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物防护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稳定的力学机理与影响因素的论述,提出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物防护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8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的国际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国内外边坡柔性防护专家共研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11,(6):776
《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以下简称《学报》)是我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第一家英文版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刊。该刊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大学联合主办,于2009年10月创刊。《学报》刊号ISSN 1674-7755,CN 42-1801/O3,  相似文献   

4.
公路岩土区划中岩石分类体系与类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岩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及其公路工程性质,进行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研究,岩石类型区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和比较已有的岩石类型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于岩土区划的岩石分类体系,即将岩石主要按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划分成坚硬岩石、次坚硬岩石、软质岩石和极软岩石等4种类型。基于ArcGIS9.1编制了《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据此分析了中国公路岩石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区域工程性质。结果表明,坚硬岩石和次坚硬岩石在我国分布很广,强度较高,是较好的筑路材料;软质岩石和极软岩石分布很少,力学性质较差,易诱发公路地质灾害。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区划为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灾害区划乃至公路自然区划等提供了重要参数和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镁合金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镁及其合金的基本性能特征、国内科技攻关取得的进展、国外生产研发的最新情况,展望了镁合金的未来应用前景,可为促进镁合金的发展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岩石峰后应力应变特性的加卸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峰  杨相如 《公路》2011,(5):131-136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采用TAW-2000微机控制岩石伺服压力试验机对辉绿岩进行了三轴加载和卸围压试验,通过分析岩石强度、体积变形在试验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围压的关系,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卸载试验条件下,岩石在屈服破坏后,同样具有应变软化特性和破裂...  相似文献   

7.
依据岩石强度服从统计分布的特点,通过定义损伤变量,并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运用岩石力学中的D-P强度准则,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对大理岩在不同卸荷速率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试验所得的岩石力学参数及求解数据,通过拟合求得损伤本构模型的分布参数,进而确定损伤本构模型的演化曲线。通过与试验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曲线基本能反映大理岩在三轴卸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点;导致高卸荷速率下的大理岩试件强度相对要低的原因,是高卸荷速率的岩石在卸荷过程中其内部损伤演化发展相对要快。  相似文献   

8.
王志杰 《隧道建设》2011,(Z1):45-49
外塌陷角坐标系是以岩体外塌陷角α和主应力p 0为因变量的岩石力学运算系统。摩尔极限应力圆是以岩石内摩擦角φ和主应力σ1,σ3为因变量的岩石力学运算系统。2个系统的基础力学参数存在对应转换关系。外塌陷角坐标系表示岩体自然塌陷、岩石试验、围岩运动力学关系具有真实统一性。摩尔极限应力圆在岩石试验中能反映岩石基本力学性质,但是几何图形表示的应力不符合一般应力定义,基本公式存在缺陷,岩石试验主、次应力与围岩主、次应力没有建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背景,目标与布局;介绍了目前的进展,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动汽车等整车技术的进展,燃料电池发动机、高性能动力蓄电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展,测试平台(基地)的建设和应用状况.“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方面的部署和进展;初步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岩爆实例调研,详细描述了岩爆破坏的几何形态特征,并通过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岩爆岩石力学测试等研究,总结出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主要有压致拉裂、压致剪切拉裂、弯曲鼓折(溃屈)等三种基本类型。现场测试结果则表明,岩爆发生时,其判据σ0/Rb至少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11.
声发射是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的重要物理现象,也是反映岩石力学特性的一个本构参量.通过三轴应力条件下大尺度岩石损伤破坏声发射试验,得到了3类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试验中利用高速多通道声发射数字记录系统,获得了岩石试件破坏前微破裂活动的详细时空分布数据.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3类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压缩变...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在公路岩土工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运用岩体力学理论去评价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法则与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算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岩石细观结构的认识,考虑岩石的非均匀性,将岩石材料性质通过某种统计规律来描述,即按照某个给定的威布尔分布和正态分布来赋值,建立一个从细观层次上分析岩石破裂过程的非均匀模型,对岩石非均匀性及初始地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知,均质度系数是表征岩石材料细观差别的性质参数,也是决定岩石宏观力学性质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力学在科学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基础科学,又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大,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初步分析阻碍中国力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推动中国力学科学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24日,全国隧道监控量测与反分析专题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联合主办,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路交通技术》杂志社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认识和加深对硬石膏岩膨胀特性的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硬石膏岩膨胀力学试验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归纳与总结,分析了各因素对于硬石膏岩膨胀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含水率、溶液浸泡时间、离子浓度、温度、水压等诸多因素对硬石膏岩的膨胀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岩石含水率增加,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降低,泊松比近似呈现增大的趋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硬石膏含量、硬石膏水化率三者在空间上呈现"飞鱼"状的不规则曲面关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软化系数等力学参数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溶液温度的上升和溶液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压的增大,岩石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增大促进岩石膨胀的激活,导致膨胀性增加。硬石膏水化为石膏引发的膨胀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超过48.8℃时,硬石膏平衡浓度低于石膏平衡浓度,硬石膏无法水化为石膏。硬石膏岩的硬石膏含量及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水化生成的石膏作为密封保护层阻止硬石膏岩进一步水化。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对穿越硬石膏地层隧道的工程实践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试验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硬石膏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未来研究硬石膏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是由中国水利、土木、力学、建筑、水电、振动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土力学、岩石力学领域中能代表当今先进  相似文献   

19.
爆破动力对岩石边坡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晓新  李玉河 《隧道建设》2003,23(6):15-17,30
就爆破动力对岩石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岩石力学参数与爆破动力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爆破动力影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白鹤滩水电站的导流洞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文章深入分析沿软弱结构面的塌落、应力型片帮、含微裂隙岩体的破裂破坏、柱状节理松弛破坏、结构面影响的局部化应力及优势裂隙组合的应力型问题等典型破坏模式及其蕴含机制,对不同类型破坏的支护措施、支护时机、施工方法、监测反馈方法等工程对策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些工程对策成功应对了上述岩石力学难题,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控制,保证白鹤滩巨型导流洞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