的临界冻胀率,同时对主隧道竖向变形进行监测,并结合主隧道计算竖向变形反馈出实际冻胀率,最后根据实际冻胀率和临界冻...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地铁许南区间联络横通道为例,利用温度场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TEMP/M,对水平冻结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冻结锋面随时间变化以及冻结帷幕的交圈和扩展过程。最后指出了人工土冻结技术中今后应重点探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中国各大城市建造地铁的火热进行,隧道施工的工艺也在不断提高。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由于受空间限制,其施工相当有难度。冷冻法因具有实用性强、效果好、保护环境等优点,已经成为联络通道主要的施工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冷冻法在开挖隧道联络通道中应用以及其在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中国各大城市建造地铁的火热进行,隧道施工的工艺也在不断提高。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由于受空间限制,其施工相当有难度。冷冻法因具有实用性强、效果好、保护环境等优点,已经成为联络通道主要的施工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冷冻法在开挖隧道联络通道中应用以及其在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已经建成后的地铁主隧道修建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如何保证后期施工时围岩土体的稳定,把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由于目前对废水泵房的设计相对保守,废水泵房的有效容积设计过大,通常需在联络通道开挖完成后,几乎在整个仰拱范围内往下开挖3~5 m,受空间及施工工艺所限,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开挖安全,施工风险很大.文中以深圳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罗宝线)土建6标段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和废水泵房修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依照监测数据,分析联络通道和废水泵房合并施工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采用先施做通道二次衬砌和减小泵房尺寸等施工技术方案,可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立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5):128-128,F0003
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地铁车站施工工法展开研究分析,将为今后的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铁双线隧道施工人工冻结水热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分析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施工过程中的热力学状况,考虑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耦合影响以及水泥水化热的生成,采用热蠕变本构建立了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施工的水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对广州地铁某双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热力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应用人工冻土的长期强度对冻结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铁冻结法施工时,最大主应力沿着冻结管呈环形分布,并且管周围的应力明显偏高;开挖对环形应力场的影响不大,而且与其他施工方法不同,人工冻结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并不随开挖断面的逐渐扩大而增大,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地表沉量仅为9.1 mm,因而人工冻结法施工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Mjdas—GTs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软件,对重庆地铁单拱大跨断面进行有限元模拟。对开挖工法采用二维地层一结构模型模拟各开挖工序,得出定性的评价;对初期支护安全度按破损阶段验算截面强度.进行安全系数的评价;对二次衬砌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并进行混凝土抗裂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类似地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麓工大跨断面安全可行.麓工阶段中开挖中部核心土是双侧壁工法的关键工序。结论对城市地铁大跨度暗挖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7号线06标广双区间1号竖井及横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由于结构位于潜水水位下,且紧邻横通道拱顶覆土为中粗砂层,在施工横通道时发生拱顶涌水涌砂险情。后经采用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深孔注浆加固技术,不断优化注浆设计参数,最终成功治理了拱顶涌水涌砂,改善了施工环境,创造了无水作业的条件,并最终实现了本工程的安全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深孔注浆地层固结体进行了室内三轴试验及常规力学试验,得到固结体的各物理力学参数,且通过分析认为三轴试验所得各指标更符合固结体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粉细砂地层浅埋暗挖车站柱洞法、侧洞法和CRD法等施工工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比选,对比分析了地表沉降、结构应力和周边地层塑性区特征,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法建议。研究结果为石家庄地铁平安大街站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标准的提高,修建的长大隧道越来越多,斜井逐步成为运营通风和运输通道的重要方式。限于地形条件,为缩短斜井长度,斜井的设计坡度越来越大。武深高速青云山特长大断面公路隧道通风斜井存在断面大、围岩条件差、坡度陡、半径曲线小、上跨正洞段施工干扰大等难题。文章依托青云山大断面公路隧道斜井排烟联络通道的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工法及一系列应对措施,确保了斜井及排烟联络通道与正洞的顺利连接,保证了斜井的安全顺利施工,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盾构法联络通道技术首次成功在地铁施工中应用。此项新技术是向地下工程全机械化、盾构工程全系统化迈进的关键一步,对推动包括交通、市政、水利隧道连接工程在内的整个地下工程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此次地铁盾构法联络通道技术由中铁上海局组织,成功运用在宁波地铁3号线施工中。这一区间联络通道全长17米,是国内贯通的首条盾构法联络通道,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地铁2号线枣山路车站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结合现场监测,揭示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及围岩变形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拱盖法车站拱部双侧壁及CD法的工法分析。研究表明,两种工法的地层变形均小于控制值,且围岩均未发生整体沉降,但CD法施工时地层变形更大,应力重分布更充分,可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降低支护成本的同时也可提高施工工效。研究成果适用于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设计施工的拱盖法暗挖车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城市跨江、跨海快速增长的交通量需求,筛选出最优最合理的越江通道设计方案,在主要线位大致稳定的情况下,需要对桥梁及隧道工法的方案进行优化比选。首先,针对影响方案的主要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如工期、造价、交通组织等;其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依次为决策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最后,以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为例,利用yaahp软件中的和法对结构层进行计算,同时验证结果中的单排序和总排序及其一致性通过,以层次分析法综合比选优化确定围堰明挖法施工工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的防水工程是地铁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结构使用寿命的屏障。结合目前国内最大的一次性暗挖地铁站——北京地铁黄庄站的工程环境和施工工法,介绍黄庄站的防水设计原则、设计形式及防水施工工艺,尤其是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对类似的地铁车站防水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地铁1号线工程天府广场北侧暗挖试验段为例,采用颗粒流数值分析方法,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对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进行了施工工法研究.研究认为:在卵石土层中,采用台阶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略大于CD法,应加强对支护结构变形的监测.考虑到CD法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扰动比台阶法大,而且卵石地层在未扰动条件下的自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既有地铁新增换乘通道开挖对周边结构影响,在模拟换乘通道的开挖过程时,考虑到该过程分为竖井的开挖、竖井通道的开挖及换乘通道的开挖,选用ANSYS软件分别对各个工序进行数值模拟,从横向和纵向分别分析换乘通道开挖到不同时间段时的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结构与轨道的影响,得出其变形的规律,为换乘通道开挖提供变形控制标准。结果表明:换乘通道开挖会扰动既有地铁的车站、出入口及区间结构与轨道结构的受力状态,导致地铁结构及轨道产生竖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既有地铁结构、轨道结构的最大竖向变形值和横向变形值在允许范围之内,满足风险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