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混合交通是指各种交通工具或各种交通工具与行人共用同一单幅道路的交通现象,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不同种类机动车的混合交通 二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混合交通 三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 混合交通。其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机动车与自行车在交叉口的混合通行状况更是各城市交通管理的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机动车与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机动车车型的比例变化情况和道路横断面布置的新要求,分析了城市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分隔带等几个组成部分设计要求,确定了机动车道、分车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合理宽度和道路横坡度.  相似文献   

3.
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统计方法研究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冲突,分析了非机动车在信号控制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研究表明,非机动车交通流率的增加将导致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增加.对于机动车车头时距和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而言,存在一个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冲突的高发区域;而在该区域的左右两侧,交通冲突趋于减少.最后,针对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的内在机理提出5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混合交通是指各种交通工具或各种交通工具与行人共用同一单幅道路的交通现象,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不同种类机动车的混合交通;二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混合交通;三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交通.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社会效用的诸多因素,研究了城市交通的社会效用所包括的机动车效用、行人(含非机动车)效用、政府效用,并对影响城市交通社会效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加以阐述,指出城市交通社会效用最大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各个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石飞 《城市交通》2012,10(6):2-3
1995年《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交通的目标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当前,应对快速机动化局面,既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又要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地享用城市交通资源,体现社会公平和以人为本。时至今日,“客运交通关键是要实现人的移动”、“关注弱势交通方式的路权问题”已被专业人士、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并成为研究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所周知,道路交通瓶颈最易发生在交叉口。十字交叉口全向通行的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冲突点为16个,如果4个方向全部禁左,冲突点则降至4个。因此,在对某些交通量较大、平面几何特征较为复杂的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时可以考虑禁左。理论上,交叉口禁左能够减少冲突点、保障机动车行车安全、减少信号灯相位数,而且通过街坊绕行完成左转简单而高效。现实中,交叉口禁左也常常是许多城市从提高通行效率出发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上述交叉口冲突点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事实上,交叉口禁左是全然从机动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忽视了更需要保护和关注的非机动车及斑马线上的行人。统计资料表明,交又口交通事故率与左转交通量和非机动车比例同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非机动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个别城市,不同规模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交通出行占有较大的比重。以大量路段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功能,研究机非物理隔离路段,不同电动自行车混入比例下,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混合非机动车速度-流量关系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即作为道路新建或改建时非机动车道宽度设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拥有量急剧上升,城市交通拥挤现象日趋严重.加强和提高城市公交运营调度管理水平,不但能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提供安全、准点、方便、迅速、舒适的乘车条件,同时也能为企业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上海市城市交通自皮书》,其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中心区实现主干路机动车专用”的目标和要求,并指出“逐步将三纵三横主干路上的非机动车道改建为公交专用道”,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改建和辟通与机动车专用路平行的支路,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自行车通道网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机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就北京而言,截止到2002年十月份,机动车总量已经突破180万辆.较大的机动车基数面对相对滞后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措施,使得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道路拥堵、城市交通安全等问题接踵而来.同时,道路使用者也对交通的要求不断提高,给现代的交通组织管理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交叉口拍摄视频的观察实验,对非机动车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对交叉口的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现象进行了观察,对冲突发生时非机动车避让机动车的轨迹进行了分析.并从骑行者性别、年龄和车辆类型等角度人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避让轨迹选择的影响,同时,验证了直行非机动车与右转大型车辆冲突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从机动...  相似文献   

12.
非机动车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否适应广州市的交通情况,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非机动车发展趋势、广州交通设施和出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以期对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交叉口交通冲突是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着重研究直行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探究影响非机动车避让行为的因素,包括骑行者的性别、年龄、冲突点位置以及机动车车型等。对实际交叉口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非机动车避让行为与上述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避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选取16PF量表中的3个人格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骑行者的避让行为选择。最后,据此提出改善交叉口骑行环境,提高非机动车穿越交叉口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阻塞问题一直是现代城市面临的困境。本文通过在平面交叉口现场拍摄的录像中筛选交通参数进行统计,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并配合SPSS软件的使用,建立非机动车等待时间累计危险率函数、非机动车等待时间生存函数,分析非机动车类型、驾驶员年龄和性别、道路状况等因素对于闯红灯等违规行为的影响,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淮安市于2011年底施行非机动车免费停车政策,文章以淮安市非机动车出行分担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非机动车免费停车政策实施前后,淮安市非机动车出行分担率的变化。通过设计方案调查非机动车停车场流量和问卷调查淮安市市民关于该政策的基本情况,通过定性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分析得出该政策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发现该政策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发展中城市的道路交通都具有机非混合交通特点,但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机非混行程度不尽相同,不同的混行程度对交通组织方法与管控方案的要求也不尽一致.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环境的识别以及基于这种识别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分类方法.首先根据混合交通环境下与纯机动交通环境下车辆通过交叉口所用时间的差异,确定交叉口范围内非机动车与行人对机动车干扰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不同混行程度的定量描述.研究表明,机动车所受到的干扰总体上随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的增长而增强,但当行人与非机动车流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机动车所受干扰将趋于稳定;对于不同交叉口来说,车辆所受干扰的差异比较明显.最后,介绍了依据混行程度(干扰差异)对混合交通交叉口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北京市道路交叉口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该方法得出北京市道路交叉口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实地观测,分析信控交叉口非机动车待行行为特性和影响因素,建立停车线提前和BOX(在人行道前方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域,设置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双停车线的形式)2种交叉口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待行位置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BOX待行方式下非机动车骑行者的趋前性更加明显、更容易出现待行违章行为,停车线提前方式下非机动车更容易发生信号违章;先放左转再放直行的信号相位顺序使非机动车更容易出现违章行为,过街宽度对待行位置分布有显著影响,不同待行位置的非机动车违章率差异明显;在停车线提前待行方式下,左侧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停车数量负相关,对向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停车数量正相关;在BOX待行方式下,对向左转的机动车流量与等待区内侧停车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路内停车位挤占道路空间资源,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安全存在隐患。有必要探究设置路内停车位的交通量条件,使整体停车效率最大化。以机非混行条件下的单幅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常州市路内停车调查数据,通过VISSIM仿真的方法研究设置路内停车位对路段交通流造成的影响。利用VISSIM建立路内停车模型,设定机动车饱和度为0.1至1.0(步长为0.05)、非机动车饱和度为0.1至1.0(步长为0.1),共模拟190个机非混行场景,分析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均延误。参考交通影响评价中的长路段评价方法,选取其中的延误率作为设置路内停车位后路段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提出机非混行路段设置路内停车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形形色色的助动车被纳入慢行交通范畴,视作非机动车进行管理。这一定位,给助动车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难点。困惑之一,助动车是不是非机动车?目前,我国助动车主要以蓄电池为动力,尚存少量的以汽油、石油液化气(LPG)为燃料,驱动车辆前行,而非像自行车那样以人力为动力。如果以动力作为区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标志,那么,助动车就应视作为机动车。另有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国城市交通的混合交通特性,通过视频采集、视频处理、运动轨迹提取和坐标转化等一系列处理手段,提出了获取混合交通流中各类运动实体的轨迹线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轨迹数据的数据挖掘和回归分析,研究混合交通流中各类运动实体的空间位置和速度分布,分析了混合交通流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影响的成因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