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和应用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技术是实现航运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围绕蒸汽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布雷顿循环4种应用于船舶主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热力循环,介绍各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工质选择,并进行装置效率对比,对以热力循环为基本原理的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论文研究认为:有机朗肯循环拥有相对较高的热能回收发电效率,而以S-CO2为循环工质的布雷顿循环拥有更显著的船舶热能回收发电应用前景,在探求可联合“契合点”的基础上建立以“蒸汽-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为代表的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循环方式的联合热力循环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是提升船舶热能发电整体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提出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新模式,讨论了复合循环的热力计算。单效/双效复合循环有高低压2个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由高温级热源驱动,低压发生器由来自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与低温级热源联合驱动,实现高低温级热源的能量梯级利用。作为实例,对由高低温两级增压空气中冷器驱动的单效/双效复合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并与单效循环和双效循环进行了热力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循环的热力系数和制冷量均比单效循环高出15%,复合循环的余热利用量和制冷量分别高出双效循环153%和110%。  相似文献   

3.
潜艇低特征信号的闭式循环柴油机AIP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出的几种AIP动力系统已达到可供使用的阶段。其中闭式循环柴油机是费效比最好的一种,陆基试验和海上试验结果均表明,闭式循环柴油机AIP系统适合于超静运行。回顾了开发商、发动机制造商和潜艇设计建造商合作研制的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现成商品”高压柴油机、再循环气体吸收器以及相关的水处理系统和集成监控系统。讨论了包括降噪治理效果在内的该系统的各个方面,介绍了荷兰“海鳝”1400级潜艇的闭式循环柴油机,利用英国维克斯造船工程公司的方案鉴定计算机程序,对在柴油机开式和闭式循环运行情况下的AIP潜艇进行了分析。闭式循环柴油机也可以选择用作核潜艇在冰下航行时的一种应急备用设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讨论了会计循环和帐务处理程序的涵义的基础上,对会计循环与帐务处理程序的异同点,会计循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借鉴会计循环思想,改革我国帐务处理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是一种采用可调压缩比值,对置活塞布置高增压发动机与燃气涡轮发动机融为一体,实现联合循环的新型发动机,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可使用多种清洁和合成燃料的新颖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6.
杨传堂 《中国水运》2013,(12):I0001-I0001
党的十八大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电子产品温度循环筛选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循环是环境应力筛选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筛选模式。结合国内某型鱼雷电子产品温度循环筛选的实际情况,对温度循环筛选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经济、可行的温度循环筛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较低,且其性能又易受大气温度变化影响的先天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单级吸收制冷机和回热燃气轮机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动力循环--余热制冷进气的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并就该循环的一般特性问题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该动力循环达到相当高的比功和热效率,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装置性能对外界大气温度的敏感性,该动力装置技术成熟、性能优异、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韩厚德 《机电设备》1997,(1):15-18,2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冷系统冷却水闭式循环技术-将地冷用于冷凝器冷却水的冷却,实现冷却水闭式循环,文中着重分析了地下冷却传热机理,给出了冷却热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地冷制冷是既能节能,又能防污染的制冷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受降雨入渗和地下径流影响,内陆港口岩石地基经历着干湿循环作用,地基承载能力随时间推移而逐渐衰减。以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5种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核磁共振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几何损伤和能量损伤,结合岩石孔隙体积及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两种损伤演化方程,分析粉砂岩干湿循环损伤演化机制。结果表明:粉砂岩T2谱图表现出3个峰,分别对应微小、小尺寸和大尺寸孔隙,粉砂岩的结构孔隙以微小、小尺寸孔隙为主;随着干湿循环作用的加强,T2谱峰总面积、孔隙度均表现出幂函数递增规律,岩石孔隙数量逐渐递增;干湿循环促进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衰减,当循环次数达到16次时,衰减幅度逐渐平缓。  相似文献   

11.
徐祎  尹万学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3):104-105,109
研究了MSK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及其循环谱密度函数,从循环谱的角度分析了MSK信号的的循环谱噪声抑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MSK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可以用来在低噪声环境下检测信号。  相似文献   

12.
重点分析了正循环钻孔中对循环游人诉要求,作用等问题,以及排渣方式与刀具材料的选择对钻孔速度的影响和正循环钻孔施工工艺简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性能偏低且易受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吸收制机徊汽轮机组成的新型循环--进气冷却式回热式燃气机循环,对其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循环既能较大幅度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的性能,又能有效地改善燃气轮机性能对大气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按运用二维不发片方法,计算优化一般性桨叶螺距循环变化,能消除桨叶上随时间的变化的力。运用升力面理论,对采用循环桨叶螺距的桨和相同尺寸的定距桨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证明了舶循环螺距控制的有生。桨叶采取在每次默许中循环螺距控制,能减少桨叶上的非定常力和船体表面的压力脉动。同时,与定距桨比较而言也减少了面空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内陆港口岩石地基经历不同程度的干湿循环作用,地基承载性能衰减劣化。以干湿循环次数和围压作为试验工况,开展粉砂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假定粉砂岩微元强度服从改进Harris概率分布,从而定义损伤变量,选择M-C强度准则,结合试验结果中弹性模量及内摩擦角的对数型衰减规律,构建一种可反映干湿循环的统计损伤模型,并给出参数解析方法,得到损伤发展曲线。采用新建模型辨识粉砂岩及文献中泥质白云岩和砂岩试验曲线,并经模拟对比。结果表明,粉砂岩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当循环次数达到16次时,衰减变化曲线趋于平稳,该衰减规律可用对数函数表示;干湿循环促进岩石力学性能衰减劣化,宏观表现为峰值应力的降低;新建模型经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16.
船舶高、低温冷库制冷新循环理论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合力  胡甫才 《中国航海》2004,(4):74-76,80
针对船舶高、低温冷库制冷循环一机多效方式中存在的缺点,提出用喷射器代替高温冷库上的蒸发压力调节阀,构成一种新制冷循环,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详细分析了较原循环的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不可逆diesel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对diesel循环进行了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推导出在内可逆、内外均不可逆时diesel循环在给定热力学模型下输出功率与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式,并证明了内可逆diesel循环有一最大输出功率,而此时循环热效率即为著名的CA效率,并求出了最大输出功率表达式,证明了在具有最大输出功率时循环压缩比及预胀比有确定的关系。当具有内外双重不可逆时,相应公式只是对内可逆时的公式用不可逆系数I进行修正,即用ITL代替原公式中的TL即可。给出了计算实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内不可逆系数、热源温度对最大输出功率、热效率的影响及循环压缩比、预胀比对热效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内燃机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前超  林文友 《中国修船》2006,19(B08):46-48
在对各类动力装置及其循环的分析中,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热效率计算方法,得出循环的热效率及其热流分配,但它不能直接反应装置中各部分不可逆因素引起的作功能力损失以及整个循环总的作功能力损失,而火用分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点。在工程上利用火用分析法为节能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核能闭式循环氦气轮机动力装置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潜艇用高温气冷堆氦气轮机循环为对象,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优化其性能,导出循环的功能、功率密度(功率与循环中最大比容之比)和热效率表达式,在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总热导率一定的条件下优化三个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得最佳功率、功率密度和热效率,并与文献中的概念设计方案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地基的累积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循环累积变形特性,将其等效为静力蠕变过程,采用拟静力的方法,建立了弹塑性的循环蠕变模型并提出了计算方法。以桶形基础为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地基的累积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