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目前铁路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分析了以LONWORKS技术为基础构成设备维护安全保障系统的可行性,阐述了维护过程的科学管理及安全保障的方法,提出了维护过程中列车、维护人员及维护区域的联锁概念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轨交通基础设施全息化移动检测及主动维保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保障以及维护的集成化、自主化发展需求,提出面向运营车辆日常运行过程中密切相关的轨道、桥梁、隧道、接触网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状态检测系统,并专门研制了适用于轨道、桥梁、隧道、接触网等的安全移动监测系统和装置;车载综合信息数据中心可将采集的实时监测数据和后台分析数据统一接入,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开发了基于基础设施状态全息化检测及预警技术的主动维护保障平台,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各机务段均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其量值的准确性关系到机车运行安全。为实现对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充分、有效的计量保障,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研究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校准方法。介绍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技术要求、测量环境及测量设备。详细阐述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校准方法,并对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准方法满足电力机车维护用风速计量值溯源要求。  相似文献   

4.
智慧空调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化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根据车辆运行环境数据来调整空调运行模式,进而改善车内舒适度,对空调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关键零部件故障预警,实现空调机组的智能化健康管理,提升空调运营维护效率。智慧空调系统由车辆空调、车载网络及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地面支持系统结合搭建而成,通过传感器来监控车辆空调使用环境数据,并自适应性调节空调运行状态以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在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方面,智慧空调技术通过搭建诊断模型,采集并传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数据,实现对空调机组多发性故障的及时预警,对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进行老化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进而保障空调机组的安全运行。在车辆的维修维护中,智慧空调技术结合不同的诊断及预警模型数据,合理制定空调机组修程,将空调机组故障修与定时修为主的传统维修模式发展为基于安全监控和健康管理的智能化“状态修”模式。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铁路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治理体系要求,从安全管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和安全运维保障3个层面,建立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检查评估方法研究。该研究可为从事铁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自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简称DGA)技术作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第一项目,已受到日益重视和应用,2000年3,我们应用这一技术成功地诊断了一起牵引主变压器高温过热潜伏性故障,及时维护了牵引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了陇海干线的畅通,本文介绍了关于这台牵引主变压器检测数据及故障诊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保障信息化基础环境及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是全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铁路众多信息化基础环境及平台已具备内部本地高安全有效运维的条件,但在面对远程运维以及可能涉及到的外部多方协作运维等特殊需求时,如何能继续保障操作的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并实现对其行为的可管、可控和可追溯,仍需要进行不断思考和认真研究。针对工作场景中面临的以上实际情况,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从安全传输认证、云桌面及企业移动管理(EMM,Enterprise Mobility Management)等角度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思考,归纳出3种远程服务安全保障模式,对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助力信息化安全平稳运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高速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维护维修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电气化铁道的特点,提出了设计维护维修体系的几点构想,论述了高速电气化铁道维护维修体系的保障措施,从而为保证高速电气化铁道的可靠、安全运行及实现高性能价格比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合资铁路公司的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也是铁路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具有全程全网、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维护管理要求。如何加快合资铁路公司通信的发展,做到通信联络迅速、正确、保密、稳定,为实现铁路现代化提供通信保障,笔者对合资铁路公司通信维护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结合青藏线超低温、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和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为实现信号系统设备的技术先进、少维护、无人值守、高可靠运行的目的,开展高原信号器材适应性和信号系统集成的研究,采用GSM—R和GPS技术,确立适用于青藏线特殊要求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论:根据青藏线的特殊要求,经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于一体的信号系统集成设计方案。采用GSM—R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信号安全信息车地双向传输;采用GPS和EOT设备,不设轨道占用检查设备,实现了列车占用检查和完整性检查;采用GPS差分定位技术提高了列车的定位精度,满足了高速行车和虚拟闭塞系统控制的安全需求;取消地面信号机和区间轨道电路,实现了车站联锁和区间自动闭塞;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和维护管理方式,实现了免维护、少维修的既定目标。采用RBWT虚拟技术,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保证了试验列车和地面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动车组一体化作业管理流程的分析及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设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动车组一体化检修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RFID、传感器、移动互联和图像信息采集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动车组检修作业过程数据的实时共享,提高动车组一体化检修作业管理效率和现场安全作业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在秦沈客运专线临时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沈铁路建设临时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和车载全球定位及无线通信等新技术,使得信息交换更快捷、准确,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对施工过程中的行车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车辆段停送电及登台作业过程安全保障方面不足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结合智能验电接地联锁、视频联动跟踪及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车辆段停送电及登台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同时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伴随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推广应用,针对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及时有效进行设备维护的需求,结合全电子联锁系统执行单元特点并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软硬件两方面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在交互通信时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遭受窃取、伪造等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系统通信数据的加密模型并优化了密钥更新算法。系统测试、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全电子联锁系统设备并将设备状态或故障信息安全传输和显示于用户终端,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和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摆式列车是既有线路提速的一种有效,其关键技术是倾摆控制系统,而倾摆控制系统的维护是保障摆式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机电式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故障,设计了相应的维护软件。该软件利用VB实现主控计算机与便携式PC机间的串行通讯,将主控计算机存储的故障信息传送到便携式PC机,通过该软件直接分析系统状态信息,从而方便实现倾摆控制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铁路信号维护监控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号设备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多年来对如此重要的设备维护还停留在简单的人工程序控制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无任何监控手段,设备往往被损坏后还不能及时被发现,因此,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铁路信号维护监控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在于将信号设备维护过程及安全纳入到全天候监控之中,实现维修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多种铁路工程车辆通信、编组以及协同作业的系统,旨在通过工程作业车队的各种控制功能信息的交互与合理调配,实现多种铁路工程车辆间的协同作业控制,通过该系统设计提高工程作业车辆的利用效率,保障铁路施工维护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数控设备上实现在线加工叶片的过程,分析数控加工涡轮盘叶片的工艺方法,阐述了数控加工中程序编制、轨迹仿真、在线加工技术的应用,并提出在线加工技术的可靠性保障及程序优化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地铁安全运营,解决道岔在现有条件下监测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设计基于Web的道岔裂纹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地铁道岔裂纹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远程监测等功能。采用UDP无连接通信技术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分析使用WCF数据交换通信接口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功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功率谱密度图分析声发射信号,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多路采集的信号中是否存在裂纹信号,从而判断所监测的道岔部件是否产生裂纹。系统已在地铁正线上运行良好,所检测结果与后期人工探伤所得结论一致,监测结果可为维修策略制定提供依据,保障地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集成地理信息系统、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研发防碰撞预警相对位置算法,构建了铁路工程施工车辆与人员防碰撞安全系统方案。该方案实施不受天气状况影响,可实时对施工车辆和人员定位,并对位置数据进行处理,及时发出人机相对位置安全预警信息,可为施工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人机安全提供一定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