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特长纵坡路段汽车动力性能与运行速度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以速度为直接因素计算高速公路特长纵坡路段车辆折算系数的方法.基于运行速度预测模型,以各车型的运行速度和各车型的百分比为控制因素,得到了不同坡度、不同坡长、不同货车百分比时各类货车的折算系数,为特长纵坡路段的通行能力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海拔地区货车运行车速变化规律,采集了西藏地区 20辆货车的 GPS数据,通过 Civil3D的处理恢复了道路的线形,分别以纵坡、平曲线、海拔和休息时间为关键变量,构建了货车运行速度的上坡与下坡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曲线与纵坡显著影响货车上坡速度,平曲线、纵坡、时间和海拔显著影响货车下坡速度;线形因素对上下坡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性,但速度高危区的位置是相似的;少于 2 h的短时间休息对于驾驶人的速度控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会显著影响驾驶人上坡时的速度离散性.通过本研究可以解析高海拔地区重载货车的速度变化规律,同时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驾驶人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从运行车速的角度对公路交通安全性开展评价研究,通过采集道路断面单车速度,将相邻断面的单车运行速度差的85%位值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通过引入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单车速度差的85%位值的道路安全性评价隶属函数,并确定了道路安全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以评定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某山区公路车速调查数据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海拔地区货车运行车速变化规律,采集了西藏地区 20辆货车的 GPS数据,通过 Civil3D的处理恢复了道路的线形,分别以纵坡、平曲线、海拔和休息时间为关键变量,构建了货车运行速度的上坡与下坡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曲线与纵坡显著影响货车上坡速度,平曲线、纵坡、时间和海拔显著影响货车下坡速度;线形因素对上下坡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性,但速度高危区的位置是相似的;少于 2 h的短时间休息对于驾驶人的速度控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会显著影响驾驶人上坡时的速度离散性.通过本研究可以解析高海拔地区重载货车的速度变化规律,同时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驾驶人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城市重型环卫货车的NOx排放测算精度,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工况分布的重型环卫货车NOx排放模型.首先,根据基于实测逐秒速度数据分析的环卫重型货车工况特征和 NOx排放特性对不同负载货车的 VSP区间进行划分;其次,结合货车瞬时速度建立不同负载的环卫重型货车运行模式区间划分方法,并对不同负载货车NOx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空载货车在速度区间[0, 20) km/h 上,NOx排放因子大于满载,其他速度区间上相反.与基于 MOVES模型测算结果对比,在不同速度区间上,基于 MOVES的测算结果均比本文提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偏低,如在低速区间[0,20) km/h,中速区间[20,50) km/h,高速区间[50,+∞) km/h:空载行驶时,分别低24.67%、6.82%和23.81%;满载行驶时,分别低12.38%、18.81%和26.43%.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城市重型环卫货车的NOx排放测算精度,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工况分布的重型环卫货车NOx排放模型.首先,根据基于实测逐秒速度数据分析的环卫重型货车工况特征和 NOx排放特性对不同负载货车的 VSP区间进行划分;其次,结合货车瞬时速度建立不同负载的环卫重型货车运行模式区间划分方法,并对不同负载货车NOx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空载货车在速度区间[0, 20) km/h 上,NOx排放因子大于满载,其他速度区间上相反.与基于 MOVES模型测算结果对比,在不同速度区间上,基于 MOVES的测算结果均比本文提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偏低,如在低速区间[0,20) km/h,中速区间[20,50) km/h,高速区间[50,+∞) km/h:空载行驶时,分别低24.67%、6.82%和23.81%;满载行驶时,分别低12.38%、18.81%和26.43%.  相似文献   

7.
对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及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进行评价,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的事故原因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可为处置对策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隧道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构造物之一.对公路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运营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公路线形指标等对运行速度的影响分析,以及运行速度与交通安全关系分析,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设计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车速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和以车速为基础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但是有些很突出的事故黑点仍然不能被鉴别和分析出来.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运行车速为基础的双指标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通过对另一高速公路进行线形评价,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吻合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运行车速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速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和以车速为基础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但是有些很突出的事故黑点仍然不能被鉴别和分析出来.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运行车速为基础的双指标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通过对另一高速公路进行线形评价,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吻合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杨剑 《交通标准化》2014,(15):73-75
采用VISSIM软件,分别针对顺直路段和曲线路段不同交通流状态下不同低速货车混入率进行模拟仿真,引入速度差概念分析低速货车混入率对小型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交通量以及货车混入率的增加,小型车行驶速度出现明显变化,并且最终接近货车的行驶速度.与顺直路段相比,曲线路段低速货车对小型车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货车混入率的增加,两种车型的速度差逐渐降低至10km/h以下,即交通流呈现饱和的假象,此研究结论可为改进道路通行能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大型车的运行速度特征点和运行速度值, 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速度特性及规律, 通过跟车试验, 研究了不同长度隧道内驾驶人的行车规律和隧道路段的车速变化规律, 提出了隧道路段运行速度研究点, 通过特征点速度采集试验, 确定了隧道路段运行速度特征点, 建立了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特征点运行速度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中短隧道对大型车运行速度影响不大; 隧道进口前200 m、进口、出口外100 m 3个点可作为长大隧道运行速度特征点; 运行速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 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车型分类方法,以重庆市包茂高速某路段的电子不停车收费数据(即ETC数据)为基础,分析平缓路段和连续上坡路段不同车型的速度分布特征发现:在不同线形路段,部分车型的速度分布有明显的特点,三型货车在连续上坡路段速度分布呈驼峰状,四型客车因营运限速的存在,在平缓路段速度分布集中于最大速度92 km·h-1 ;相同线形路段各车型速度分 布显著不同,客车车型在平缓路段速度分布表现为分散,在连续上坡路段相对集中,而货车车型的速度分布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连续上坡路段各车型的速度特征值明显下降,但同路段上的部分车型间的速度特征值仍较为接近;连续上坡路段速度离散性大于平缓路段,追尾风险水平更高。在ETC数据基础上,运用k-medoids算法对山区高速公路平缓路段和连续上坡路段的车型进行聚类分析,优化后车型分类结果为:平缓路段车型可分为4类,分别为一型客车、二型~四型客车、一 型货车、二型~六型货车;连续上坡路段车型分类结果为4类,分别为一型~四型客车、一型货车和三型(空载)货车、二型~四型货车(三型为满载)、五型~六型货车。本文有助于山区高速公路速度管理措施的制定和道路线形设计时代表性车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判断公路货车车型,并提升货车车型识别的速度与精度,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公路货车及其轮轴进行精细化目标检测;采用道路监控拍摄和网络爬取的方式获得了16 403张公路货车侧方图像,建立了货车侧方图像数据集,并采用Retinex理论和加入限制对比度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等视觉增强方法预处理所采集图像中的光照不均图像和夜视图像;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试验选取单阶段检测网络YOLOv3作为公路货车车型识别的目标检测网络,并从调整先验框和模型输入大小以及引入注意力机制3个方面优化了检测模型;针对单帧图像可能同时出现多辆货车的情况,采用基于目标位置信息挖掘的算法分析了货车与轮轴的位置信息,提出一种通过轮轴中心点与货车预测框位置信息判定公路货车与轮轴隶属关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图像经过预处理可显著增强车辆的特征信息,优化后检测模型的网络性能得到提高,通过对目标位置信息的挖掘与利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货车车型判定问题;优化后的检测模型实时检测速度可达47帧·s-1,对公路货车车型的识别综合准确率达到了94.4%。该方法实现了对公路货车车型的无接触、快速和准确识别,为公路货车车型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符合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可进一步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统计了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与车型分布, 分析了试验路段道路条件与交通事故成因。采用断面观测法测定长大下坡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 建立了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采用DHS-130XL红外观测仪测量车辆制动毂温度, 建立了货车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对长大下坡定义进行了界定, 确定了长大下坡路段合理平均纵坡指标值及对应坡长值, 提出了长大下坡安全设计与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 在长大下坡路段, 小客车与货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超速及刹车失灵; 对小客车可采用运行速度作为安全评价指标, 而对货车可采用坡长与制动毂温度; 建议安全坡长、一般安全坡长、极限最大坡长对应的制动毂温度分别为200℃、220℃、260℃; 采取安全改善措施后, 试验路段交通事故减少42.3%, 伤亡事故减少76.2%, 改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速公路隧道临近段车辆换道行为,提高隧道路段行车安全水平,在广东省的3条高速公路隧道临近路段开展自然驾驶试验,采集换道车辆的行车轨迹以及周围行车环境等数据。基于采集到的车辆换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的全参数估计方法,考虑不同驾驶人换道风险感知水平的异质性,构建随机参数加速失效时间(AFT)模型,分析隧道临近段行车环境、车辆运行状态等潜在因素对车辆换道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参数AFT模型,随机参数AFT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至隧道进口的距离、起始车道前车的车速差、换道方向和至目标车道前车距离会对高速公路隧道临近段车辆换道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车辆换道位置距离隧 道进口越近,至目标车道前车的距离越近,换道持续时间越短;相较于换道车辆车速大于起始车道前车的情况,换道车辆处于非跟驰状态和车速小于起始车道前车时,换道持续时间分别增加 7%和20%。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隧道临近段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微观驾驶行为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济南市北园大街上BRT-1线路及沿线常规公交的运行特点,采用跟车法和车牌照法相结合的方式,采集了该线路上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的行车速度数据,对比分析了两者在站间行驶速度、行程速度和运营速度上的特性差异,并对BRT-1和同线路常规公交的区间运营速度进行了正态拟合优度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综合分析表明:同线路上的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相比,其速度特性总体上具有较明显优势,且两者的区间运营速度分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