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4月3日,由702所等单位设计、汕头大洋船舶工业总公司建造的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双体船“海关201”号,交付海关总署。这艘海关监管船将承担起巡弋南疆、打击走私的重任。 “海关201”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小水线面船。该船长35 m,型宽13.30 m,型深4.50 m,满载排水量238 t。 该船在世界百吨级小水线面双体船上,首次采用了钢和玻璃钢混合的结构形式,并成功地采用了长斜轴系推进动力传动,艉轴推进功率达到92%以上,不低于水平轴系有效功率,并有效地解决了振动问题。 该船的设计、建造周期只用了1年,并创造了世界同类型船中最低造价的记录。 小水线面船是高性能船,在恶劣海况下仍能航行的“全天候”船舶,在海关缉私、海难救助、旅游交通、海洋科学调查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海关总署共向汕头大洋船舶工业总公司订购了两艘同类型船,此次交付的为其中的第1艘。 本刊辑  相似文献   

2.
琼州海峡火车渡船是我公司为海南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设计,船上使用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3.
崔燕 《中国船检》2009,(7):66-69
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中,有一艘船不能不提.它就是我国第一艘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出口船"长城"号.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造船业正值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由沪东造船厂研究的“船艏先入水”下水工艺,经过两艘52000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实践证明获得成功。上海船舶工业公司于1989年10月31日第二艘52000吨级储油船下水时组织了对该项目的技术评审。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2,(1)
挪威船舶工业受到海湾危机的不良影响,91年第一季度新船订单仅11艘、5.5万修正总吨。而90年同期达到19艘、6.3万修正总吨。挪威有50家造修船厂,职工8000人,其中较大的船厂属克瓦尔纳尔和乌尔斯廷二集团。挪威有35家船厂从事造船,从渔船到小型油船还有高速双体船和专用船,最大的为3.5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产品     
《中外船舶科技》2007,(3):44-46
●中国开建首艘万箱船这是中远川崎承接的4艘同型船中的第一艘。近年来,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正迅速成为亚欧航线和亚洲到美西航线的主流船型。此次开工建造的1万TEU集装箱船是南通中远川崎承接的4艘同型船中的第一艘。该船总长348.5米,型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7,(9B):24-25
2007年9月,中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LNG)将按预定计划,在业界的关注目光中正式出海试航。 作为世界民用船舶建造“皇冠上的明珠”,迄今只有日、韩和少数欧洲国家能建造的高技术产品,LNG的建造与完工不仅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强大科技实力的见证,更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在对试航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该船将交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负责设计,武昌造船厂负责建造。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设计排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夏惊心动魄的抗洪,引发举国上下对于治理江河湖泊的高度关注,推动了“百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如今,该项目国内船型7型30艘陆续建成产,其中技术难度较高的350m^3/h斗轮挖泥船3艘,由中国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精心设计,镇江船厂严格施工建造,首制船经泊试验和挖泥试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顺利交付使用,为治理江河增添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14,(22):23-23
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83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VLGC),11月19日上午在上海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同时命名的还有该船的姊妹船的2#船和3#船,这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全面跻身世界高端液化气体运输船设计、建造的先进行列,一举打破了日韩在该船型领域的技术封锁和长期垄断。  相似文献   

11.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宋新刚  李巍 《船舶工程》2014,36(1):118-122
针对目前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缺失的问题,依据中国《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425-2008),参考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结合造船行业的自身特点和清洁生产要求,确定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广泛调研并经咨询行业专家,首次提出并构架了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某船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绩效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造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作为船舶企业清洁生产的依据,可以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指出欲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和实施造船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造船企业及其信息化的特点,对造船企业信息化一体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方案所应涉及的下述内容:建立符合新的造船模式的经济运行体系、与CAD集成构成一体化造船设计平台、应用现代造船工程技术建立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以成本和交货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生产和物资成本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建立船舶制造业的数据标准等制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江苏船舶工业的造船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航运船舶发展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预测航运市场船舶需求量的方法,并预测进入21世纪头10年江苏船舶工业的造船市场。  相似文献   

14.
造船业直接间接拉动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丹东发展大型造船业对丹东港、丹东地区乃至辽宁经济意义深远。分析了国内外造船市场态势,指出船舶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国的支柱产业,阐述了丹东地区发展船舶工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其作了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促进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是新时期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的作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加速船舶集群发展的要素。围绕造船核心层、产业耦合层和社会网络层三个层面给出了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发达国家造船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当前造船业发展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认为我国造船工业需要加快金融创新,转变企业机制和优化造船业的制度环境,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强  任威  林建国 《船舶工程》2013,35(2):104-107
为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造船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更好的保护人和环境。尝试将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导入造船业,提出造船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船舶工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内涵、模式与途径。认为在船舶工业推广清洁生产,创建绿色造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再生利用,引进环境管理体系,加强清洁生产管理,能够增强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王俊 《中国造船》2006,47(3):125-129
运用加权指数法对中、韩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再对两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找出中国与韩国船舶工业的差距;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差距影响度,得到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思路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国际竞争态势、主要外国竞争对手、世界造船需求、国内竞争状况、国内政策环境、国内市场趋势等六方面入世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国船舶工业作更大发展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并预测了中国船舶工业长远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国船舶工业快速稳定发展应采取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船舶配套产值约占造船产值的一半,而船舶辅机约占船舶配套的一半。我国造船事业发展相对较快,而船舶辅机、船舶配套滞后已成为近期制约我国船舶发展的瓶颈。要成为造船强国,一定要在船舶配套、船舶辅机技术上不断创新,加大技术投入,搞好产、学、研结合,开拓自主产权、自我品牌的辅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