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高速艇上水翼减阻的原理以及三种不同类型的高速艇上加装水翼的技术方案及其达到的减阻效果,并给出了滑行艇首部加装水翼(即翼滑艇)后整船阻力的估算方法。基于三维非线性涡格法,建立了单独水翼/水翼组合体/多水翼系统的水动力性能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翼滑艇阻力估算中单独水翼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可用于单独水翼/水翼组合体/多水翼系统和滑行艇加装减阻水翼的初步技术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槽道艇的槽道下方装上首尾水翼以及在艇尾装上尾压浪板对艇的阻力及航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通过对4种不同尺度、不同排水量的阻力性能、航态进行试验分析,得出了有利于阻力、航态的水翼翼型、水翼安装角、水翼安装位置,尾压浪板的安装角及其与水翼最佳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双体滑行水翼艇是一种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速艇,通过双体船增加艇自身横向稳性及其耐波性。在双体滑行艇两片体内侧增设滑行水翼面,在运动过程中,航速达到一定值后,水翼的水动效应为艇体提供一定的升力,使艇体上升,减小艇底湿面积及其阻力,使双体滑行艇阻力大大降低。双体滑行水翼艇兼备了双体滑行艇和水翼艇两者优点,双体滑行水翼艇综合解决了高速艇稳性和快速性问题,使艇的技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槽道水翼滑行艇快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槽道水翼滑行艇的基本原理、快速性能及其及化规律。通过模型试验、中间艇试验和实部的航行试验,证实了槽道水翼以及与尾压板的联合作用,使槽道型滑行般的阻力减小,航行姿态得到调整和改善,艇的超载能力等综合航海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槽道水翼使艇体总阻力平均减小25%左右;中间试验艇的航速提高了8%;实船试航航速提高了18%;负荷超载能力增加15%。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对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单体小水线面水翼艇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谭家华 《船舶工程》1996,(5):14-17,13
本文针地一般11.9m长的交通艇提出了单体小水互面水翼艇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艇的水翼配置与线型设计,以及艇的稳性和阻力计算。计算表明,设计艇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江面宽阔,有时出现较大风浪,且主要港口间距离较长,设计要求水翼客艇具有高速度、低阻力及良好的适航性。 通过具有不同割划斜侧翼和工作浸深等主要特点的二个水翼方案、三个具有断阶的船型方案及多个附件方案的设计与水动力性能试验,作者推荐了翼航阻力较低(阻升比ε=0.0676),峰阻较低(ε=0.0928),整个速度范围内横稳性良好,给定波高下耐波性较好的水翼及船型方案。 试验研究表明:割划斜侧翼的合理设计是提高水翼艇起飞能力、改善横稳性和提高耐波性的关键;合理配置前后水翼能够取得有利干扰,降低高速翼航阻力,改善水翼系统波浪中的运动性能;尖舭双断阶艇型是一种能与自稳式水翼系统有效配合取得较低起飞峰阻的船型。  相似文献   

7.
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纵向运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的运动响应,本文基于喷水推进滑行艇的高速运动原理,建立了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非线性纵向运动数学模型。分析了在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滑行艇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特性,确定了艇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动升力、水翼的升阻力及力矩等。提出了可控水翼对滑行艇运动过程中的升沉量和纵倾角的控制策略。完成了0~8级线性风、周期风、随机风作用下水翼变攻角和水翼变攻角+纵向运动对滑行艇运动升沉量和纵倾角控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当主机输出功率一定时,水翼变攻角可以控制滑行艇的升沉量,弱化纵倾角幅度,而水翼变攻角+纵向运动可以同时控制滑行艇的升沉量和纵倾角。本文为水气双重介质共同作用下可控水翼对滑行艇纵向运动预报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了一种水翼艇静水翼航性能的计算方法。本方法根据首尾单独水翼模型试验资料、水翼系统的干扰特性、几何条件和艇的平衡方程组等,借助电子计算机计算水翼艇在整个翼航范围内(包括起飞状态)的航行状态、阻力及推力等性能曲线。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准确地估计首水翼对尾水翼水动力性能的干扰效应。作者运用水翼升力线理论的某些结果导出了常用形式水翼系统尾翼处的平均液面下降和平均下洗角的计算公式,并以此计算值来修正尾翼的工作状态。实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新型水翼双体船业已设计出来并对其阻力和适航性作了试验验证。它由两个象剑一样的尖削片体和两个与之相连接的矩形高展弦比水翼组成。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重量由水翼支持,总阻力系数比常规高速船或排水量200吨航速40节的类似船要低得多。运动传递函数较滑行艇和其它型式的水翼双体船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水翼艇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迅速。苏联自1958年第一艘水翼客艇“火箭号”取得成功之后,几乎每二年即研制出一个新型号。至今已有大小十二个型号,累计建造约二千余艘,成为内河和沿海客运的主力,并有大量水翼艇出口。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建造了世界上最大、耐波性最好、可航行四级海情的全浸自控水翼客艇,称为“喷翼”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Lucy Ashton带附体美人架和轴包架的几何相似船模试验结果重加分析。分别将带附体的和相应裸体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绘成以C_r为纵坐标对C_F为横坐标的Froude数等值线。假定: C_r=(1 k)C_F C_W可发现全部Froude数等值线都是直线。可见三因次外插法可推广应用于带轴系附体的船模。 带轴系附体船模与相应裸体船模的1 k之差,乘以足足C_F后,可认为是轴系附体的粘性阻力系数。带轴系附体船模与相应裸体船模的C_w之差可认为是轴系附体的兴波阻力系数。以上粘性阻力系数和兴波阻力系数之和可认为是足尺轴系附体的总阻力系数。 由此三因次外插法计得的足尺轴系附体总阻力系数与由实船试验测得者间的最大误差可发现小于10%。假定船的附体阻力为裸船体阻力的10%,则最大误差小于裸船体阻力的1%。可见应用三因次外插法预估轴系附体阻力可给出十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船舶锚泊时所受到的风作用力、水作用力和放出锚链长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实用数表和曲线图,可供查取。数表和曲线是根据文中确定的如下关系式编绘:L_b≈1/2Ln;L≈1.5L。(其中L_b——卧底锚链长度;L_n——悬垂锚链长度;L——放出锚链总长度)。十一例实船计算表明,根据上式计算结果,与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方法确定的放链长度相符。利用这些数表和曲线图,既可合理地确定不同海况下船舶所应放出的锚链长度,也可减少起锚时的功率消耗和缩短起锚时间。  相似文献   

13.
对于基线平整、不含突出附体的船舶,采用纵向进出坞,是一种传统、安全且便捷的进出坞工艺.有附体的船舶采用常规纵向进出坞会导致进出坞水深要求的增加.本文结合实例,对带有附体的船舶进出坞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进出坞工艺下的水深要求,优化进出坞工艺,提高船坞的适应性,以获得较好的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穿梭艇船型是一种针对恶劣航行条件下的高速船艇需求提出的,具有内倾式船首的、单体、高速、穿浪、排水型船。论文基于CAD和CFD技术,对影响穿梭艇在静水中阻力和兴波性能的首尾部若干局部船型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船型特征下的穿梭艇性能特性间的差异,为以后相关船型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舶附体阻力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纪平  赵汉魂  沈玉林 《船舶》2009,20(2):13-17
船舶的附体种类很多,在总阻力中所占比重较大,可达25%-40%左右,对船舶快速性影响较大。应用若干船模试验与实船试航结果,补充适当的模型试验,对各种附体阻力换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比较合适的换算方法,为船模试验结果的准确换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矩形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6000HP油田守护船的矩形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的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对海洋工程设计的采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规定,载重量二万吨以上的原油船和载重量三万吨以上的成品油船都要设置专用压载水舱,并对货油区范围内的专用压载水舱和非油处所要求满足保护面积指标。作者就贯彻这一新规定,对载重量三万至十万吨级原油船主尺度有关问题作了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新规定引起油船主尺度、结构重量与容量、货舱结构划分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引述了作者建立的有关确定主尺度的主要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以多目标分层序列最优化方法确定油船主尺度的方法和过程。文后附按此方法对六万五千吨载重量原油船主尺度确定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余度概念的受损船体总纵剩余强度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作者提出的结构余度概率衡准,并通过对船体构件损伤模型与船体总纵强度可靠性计算模型的讨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合理而筒便的受损船体总纵剩余强度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木  油麻草 《游艇业》2009,(8):38-41
三哥,一个心里“长草”的人,总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 他的“春风”号帆船,最快也只有12节。“跑那么快干什么?我咖啡还没煮好呢!”他解释道。这就是吴文骏的生活。就像他把这艘船叫“春风”号一样——就让风温柔地吹动船帆,让日子悠悠荡荡地在海上漂着吧,谁跑得过时间呢?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高速航行状态下的耐波性易受到波浪影响,姿态控制系统是提高船体在高速航行状态下耐波性的重要手段,论文提出一种穿浪双体船姿态控制系统样机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控制附体包括 T 型水翼和两个压浪板,控制附体均采用液压方式进行控制,并实现了样机研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船舶姿态控制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