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国内外科学考察船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介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俄刻阿诺斯"号科学考察船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科学考察船的内部通信和对外通信需求,给出科学考察船综合通信系统的一个基本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小舸 《中国船检》2003,(6):74-76
按照我国的通信政策,国家通信网由公众通信网和各部门自设自管的专用通信网所组成.在前些年陆地公共电信网资源还很匮乏的年代,国家鼓励军队、铁路、民航、交通、电力等部门自建专网,以作为公用电信网的延伸和补充,并满足本系统本部门对通信的特殊要求.如今信息产业部的通信网络已相当发达,移动基站覆盖面广泛,衍生出移动、联通、网通和小灵通等各类通信网.铁道部甚至还把富余的通信网资源用于民用,开设了铁通公司.那么中国交通部的通信状况,特别是在水上通信领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相似文献   

3.
此文利用比较法将GMDSS实施后对海上通信的技术体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的海上与陆上通信的实际情况,参照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海上通信体制、发展方向和岸台的布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上运输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海上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已显得极为重要。而海上VHF安全通信是海上运输安全保障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通信手段,对于船舶航行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广东沿海辖区由广东海事局组织实施沿海辖区VHF安全通信系统的建设,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为海上航行安全保驾护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述广东海事VHF安全通信系统组成与使用,突出海事VHF安全通信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了用分组交换技术解决单位内的通信网络间的互连,组网的具体方法,利用国家分组交换网(邮电分组交换网)实现远程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6.
《航海技术》2015,(1):80
<正>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信息中心)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拟订并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通信、导航、无线电、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章制度;代部行使部无线电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职责;承担行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运维、整合、保障等工作;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电信联盟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20,(5):F0004-F0004
打造电子政务安全信息港,缔结现代交通物流产业链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拟订并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章制度;代部行使部无线电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职责;承担行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运维、整合、保障等工作;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有关活动,负责中国国际海事卫星、国际搜救卫星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工作,并承担国内外相关应急安全公益性通信职责;承担行业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的技术研发、应用和咨询等工作;承担中国民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打造电子政务安全信息港,缔结现代交通物流产业链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拟订并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章制度;代部行使部无线电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职责;承担行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运维、整合、保障等工作;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海事组织(JMO)的有关活动,负责中国国际海事卫星、国际搜救卫星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工作,并承担国内外相关应急安全公益性通信职责;承担行业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的技术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其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海上安全通信是海上运输安全保障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通信手段。目前,VHF安全通讯系统的筹划建设工作已经在许多海事辖区大规模展开,局部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使用较为完善的VHF通信系统。本文通过分析VHF海事通讯系统的基本组成,提出了构建VHF海事数字集群通讯系统基本方向,为完善海事安全通信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短波通信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短波无线通信曾经是海上船舶与陆地间的唯一联络方式,但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短波通信的业务量连年下滑,究其原因,是短波通信没有能够及时采用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为航运业及海事管理提供适合的通信服务业务是问题的关键。将短波数字通信技术引入水上无线通信行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可以使国家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GMDSS系统,即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自实施以来,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船员的宝贵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该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全球性搜救通信系统,和原先的通信系统相比,引入了许多高新的技术和全新的内容,特别是引入了卫星通信,使得该系统更能满足船舶搜救和通信的需求.GMDSS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通信系统.其中卫星通信系统包括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和搜救卫星系统,地面通信系统主要由MF/HF/VHF通信系统组成.GMDS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遇险船舶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及时、可靠地发出报警,并被搜救部门或其他船舶收到;保证畅通的搜救协调通信及救助现场通信;提供各种方式和手段预防海难事故的发生;为日常的公众通信服务;在狭水道航行时提供驾驶台对驾驶台的通信服务等.  相似文献   

12.
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应急通信畅通,提升交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是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应急通信得到快速发展,应急通信手段也较为丰富,但在大规模灾害应用和实践中发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缺乏在现场快速搭建应急指挥平台的手段和能力。本文着力研究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指挥平台,旨在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7月16日,中国舰船研究院、增洲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在舟山联合举办了"智海"号试验船交船仪式。该试验船是国家重大工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项目的重要平台,可搭载通信方舱、系留无人机、系留气球、水下通信等诸多设备。同时,也是多功能船,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可快速驶至事故区域,既可用于近、远海科学考察,也可用于开展水下机动观测、水声通信定位、海面移动观测、海上电子对抗等试验。  相似文献   

14.
特别报道     
《中国海事》2020,(1):13-15
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由工信部提名,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负责研究攻关,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推广应用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应急通信畅通,提升交通安全应急监视能力是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本文着力研究交通运输安全应急通信和监视手段,旨在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15,(3):100
<正>EMAS是全球离岸作业承包商,拥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支持和建筑船队,以及40年的油田全生命周期离岸工程解决方案经验。该公司日前选择了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对其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除了续签网络服务协议之外,Orange Business Services还将为EMAS部署统一通信即服务(UCaaS)解决方案,从而为其提供全托管、基于云的语音基础设施,实现七个国家  相似文献   

17.
刘湘涛 《船电技术》1999,19(2):41-45,48
阐述国家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专用通信网在电网发展和国家通信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当今世界通信技术的五种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我国电力系统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拟订并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章制度;代部行使部无线电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职责;承担行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运维、整合、保障等工作;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海事  相似文献   

19.
船舶火灾自动监控与报警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造船水平的体现。分布式总线在船舶防火监控中应用非常普遍。CAN总线能够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并且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船舶防火监控与报警系统,对CAN总线的原理进行分析,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研究了CAN协议的2种报文结构,最后对CAN总线通信模块进行了设计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CAN总线通信模块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87,(4)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RL—V 型光纤棒熔炼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光导纤维是一种容量很大的通信材料,“七五”期间,我国每年需要生产5万米光纤。而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