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王东升  寇宝文  王佐  曹校勇 《公路》2022,(5):244-247
以九宫山四号隧道浅埋偏压段塌方处治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浅埋偏压段塌方冒顶的原因及力学机理,针对塌方原因提出了加固围岩的处治方案,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评价塌方段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可靠,可供类似工程类比参考。  相似文献   

2.
软岩隧道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东  李小花 《东北公路》1997,20(2):17-18,62
本文介绍了沈本高速公路大峪隧道采用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围岩的技术方案,以及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隧道浅埋破碎带地表注浆预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鲁霍一级公路阿拉坦隧道进出口埋深较浅,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其自稳能力差,难以形成平衡拱效应,大管棚施作时出现成孔困难、卡钻、塌孔现象。通过采取注浆预加固技术,保证了岩体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结合公路隧道施工现状他隧道开挖之前实族的预加固施工技术:小管棚法,大管棚法,注浆法,超前锚杆,正面锚杆和水平高压旋喷法。  相似文献   

5.
雷公山隧道进口段预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健华 《公路》2002,(2):108-110
介绍了雷公山隧道进口浅埋软弱围岩段的预加固施工方案的选择,包括地表注浆预加固及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景韧  韩友续  王毅东 《公路》2003,(12):140-143
在木寨岭隧道施工中遇到了较为罕见的围岩应力大变形问题.简要介绍了该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的特征及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因衬砌结构可能遭到破坏而废弃,而常规方法修复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达到目的,利用注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后,隧道将能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鲁霍一级公路阿拉坦隧道进出口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其自稳能力差,难以形成平衡拱效应,通过采取了注浆预加固技术,并经监控量测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证明该技术采用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李俊 《公路》2005,(10):195-199
通过南平长大隧道的施工与实践,对不同围岩类别隧道钻爆开挖施工进行总结,阐述隧道钻爆的影响因素,钻爆参数确定方法,进行隧道钻爆设计研究,从而获得最佳进尺效果和洞身周边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民庆  李建伟 《隧道建设》2002,22(4):10-12,16
主要研究了TBM在软弱围岩中的施工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一些主要技术参数,为TBM在软岩中快速施工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变形事故,结合粘土围岩特性,对隧道变形段采取临时加固、注浆加固、增设刚拱桥、超前小导管加固等多种方法综合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综合处理方法能有效防止隧道围岩变形的继续发生.保证隧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
文坤 《路基工程》2013,(3):160-164
结合某隧道工程塌方,从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以及施工等方面分析其发生塌方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治方案比选。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并结合塌腔回灌混凝土的塌方处治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3):150-153,167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玉律至光明碧眼道路共同沟全长约5 500 m,该工程目前已全面施工.该文介绍了共同沟设计时纳入的管线种类、选取原因、标准断面布置、管线设计等情况,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华夏路市政工程综合管沟工程为例,介绍了其设计原则与各项设计内容,以及信息检测与控制等技术,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登富  陈寿根  周莹 《公路》2012,(4):238-243
以震后重建工程S302线大马庄隧道为工程实例,采用通用离散元程序UDEC建立平面弹塑性模型,进行了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得到了某一指定横断面上各监控点的全断面开挖围岩变形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实际现场量测数据对比,发现模型计算所得量值与实测量值能较好地吻合。同时采用UDEC程序对该断面进行了台阶法开挖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小拱顶沉降量和水平位移量,抑制底拱部隆起,且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上台阶开挖阶段,及早闭合临时仰拱可有效减少围岩变形。离散元程序可根据现场情况模拟围岩变形规律,并可结合实测数据对施工提出修改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隧道工程施工中围岩稳定性分析这一工程难题,依托某在建公路隧道,基于地质素描与数理统计分析工作,精细化描述节理产状、间距、填充物、黏聚力等特征,并利用三维重构技术建立基于节理特征的隧址区地层模型,最后利用块体理论检索了无支护、有支护工况下隧道临空面潜在的关键块体,分析了滑移形式和安全系数,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得知原设计支护强度富余,适当优化后仍可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张蓓  钟艳辉  王复明 《公路》2011,(4):197-201
隧道围岩参数是判断隧道围岩及衬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隧道安全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通过对围岩收敛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隧道开挖过程收敛变形的正演模型,得到了围岩收敛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识别理论建立了隧道围岩参数反演分析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反演得到了围岩参数.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为一个讲座对以往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回顾了当前采用的3种隧道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值极限分析的地层-结构法,克服了地层-结构法缺点,可以求得设计所需的围岩稳定安全系数,解决了当前设计中的人为性问题。对隧道深浅埋分界线进行了探索,叙述了基于散体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并对2种分解标准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阐述了隧道设计计算的5个基本理念: 1)隧道设计必须满足运行和施工中安全要求,提出初期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必须保证施工安全; 2)隧道设计计算模型必须适应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压力特征,符合隧道实际受力情况; 3)必须符合现代围岩压力理论与现代支护原理,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 4)隧道结构计算模型也应符合结构实际受力状态,树立初期支护作为围岩加固材料,按塑性理论计算的新理念; 5)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确保隧道设计计算的科学性。最后以一个地铁车站为例,采用本讲座提出的方法介绍了Ⅱ、Ⅲ、Ⅴ级围岩中隧道的设计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修建过程中,CD法被广泛用于软弱围岩隧道和大断面隧道的修建。工程经验表明,CD法比全断面法更能够减少对隧道的扰动,降低顶部围岩塌陷的可能性,但目前对该经验的认识仍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比如,CD法隧道顶部的塌陷机理,相比全断面法的定量优势比较等。为此,提出了一种预测CD法开挖隧道顶板破坏机理的运动学方法。推导了确定塌块形状的理论解。所提出的方法与全开挖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CD法开挖的优越性。研究发现,与全断面开挖的结果相比,CD法开挖可以显著降低顶板坍塌的高度,提高顶板稳定性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0.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传峰 《公路》2012,(5):329-334
以地质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对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及人为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