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对运输网络转运结点有容量限制的最大流分配一般是用结点一分为二的方法,但在大型、复杂的运输网络中,当有容量限制的结点很多时,这种方法将会使运输网络变得更加庞大,流量分配的过程变得更加繁琐。通过分析容量限制结点的特点,基于寻找增流链的算法,构造了基于大型、复杂运输网络中结点有容量限制的最大流分配算法。利用此算法,可以解决大型、复杂运输网络中容量限制的结点很多时的最大流分配问题,此算法也为解决实际的运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Ford-Fulkerson算法求最大流的思路,对有流量需求的分品种容量限制的运输网络构造最大流算法,将有流量需求的转运节点分为转运节点和汇节点,同时构建单源单汇,寻找增流链进行流量调整。最后,通过示例对算法进行验证,计算出了满足流量需求和分品种容量限制的运输网络的最大流。  相似文献   

3.
交通网络最大流的分配是基于容量限制条件和流量守恒条件进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对交通网络中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流量有具体的要求和约束限制。本文对交通网络中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流量约束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寻找增流链的算法,构造了带有上限或下限三种流量约束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流分配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为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提供一定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交通运输网络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分配是在满足容量限制条件和流量守恒条件下,基于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对交通运输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流量有具体的要求和约束限制条件.针对交通运输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有流量约束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两个结点之间的流量不能超过限制值、不能低于限制值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3种约束条件.基于连续最短路算法中构造伴随增流网络的思路,设计了这3种约束限制条件下的最小费用最大流分配算法.利用这个算法,可以解决交通运输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有流量约束的最小费用最大流分配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两个结点之间有流量约束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普遍存在,这些算法也为解决实际的运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阻力及其它因素的存在,网络流在实际中往往是有损耗的.建立了有损耗网络最大流的模型,并依据其流递远递减的特性设计了算法.以各弧还需要的流的消耗量为权值构造一赋权图,找出一条增流链,分配发点以合适的流量,并调整增流链上各弧的流量和赋权有向图上各弧的权值.反复迭代,直到各边流量都饱和或初始量被分配完毕,此时,收点的输入量达到最大值.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Ford-Fulkerson算法在单一品种网络中最大流量分配的思路,通过对多品种交通网络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作者将多源多汇的交通网络构建成单源单汇的形式。在保证符合流量约束的条件下,设计了适用于多品种交通网络的最大流分配算法。在交通网络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多品种交通网络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该算法为解决实际交通网络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多品种流交通网络的特性,在借鉴Ford-Fulkerson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求多品种问题最大流的基于多品种流的Ford-Fulkerson算法。然后分析了多品种流交通网络对特定品种在结点上的流量有要求的几种情况,并设计了这几种情况下交通网络求最大流的算法。在实际交通网络中多品种流问题普遍存在,对特定结点的品种的流量有要求的多品种问题更是不胜枚举,本文的算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运送问题是在运送品种单一、运送条件理想情况下的最小代价流分配,但在实际的交通网络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多品种流的运送问题。同时,由于设备的限制,在同一个阶段的不同品种流的容量限制也可能不尽相同,不同品种在转运点的接发能力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考虑解决各品种的容量约束以及转运点的最大接发能力问题,分情况讨论复合指标修改规则,通过增流链调整规则修改复合参数,并根据汇的调整量修改复合指标,构造不需要改变网络拓扑结构的最小代价流算法。此算法不需要构造增流网络,也避免了二次求解问题。最后通过示例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为以后在此基础上的优化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拥挤网络流的分布不均匀现象,用基于消圈算法的思想对拥挤网络流进行深入研究,以均衡拥挤路段和相应平行路段的流量。以拥挤网络中实时流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交通网络总阻抗最小为目标,以路段容量、饱和度、总流量守恒等为约束条件的模型。设定初始容量值为0.75倍的通行能力值,构建增流网络并寻找负回路,以求得最小调整量,由此调整回路流量,算法中阻抗随回路流量实时更新。对含拥挤路段的回路采用阶梯式扩容来不断调整流量,直至实现拥挤路段和平行路段流量的均匀分布。通过算例表明,消圈算法可以获取拥挤网络各路段的调整量和调整方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最大流问题的多解,并从此问题出发,研究了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多重最优解问题,总结了判断多重最优解存在的准则。该准则为若已求出的最小费用最大流分配网络中存在其两个弧组费用相等的可调圈,此问题就有多重最优解。在符合条件的可调圈上进行流量调整,便可得到该最小费用流问题不同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涡街理论,分别对圆形阻流体、正方形阻流体和三角形阻流体所形成的涡街场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对三种阻流体对应的涡街流量计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流量计中应变片对三种阻流体流场压力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片改变了流场振荡的频率,三角形涡街流量计的压力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异节拍流水施工可以按照不窝工有间歇(即分别流水)或不间歇有窝工的形式组织,研究了异节拍流水施工中流水节拍产生两种流水工期差异的条件,及差异值与流水节拍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流水工期差异为当m个施工段需要n道工序进行流水施工时,任意连续的3个流水节拍值中,若位于中间的流水节拍值为最小值,不窝工有间歇的流水工期(T)与不间歇有窝工的流水工期(T')的关系是T>T',并且其工期差值与3个连续流水节拍中的最小值和另一侧的流水节拍最大值的差值有关,是m-1的倍数;否则,T=T'。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动控制污染物所需的射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了射流作用下吸气流场的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射流与吸气流动夹角在90~60变化时形成稳定吹吸流场的条件,以及汇流场轴心速度和控制范围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为基础,结合对轴心速度和控制距离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射流和吸气流夹角取不同值时的轴心速度衰减计算式和汇流场控制范围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角小于70时不能形成稳定的吸气流场;当在90~70变化时,随着送风和排风动量比的增大,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减缓;随着角度的减小,汇流场轴心速度增加的趋势加剧.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来增强吸气流场,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可供分析的交通流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大规模交通流数据进行交通预测分析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研究内容.为解决大规模交通流数据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抽样与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并与基于序贯最小优化方法的支持向量机结合,进行大规模交通流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聚类方法比现有抽样方法的抽样质量有所提高,基于序贯最小优化方法的支持向量机可有效提高交通流预测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大规模交通流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以气液两相流为基础,依据稳定一维均流流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三相流管道输送分相流模型的压降计算式,并给出了水平管的压降计算实例,总结出了气相含量与压降的关系,得出了三相流管道中气体对管道压降影响很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RNGk-ε三维紊流模型和VOF方法,1:1几何建模,对柘林水电站左岸泄洪洞下游掺气分流墩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与原型观测试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该流场的流态、水面、流速分布和压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态模拟正确,水面、流速与原型观测结果均能较好吻合;联合作用下的流场,在三维涡体的形成、增强掺气效果和空化空蚀的防止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无掺气分流墩的流场;三维涡体主要由两股入水主流与池内前部淹没水跃的水体相互摩擦形成;被抛向高空的水翅在下落入水时卷入大量空气,具有较深穿透力,使得波动坎及坎下区域充分掺气,从而破坏空化,防止空蚀.  相似文献   

17.
车流发生器是交通模拟系统的基本模型之一,用于解决交通流的输入问题.用于描述一定时间内交通流分布规律的离散随机函数包括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等.利用分布函数和检测时段的流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建立检测时段内微观时间尺度上车流发生器的研究方法,并对北京市交通数据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产生与实际观测流量相符的模拟车流序列.  相似文献   

18.
新建高速道路引起网络流量重构分布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新建高速路流量生成效应及其与原网络流的关系,建立起高速道路流量在新网上的分配模型。为高速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