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沿江公路及多条翻山公路沿线进行植物群落结构和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分布调查。通过分析紫茎泽兰重要值与样方地理坐标、公路特征及植物群落结构属性之间的关系,定量推断紫茎泽兰扩散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紫茎泽兰广泛分布于怒江流域福贡县城以南、澜沧江流域维西县维登乡以南,未见于境内金沙江流域,其地理分布受到纬度和海拔的限制,北界和上限分别在27.72。N和海拔2546m,但在分布范围内,紫茎泽兰的群落优势度并未反映显著的海拔或纬度梯度格局。紫茎泽兰重要值与群落物种丰富度负相关,且随着到公路距离的增加,紫茎泽兰的群落重要值显著下降,反映群落结构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具有显著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公路相关的生境干扰促进了紫茎泽兰在三江并流地区的入侵,而气候阈值和群落结构的抗性是限制其分布边界和种群多度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路侧生物多样性特征受其背景环境条件与公路建设运营的综合影响,对其研究可为公路建设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为了研究沟谷地形条件下路侧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选择了G214线德钦段公路穿越沟谷地形路段,在不同坡面进行植被样方调查,研究不同坡向植物多样性特征;并通过沿公路等距设置样地观测沟谷与非沟谷地带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沟谷西南向坡(SW)、东北向坡(NE)及北向坡(N)物种总数、小区平均物种数、木本Shannon-wieners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均大于西北向坡(NW)与南向坡(S);南向坡草本多样性指数小于其他坡向;S-SW、SW-NE、SW-NW Jaccard指数值低于0.15,NE-N Jaccard指数值小于0.4,沟谷地带坡向间木本与草本层α多样性差异大,并有着相对较高的β多样性;沟谷地形下鸟类种数、鸟类平均数量均高于非沟谷地形条件.调查结果初步揭示了沟谷是植物多样性丰富且富于变化之处,也是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之处.建议在这些路段加强公路桥梁与动物通道、植被生境连通性的协同建设,以缓解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切割阻断效应.  相似文献   

3.
孔亚平  陈济丁  辛有俊 《公路》2008,(3):179-184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基于青海省4A及以上旅游景区和各等级路网交通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可达性模型、相关性分析,对青海省旅游景区可达性水平、空间格局、造成旅游景区间公路时间可达性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全省旅游景区总体上呈现“区域集中,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各景区通行时间在2.48 h~11.7 h之间;公路时间可达性格局呈现“强核—弱核”双核空间分布;旅游景区间公路时间可达性与总里程显著性相关,与高速公路里程高度相关,与国道里程中度相关,与省道里程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公路绿地系统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公路绿地系统的生态位结构及功能植物,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应用方法,群落的合理结构与效益,景景格局中绿色通道的层次,密度,宽度和生态意义进行了阐述和论证,结合江苏公路绿化发展现状,就江苏公路绿地系统树种结构调整和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沙漠公路灾害防治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6):345-351
针对沙漠地区公路遭受风沙危害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沙漠公路的建设分布情况,研究了风沙运动规律、流场特点与设计方法,然后分析了防风固沙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即工程治沙、化学治沙和生物治沙等,最后指出防风治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可为在沙漠中修建高等级公路抵御风沙侵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荆宜高速公路膨胀土试验及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宜高速公路是湖北省 "十五" 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规划的杭州至兰州干线公路的组成部分.因沿线分布有膨胀土,给公路建设造成很大隐患,必须根据其特点,研究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保证公路正常营运.通过对不同取土坑土样的物理化学试验,并对影响膨胀土抗剪强度的气候和深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膨胀土提出了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山东省基本状况与公路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今后公路建设的趋势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公路建设指导思想应转变为“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公路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对如何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路廊道效应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龙  王轩雅 《公路》2012,(1):187-191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公路廊道效应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是一个干扰廊道,其具有廊道的所有特质,但公路廊道具有很多自身特点.其对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重点分析其通道作用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影响、通道连通性增加以及作为某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庇护所;也分析其作为一个屏障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在公路廊道作用下,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重庆路环境设计,阐述了公路与环境的关系,提出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谐统一,是对通用环保理念的落实和突破,可为以后公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景观的发展进行分析,展开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的可行性方案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包括公路沿线乡土植物群落景观生态系统、公路护坡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景观生态系统等恢复与重建的补偿设计体系.提倡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生态补偿设计恢复与重建因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构建公路景观安全格局,实现公路景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公路建设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为介于交叉学科的公路建设、景观设计、环境生态保护等研究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该文结合中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现状,针对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从拟建期和施工期两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PDL模型,对我国公路建设投资的滞后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研究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序列与其对应的产业增加值序列的相关关系上,验证了序列的非平稳性及其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投资序列对增加值序列的滞后分布结构,并利用改进的PDL模型拟合了基于滞后效应的增加值序列函数.该模型相对一般的拟合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降低了残差的数量级,并且能够在机理层面上解释滞后效应的存在与特征.采用我国公路发展的历史数据表明: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存在滞后效应,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滞后期在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4.
对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沿线设置9个植被调查样方,重点调查了沿线原生植被物种组成、高度、盖度、株丛数等,着重分析了不同样方内植被物种丰富度、物种共有度和乔木层物种优势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公路景观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总体丰富度在2~6之间变化;应用Jaccard指数对沿线各植被样方物种共有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呈现非常有规律的变化,各植被样方以相邻的物种共有度最高,距离越远,物种共有度越低;乔木层优势度指数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定量评价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过程中,得到的公路建设和其他行业单位投资拉动GDP值的数据,可以为公路建设投资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此,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定量计算了全国、辽宁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和三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其他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平均拉动作用;欠发达省市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6.
结合内蒙古荷叶花湿地的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和通辽—鲁北段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从湿地面积、动物、植被、生物多样性、水文、水土流失、湿地环境等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荷叶花湿地的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缓公路建设对湿地环境影响的保护对策,可以为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功能,保持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效控制湖泊萎缩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客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为区域公路客运规划提供基础依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引入平均运距这一重要的运输特征量,建立了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空间结构提取方法。通过度与度分布、簇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点强度、相关性分析等指标的测度,高效提取了滇中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具有较大的平均度、较高的簇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呈现高集聚-高通达-高效率的网络特征,整体结构具有小世界性;依据度的统计规律、累计分布服从指函数分布及点强度服从幂函数分布等数理关系的变化,公路客运网络节点的客运规模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呈现以昆明市辖区、安宁市为"双中心"的空间格局;同时,客运规模较大的节点与经济发展中心地位基本吻合,但网络层级结构不明显;从点强度和度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客流空间分布的差异是两节点产生客运联系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结合旅客出行行为分析发现,当平均运距点强度越大时,旅客出行更倾向于在点权较大的节点汇集,表明平均运距的地域分布差异推动着客运规模较大的节点与客运规模较小的节点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识别与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了建设期的短期生态破坏之外,更多的是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而这也是目前公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在综合分析公路环评与道路生态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分为景观格局、道路致死、生境影响、物种入侵、生态过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和废物污染等10个方面,并对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用地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路建设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在征地拆迁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近年来 ,存在着征地费用急剧上升 ,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不够规范 ,征地报批手续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对处理好公路建设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处理好加快公路建设与征地报批手续的关系 ,处理好公路用地需缴交的税费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制度化的机务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对推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机械化施工与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步开放,竞争机制的引入,公路建设市场多元化格局的进一步形成,以及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原有的机务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制约了筑路机械在工程建设中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影响了机械设备利用率和效率的提高。下面就现有机务管理体制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