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选取1990-2011年期间经济比较发达、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江苏沿江地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港口为节点的区域物流与其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相互影响、协调发展. 本文研究了二级港口物流网络问题,即港口之间的海上航线系统以及各个港口与其经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系统的二级网络. 在动态腹地条件下,构建以区域港口群总运输成本为上层优化目标,以个体港口的经济效益为下层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 模型反映了港口竞争力、腹地划分以及运力配备的动态性,因此更接近港口实际. 为有效求解模型,利用Kuhn-Tucker理论将双层规划问题转化成单层规划模型,并且应用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数值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港口物流企业在价格战中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价格战已成为威胁区域内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择何种策略应对或避免价格战的威胁已成为港口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运用Bertrand寡占模型,分析了建立港口物流企业联盟的效益,通过构建一系列获益矩阵对港口物流企业在价格战中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建立非价格竞争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指导下的区域内港口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是港口物流企业应对挑战,实现良性竞争、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港口业中,港口物流已成为各大港口竞争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强弱对港口的发展以及港口城市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对港口物流资源的分析,从港口自然地理环境、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港口城市综合实力4个方面构建了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环渤海港口群中7个亿吨大港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对其竞争态势做出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港口群港口物流竞争力水平悬殊,各港口应合理准确定位,通过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等方式谋求共赢。  相似文献   

5.
大力挖掘海洋经济是当前中国沿海很多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选择,建设港口新区和发展港口物流则是重要的载体。分析了当前港口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重视港口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港口新区总部经济、发展港口物流、延长港口服务产业链条等建议,并同时强调了港口新区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内外平衡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港口大而不强,还是以传统的仓储、搬运等物流活动为主,缺少增值服务,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其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发展融入港口供应链中的物流金融增值业务,是增强港口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物流金融概念,港口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模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港口数量比例庞大,港口的发展对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武汉港口为例,武汉港口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表现在优化产业结构、城市聚集的能力、就业、税收等等,但是目前武汉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与区域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武汉港口与武汉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广西贵港港口已成为西部地区内河第一大港具有的地理优势,针对该港建立的产业产品批量大及良好的水路运输大通道的条件,提出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产业,必须充分认识港口在综合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目前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研究港口发展物流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郭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31(11):144-145
阐述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并分析了中国港口企业面临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提出港口企业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提升港口能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响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分析武汉港口物流与核心腹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2000~2010年武汉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及其计量学分析软件eviews6.0,对武汉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进行协整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武汉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是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南通港口开发建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通地理位置和港口岸线资源概况 南通位于中国大陆沿海的中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地处东部纵向沿海经济带与中部横向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属长江三角洲前沿,与上海只一江之隔。南通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北接广阔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陆路可沟通我国东西部地区,连接中亚、西欧;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贵港港凭借独特的优势,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短短的5年内吞吐量连翻二番,迅速跻身西部地区内河吞吐第一大港和全国内河港口18强,已成为贵港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建设区域性物流的中心。针对目前贵港市正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好机遇,努力构建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实现“港口富市”的蓝图。介绍了贵港港在流域经济中的地位、建设、发展和管理情况,提出了建设贵港港口千万吨级内河大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港口功能在不断演变,港口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研究港口物流与经济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对广东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地方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个结果:港口物流与当地经济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港口物流对不同产业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港口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外贸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货运量的增加和其他原因,中国很多港口出现了拥挤现象,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港口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港口拥挤的原因,对缓解港口拥挤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港口功能的聚类和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港口的样本特征,选取了11个主要功能指标,建立了因子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适用性检验。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待定因子,经过因子旋转和归一化处理,采用系统凝聚法对中国沿海24个港口的主要功能进行聚类分析。以MATLAB为技术基础,对烟台港功能类型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功能因子、城市功能因子和物流功能因子的分类,中国沿海24个港口可以聚成7类,第1类为上海港,第2类为深圳港,第3类为广州港,第4类为宁波舟山港,第5类为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第6类为厦门港、丹东港、威海港、汕头港、北海港、防城港、海口港、连云港港、营口港、秦皇岛港、日照港,第7类为唐山港、温州港、台州港、福州港、泉州港、湛江港;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烟台港被判别为第7类。可见,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以港口为节点的区域物流与其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相互影响、协调发展. 本文研究了二级港口物流网络问题,即港口之间的海上航线系统以及各个港口与其经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系统的二级网络. 在动态腹地条件下,构建以区域港口群总运输成本为上层优化目标,以个体港口的经济效益为下层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 模型反映了港口竞争力、腹地划分以及运力配备的动态性,因此更接近港口实际. 为有效求解模型,利用Kuhn-Tucker理论将双层规划问题转化成单层规划模型,并且应用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数值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服务产品具有无法库存等特征,要求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具有自组织的能力.从分形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组织过程.通过分形结构研究,找到一种能适应环境和通用的动态供应链组织模式.在港口服务供应链分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自组织模型,揭示了港口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对于整个港口供应链结构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依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港口物流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青岛港2002—2011年的发展情况为例,构建港口物流发展指数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青岛港的港口物流发展与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港口物流的发展能促进港口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港口物流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式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文章通过举例、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外港口物流的成功之处进行剖析,同时提出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期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应用系统科学和网络优化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对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然后简述各主要作业环节和各主要子系统通过能力;最后研究港口物流系统综合通过能力的协调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用一算例进一步检验,提出提高港口物流系统综合通过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