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黄土地区路基工程的特点,对其病害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同时针对目前我国黄土地区路基病害管理方面的落后局面,提出采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GIS技术可以很好地利用黄土地区病害的特征来满足我们对路基病害的全过程化管理、实时查询分析和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模型的需求,以实现路基病害的有效防治,彻底改变我国黄土地区路基病害治理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黄土地区路基设计应加以重视,否则将成为公路病害的多发点。根据朝阳至黑水地区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分布情况,以及其他黄土地区路基工程情况,总结了黄土地区路基、防护、排水等方面的设计体会,并介绍工程中常采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黄土路基本身特性、农灌水的影响、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几个方面对造成黄土路基沉陷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种处理黄土路基沉陷病害较为成功的经验,希望能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和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71-71,73
通过对黄土沟壑区路基排水设施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的研究,总结了排水设施病害防治措施和黄土沟壑区路基工后防排水养护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病害类型,结合朝黑高速的实践,在设计中分情况合理的选用地基处理方式对病害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少黄土路基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赵艳玲 《北方交通》2024,(1):36-39+43
辽宁省西部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沉陷等病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运行质量和行车安全。文章梳理总结近年辽西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路面沉陷、跳车、冻胀等病害的维修设计经验和处理原则,分析维修处理效果,为今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设计和维修养护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科 《交通标准化》2013,(19):51-53
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由于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导致其所在地区公路病害频繁发生。首先对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黄土地区路基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为养护给出相应的处治方法,这为我国即将来临的西部公路建设高潮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桥头跳车是公路运营中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营安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处治桥头跳车现象,产生原因除桥头路基填料本身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自身的湿陷性。利用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桥头路基进行处治消除基底黄土的湿陷性,可以极大提高路基强度,降低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降低桥头跳车路基病害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详细介绍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病害的特征,选取典型沉陷段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特点,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参数,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利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对旋喷桩成桩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桩体质量符合要求;处治后沉降量监测数据显示,一段时间后路基趋于稳定,说明高压旋喷桩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在研究区路基沉陷病害处治中。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黄土的特性及病害,总结了阜朝高速公路黄土路基设计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霍州至永和高速公路K50+870—K50+920段出现的路基沉陷病害,结合现场调查与工程钻探资料,详细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抗滑桩与灰砂桩协同处治的综合处理措施,为类似路基沉陷处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陷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的原因,提出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的防治措施,对今后提高我国公路经营品质和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特性,并结合室内击实路基土试样的三轴剪切试验和现场强夯路基土的湿陷性系数的对比试验,研究确定路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黄土路基的湿陷性和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效果,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特性,并结合室内击实路基土试样的三轴剪切试验和现场强夯路基土的湿陷性系数的对比试验,研究确定路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黄土路基的湿陷性和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效果,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黄土路基高边坡易受地表水的影响而产生剥落、崩塌、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且其防护手段主要采用圬工结构,其严重影响路侧美观。为此,依托山西某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黄土路基高边坡的塑性区及竖向位移分布情况,评价其整体稳定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土工格室生态防护方案,利用现场观察手段对防护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石太客专DIK29+701~DIK29+782段路基因暴雨冲毁下游排水设施,致使洪水浸泡运营客专路基,造成路基局部沉降,危及列车行车安全,采用在边坡上斜向利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路基技术,介绍了高压旋喷桩水平方向15°角有效加固路堤本体和基床湿陷性黄土的工艺和要求,以及加固后成功稳定路基沉降,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依托山西左权至黎城高速公路工程和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工程,对冲击压实技术在黄土路基填筑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以解决难以压实的技术难题,在保证高填方黄土路基压实质量的同时提高路基填筑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黄土路基的处治质量直接关系道路铁路施工质量、造价和安全,是黄土地区铁路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正线黄土路基处治的成功实践,介绍了柱锤冲扩桩处治技术,为解决黄土路基处治问题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结合黄土山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病害,对引起黄土路基沉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主要是受连续暴雨影响,雨水沿着各种裂隙、节理入渗黄土路基内部,且该路段填挖交界处填方不密实、原地基湿软含水量较大,存在粉土与粉质黏土滑动面造成路基滑移沉陷;提出了采取桩板式挡土墙对原挡土墙进行加固处治,并对已沉陷路基开挖卸载后,采取高压旋喷桩处治,与原路基填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路基承载力,同时对该段排水系统进行修复完善,进一步保证了黄土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仝召  马骏  关晓静 《交通标准化》2009,(19):120-123
黄土路堤边坡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容易发生冲蚀、溜坍等路基病害,影响路基边坡稳定,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处理。目前,骨架植物护坡是边坡防护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其实现了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的有效结合,具有良好的防护使用功能,并且达到了美化环境的目的,值得在公路边坡防护领域内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