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船舶电力推进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电力推进是指电机直接或间接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推动船舶航行。其工作原理简单,早在一百多年前已在实船上使用。如1886年SIEMENS公司在“ELEKTRT”号游览船上,使用了12kW的直流蓄电池作为推进动力。本世纪30年代为电力推进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有代表性的船是1935年制造的客船“POTSDAM”号,该船使用了两台9570kW的交流电机作为推进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小型旅游船舶上应用的可行性,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旅游船舶自身的特点,分析船型、发电系统、推进方案,建立全船方案;通过分析光伏阵列发电量和蓄电池的种类等,得到光伏系统各参数的确定方法.以一条实船为目标,初步选取相关参数,证明太阳能在小型旅游船舶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汽车滚装船由于具有大面积的露天甲板,因而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介绍了几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的常见类型,并针对3800车汽车滚装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研发设计,分析了该船太阳能光伏系统构架、太阳能电池板及光伏蓄电池的选型等.对太阳能板在露天甲板的布置原则也做了详细介绍,为太阳能光伏在船舶上的应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10,(6):64-65
中国第一艘将太阳能动力及太阳翼装置运用于船舶推进及控制的新能源船舶——“尚德国盛”号船顺利完成航行试验。作为世博会展品之一,该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和712研究所联合设计,  相似文献   

5.
李艳  方向飞  方智勇 《船舶工程》2022,(4):108-112+153
文章介绍了某大型双机双桨滚装货船上的大容量蓄电池系统,这是相对船舶常规配电模式的一次创新。该船配备2台轴带发电机、3台柴油发电机和2组蓄电池组,采用分级式电站管理模式。蓄电池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船舶在泊港作业时仅靠蓄电池系统提供全船所需能源,进而实现港口零排放。此外,在船舶航行时该系统还可起到提升全船供电稳定性和推进性能的作用。通过实船系泊放电及海试的方法对系统功能予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蓄电池系统的设计容量可满足船舶靠港作业时零排放的耗能需求;蓄电池系统的介入可消除因恶劣海况引起的轴发发电功率波动对电网供电的影响,使全船得以有持续稳定的电力输入;蓄电池向轴发的反向供电可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缩短航速提升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能游览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中,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将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根据设计船舶的基本参数,提出太阳能游览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以PLC为控制器的能量控制系统方案,给出主要功能程序流程,实现以多种方式监视、保护、控制和调节电池的运行方式,确保船舶电力系统连续优质供电,为船舶不同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统一管理提供保障。实船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的设计能有效提高船舶续航能力,满足太阳能游览船供电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双华 《航海》2001,(6):16-16
在悉尼港海上,有一种叫“太阳水手”的船,船体呈流线形,背着4块像帆一样的东西,航行时无声无息无污染,被称为最“干净”的轮渡。 这其实是一种太阳能帆船。该船可以综合利用太阳、风、电池和柴油等4种动力形式。船背上那4块像帆一样的东西被称为“太阳翼”,其实是玻璃纤维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高效率地吸收、转化太阳能,并以此为动力带动渡船航行;此外它还能起到帆的作用,使船在风的推动下前  相似文献   

8.
现代船舶电力推进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电力推进是指电机直接或间接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推动船舶航行,其工作原理简单.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实船上使用,如1886年SIEMENS公司在"ELEKTRT”号游船上,使用了12 kW的直流蓄电池作为推进动力.20世纪30年代为电力推进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有代表性的船舶是1935年制造的客船"POTSDAM”号,该船使用了两台9 570 kW的交流电机作为推进动力,可见当时电力推进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后来由于柴油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船舶逐渐大型化,而电力推进自身局限于齿轮传动,功率受到限制,从而逐渐在商船中退出使用.近十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使电力推进重新在商船中得以应用,随着电力推进功率的增大,其在商船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李清  李坤  王利朋  刘畅 《船舶工程》2016,38(1):51-56
为降低船舶排气污染物排放,促进水运行业绿色健康发展。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代替部分船舶辅机发电机向船舶货仓甲板照明系统供电,并根据船舶排气污染物实船测试要求,对太阳能在船舶上应用效果进行实船验证,污染物CO、NOX、HC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将是未来实现船舶绿色航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13,(5):103
固定桨轴带发电、超节能、更环保船舶轴带无刷双馈交流发电系统船舶轴带无刷双馈交流发电系统是利用船舶主推进发动机的功率储备,在其带动螺旋桨推进船舶航行且转速变化的同时拖动轴带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船舶航行时不使用或少使用  相似文献   

11.
船舶低硫燃油的使用对船舶设计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船舶硫氧化物(SOx)及颗粒物(PM)排放控制规则的要求,介绍了通过船内装载不同硫分燃油的方式来满足船东不同航行海域的使用要求,并从船舶设计者的角度阐明了使用低硫、低粘度燃油对船内燃油设备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封培元  刘义  范佘明 《船舶》2021,32(5):87-93
针对海上两船并行航行的自动航行控制模型试验需求,专门研制了基于六自由度光学系统的基于自动控制的模型测试平台.文章阐述了该测试平台的组成、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分析其相比于传统测试设备的特色和优势.利用该测试平台在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大型拖曳水池中开展了两船并行航行模型试验,验证该测试平台的有效性.该项研究为自动航行控制技术在海上两船并行航行中的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此类先进测试平台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所有船舶在进入北美硫排放控制区(SECA)时,必须使用含硫量不超过0.1%的低硫燃油。在船舶所有人的安排下,某船于2015年1月19日在韩国Kwangyang港加装200 t含硫量为0.09%的低硫燃油,供船舶航行到北美SECA时使用。1主机概况该船主机是由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于2013年9月制造  相似文献   

14.
"ISHIN-I"号汽车运输船预计明年6月在神户船厂下水试航。该船在上层甲板表面覆盖了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达160KW,是其他船舶电力系统的10倍多。船舶航行时,产生的电能将储存在锂电池中,在船靠泊时为船上系统进行供电。  相似文献   

15.
小型船舶直流无刷推进器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韩俊青 《舰船科学技术》2015,(3):151-154,159
目前交通船中绝大部分仍是柴油机船舶,柴油机船舶具有噪音大、污染环境、效率低下等缺点,不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应该大力推广基于蓄电池供电方式的小型船舶。无刷直流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在功率相同情况下,输出转矩更大但输出脉动也会更大。无刷直流电机不仅控制简单、故障率低,而且成本低廉,输出脉动可以得到抑制,完全可以作为小型短途船舶的推进电机。本文根据小型船舶特点,提出一种以DSP为核心的永磁磁无刷直流推进电机控制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小型纯电动船舶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32-135
随着高能蓄电池和快速充电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电动船舶完全可以用在短途的岛际交通运输中,可以实现与电动汽车同样的性能。纯电动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采用蓄电池取代柴油机提供动力,可以避免柴油机产生的废气和噪声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提高推进系统效率。而影响电力推进系统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电机控制器的性能,由于永磁同步电机与其他推进电机相比,具有优越的整体性能,因此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纯电动船舶的推进电机,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船舶碰撞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是LNG船、大型运输船等,不仅会危及船舶工作人员,还会造成燃油泄漏等环境污染。随着船舶工业的技术进步,船舶向着高速化、大型化发展,同时也给海上交通管理和船舶避撞带来了压力。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研究船舶防撞系统意义深远。本文采用激光测距技术,精准的获取会遇船舶之间的距离,及时调整船舶的航行线路,降低船舶发生碰撞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永磁电机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和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永磁电机作为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电机,能更好地满足全电力推进船舶的发展要求,也是舰船推进的发展方向。此文回顾电力推进的发展和永磁电机在电力推进中的应用,分析永磁电机电力推进系统仿真的必要性,并介绍永磁电机电力推进系统的仿真建模,以及实验与验证。  相似文献   

19.
风光等清洁能源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船舶中。船舶风光互补辅助发电系统在设计时,往往依传统经验对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之间进行数量及参数的配置,势必会造成系统配置不合理、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更精准的在系统各个部件之间进行配置,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的数学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船舶风光互补辅助发电系统各个部件在数量和参数上进行优化配置,并对配置算法进行仿真验证,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了系统初始成本和维护成本,为船舶风光互补辅助发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第4章分舱与稳性,对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万t级极地多用途船进行极地破舱稳性的计算,探讨IMO RES.A.1024(26)决议及该极地规则对极地航行船破舱稳性计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极地规则将影响船舶的总体布置和装载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