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台北市交通发展课题(续前) (2)打造自行车友善环境 台北市最初将自行车定位为休闲游憩的交通工具,并从1997年起推动河滨自行车道建设。之后因应环保意识、节能减碳带动自行车风潮后,对自行车的定位改为短程接驳运具。自2004年从信义计划区开始建置市区自行车道并广设自行车停车架,至2011年底,  相似文献   

2.
台北市位于台湾本岛北部之台北盆地,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为27179.97公顷。  相似文献   

3.
马林 《城市交通》2007,5(1):96-97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又到了一年盘点的时候,盘点收获,盘点家底,盘点希望.  相似文献   

4.
杨少辉  马林  陈莎 《城市交通》2009,7(4):1-6,94
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轨迹,总结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并阐述了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显示,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改变与更新,影响着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而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上,这一影响过程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慕尼黑,乘所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票价相同,凭一张车票就可以任意乘坐地铁、快速列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种公共交通均按统一规划的行车时刻表运行,正点率相当高.市民等车时间短,一般换乘在5-10分钟内完成.休息日,德国商店不开门,客流量较小,但车辆运行的时间表不变,仅把大容量公交车改为小容量公交车.为保证地面公共交通按行车时刻表运行,城市主干道上均设有公共汽车、出租车专用道,交叉路口设有公交优先信号灯.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少辉  马林  陈莎 《城市交通》2009,7(5):45-48,67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生长演化机制,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将城市空间结构的生长演化归纳为城市外部空间扩张和内部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指出二者均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外部空间扩张依赖于交通工具的改进和出行方式的转变,内部结构调整借助于相关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变。论述了城市空间的生长演化与城市交通互动关系的核心是可达性,并由此论述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11,(2):101-10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规院交通所)正式成立于1982年,是我国率先从事城市交通运输综合研究和编制城市交通规划的科研、咨询机构,也是国内率先引进和应用交通规划定量分析技术的单位,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在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内,找寻突出步行和自行车优先发展的切入点。首先对现行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及工作流程进行剖析。提出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应明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独立于机动车道路分级系统的步行和自行车通行道(路)体系,以及在中心城区进行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重点探讨如何在道路网络、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布局、公共交通、停车系统等交通专项规划中突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相关规划要求。最后,探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在交通设计工作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未来交通 在城市中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的五大理由。 节约空间 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比小汽车少.一辆小汽车在出行和停车时所需的空间大约是一辆自行车的6倍.而往往在高峰时段一辆小汽车里只有1~2个人.所以自行车单位面积的运载量是汽车的3~6倍,需要的停车面积少67%~85%。因此,自行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够为城市生活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文化生态资源保护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基于城市单元的概念,探讨其自然生态属性和文化社会属性,分析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在两种属性上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指出应适当限制交通系统在自然生态属性突出的城市单元中的规模,努力做到两者的相互融合;针对老城区应尽量减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对单元文化肌理的冲击,针对新城区应注重交通与土地开发一体化,形成绿色交通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最后,针对居住、商业、交通枢纽等具有不同主功能的城市单元提出不同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11,(4):102-105
南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本项目是江苏省内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同步编制的规划。在"两规"协调方面,对交通走廊与城市发展轴线、交通分区与城市功能分区、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专题研究,并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交通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的有效互动。在综合交通系统构建方面,从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面展开:市域层面,以江海高效联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成日 《城市交通》2010,8(5):28-35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而多中心城市结构并不一定能够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通过分析东京的案例,说明城市交通流空间有序和TOD发展模式对支撑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混合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其一方面能够将社区交通需求"内部化",但另一方面可能诱发对外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并增加出行距离,因此应在城市整体尺度上对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正>近期,笔者随同浙江省交通规划研究院的有关人士到台湾参观并考察了台北城市交通更新情况,亲眼目睹了台北公交、高雄地铁,以及花莲至宜兰铁路运营情况与变化,收获很大。在台北市交通控制(资讯)中心,笔者听取了解说员的介绍,观摩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交通管控信息处理系统与市政设施建设缩影,并乘坐公交与捷运,亲身感受其高科技成果应用。目前,台北市政道路主要由4车道主路和2车道次路,以及众多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2011,(1):105-108
几年之前,城市的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似乎显得更为迫切,只有一些特大城市才比较关注城市交通问题,而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这是因为随着城市机动车(包括小汽车、货车、出租车和摩托车)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挤状况迅速加剧。本次研讨会就是为了研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机动化趋势不可阻挡,加之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将必然引发大量交通需求。城市交通能否持续发展,是决定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从下面欧洲部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状况可得到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东 《城市交通》2013,(5):F0002-F0002,I0001
<正>城市从最初起源发展至今日仍能够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其本质在于城市能够高效率地组织和实现人类特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一旦城市失去了对各类活动的高效组织,那么城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基本功能。城市土地是承载居住、工作和游憩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而交通则是实现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不同空间载体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两者  相似文献   

20.
改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交通是城市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1933年《雅典宪章》将城市活动归结为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活动,并认为传统的为徒步与行驶马车而设计的道路不适合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倡导按照道路功能合理组织交通。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反思,强调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对发展的过程和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它指出,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础,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区交通的政策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两个文件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