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海世博集约交通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  邵丹  陈欢  李青华 《城市交通》2011,9(4):76-84
为应对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的世博客流,世博会交通运行方案以集约化模式为主导,在没有实施强制性交通管控的前提下,世博交通组织及全市日常交通平稳有序、运行效果良好.通过分析世博游客出行特征及世博会期间对外交通、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的运行特征,从设施建设、交通管理、配套政策、交通服务等方面总结世博集约交通的实践经验.借鉴世博...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期间背景交通出行小幅增长,世博交通以集约化为主导,未对全市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但随着背景交通和世博客流的逐月增加,全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呈现日益趋紧的态势。该文梳理世博交通的筹备规划及组织过程,从设施供给、管控政策、引导措施、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挖掘总结世博集约交通理念的实践情况。世博集约交通的实现途径包括倾向性的设施供给、人性化的管控措施、主动性的引导措施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些实践经验将为世博后的城市交通日常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2010,(1):96-97
2010年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预计将接待约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期间,游客、市民可通过7种途径了解世博交通和日常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锡明  朱洪  邵丹 《城市交通》2010,8(2):14-20,60
世博会交通具有客流规模大且不均衡、与日常交通同向叠加等特征。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常交通与世博交通有序畅通,提出研制世博交通保障整体方案。首先介绍了整体方案与具体规划方案的区别并提出其构架。在分析世博期间交通运行总体状况及交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集约交通为导向的总体策略。编制了高配置、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保障方案,引导与管控相结合的道路交通保障方案,整合扩容的交通信息服务保障方案,并研究储备了配套交通政策以便调节可能出现的交通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可变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上海世博交通顺利运行不能单纯依靠增加道路供给,更要提高已有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由世博出行需求与供给矛盾出发,说明实施世博可变车道技术的必要性。重点考虑世博交通与日常背景交通之间的协调,提出世博可变车道的设置原则。以上海市林浦路为例,从可行性、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相关设施设置、配套措施五个方面分析世博可变车道的实施方案。最后,对林浦路设置可变车道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饱和度指标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可变车道技术可显著减轻早晚高峰主流向交通压力,提高世博通道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朱洪 《城市交通》2008,6(2):64-67
为应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大量游客及对上海市造成的交通压力,对游客的交通行为和游憩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综合上海市及以往世博会举办城市的交通数据,对2010年世博游客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及预测。从交通的角度,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范围划分4个世博交通服务圈层,进而分析世博游客的流向分布及其与日常交通流叠加的特点。从游憩的角度,探讨游客的游憩行为及旅游路线。最终指出,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各个环节与游憩的融合很重要。提出降低观光隧道票价、将水上巴士变成流动的世博会场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淼 《交通与运输》2011,27(1):33-33
世博会的召开给我们社会各行业都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令人赞叹的便是世博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上海本身的日常背景交通压力不小,而世博客流具有持续时间长、集散时间集中以及中心高度集聚的特点,对城市交通的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上海世博交通正常运行,从不同区域和出行过程中不同地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框架,具体描述了信息服务集成应用平台和信息应用服务系统。阐述了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道路交通联动诱导系统、公共停车信息服务系统、枢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客流预测预报服务系统、园区客流引导服务系统7个世博交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的功能。最后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高强度客流的集散需要,优化交通设施保障能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方式结构将以公共交通为主,保证地面公交、团体巴士、旅游包车等集约交通的优先度.因此,为满足世博停车设施需求,需在园区周边区域设置临时停车场予以解决.同时,需要结合停车场的功能定位制定完善的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客流安全、方便、高效地观展.在分析世博交通客流构成与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世博外围停车场的功能定位、规划原则、设计标准及交通组织等要素,并结合实例对上述各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邵丹 《城市交通》2010,8(2):21-24
为实现上海世博交通集约化组织目标、降低自驾游客出行比例,建设世博停车换乘设施并组织引导自驾游客采取P+R模式前往世博园区最有效措施之一。借鉴日本爱知世博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停车换乘组织经验,提出上海世博会P+R交通组织基本思路,将服务对象划分为一日往返自驾游客和本地化自驾游客两类。分析P+R泊位需求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规模预测,得到两类游客的泊位需求总体规模和空间分布。最后,提出分三个层次设置P+R设施以及完善世博P+R配套设施和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昊  王磊  张会娜 《城市交通》2010,8(5):84-88
根据世博交通保障策略的要求,为确保世博会交通管理有效运行,对世博交通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这一系统的技术框架结构,分别阐述了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服务层的主要内容。进而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提出世博交通保障措施查询、世博出行方案查询、世博交通运行状况统计、世博交通服务水平评估和客流预测预报5个方面的功能及其具体内容。最后,探讨了系统开发涉及的关键性技术,并对系统开发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构想及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的总体构想,包括总体目标、基本功能、框架结构、工作机制、公共平台等几个方面,计划分为三期完成。一期研究成果包括:公共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既有模型的全网层面深化到客运走廊层面,新增公交票价、道路车速等客流影响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研究层面从5个区域网络的宏观层面拓展到19个行政区、县网络的中观层面,校核线从2条扩大到4条,改进了车流分析技术;世博交通系统模型反映世博交通与日常交通流的高强度叠加特性,开发交通流叠加分析、交通供需迭代反馈分析,游客活动链等新技术;虹桥枢纽系统模型针对枢纽内交通系统多、集散客流规模大等特点,采用交通方式功能分析、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等技术,预测枢纽本体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客流、车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可变车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城市交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宜的交通措施成为保障世博通行的必要选择.文章简要介绍了可交车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条件,分析了世博交通流的特征及世博通道状况,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论证了实施可变车道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世博会可变车道技术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在上南路和西藏南路上把世博专用车道设为世博专用可变车道,根据世博交通需求变更可变车道方向,以此达到提高世博通道通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市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世博交通组织为改善上海城市交通提供了重大的启示和成功的经验。一、继续保持对上海交通的高强度投入历届世博会均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外围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却选择在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和本市有关世博交通管控安保的统一部署,本市交通执法保障世博交通营运规范有序专项行动已经启动。3月10日上午10点,上海市城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在海博出租公司举行“为世博交通营运保驾护航”誓师大会。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归纳总结了上海世博开园一个月左右的交通运行状况,分析世博交通的特征以及需求、供给相关问题,同时比照往届世博会,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为上海世博后期交通保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世博前期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7.
邵丹 《交通与运输》2009,25(5):10-1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10月30日在上海举行,历时184天。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展会规模和参展人数均创世博会历史之最。上海作为一个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日均出行总量接近4700万人次,高峰时段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做好世博交通服务和全市日常交通保障,对全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陈非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7,5(6):58-64
世博参观游客交通的合理组织是办好世博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上海世博会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世博会客流集散策略,并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系统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世博游客集散的三条对策,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为目标,建立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接着就世博公共交通系统两个主要子系统“交通转换系统”和“EXPOBUS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服务流程分解和服务对象分类;最后梳理了系统设施需求,提出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通过研究,期望能建立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保障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9.
公交优先是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世博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以集约交通方式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客流集散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考虑提升公交、旅游大巴等集约交通的优先度;另一方面要研究对个体交通限制和替代措施,优化世博客流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金晓 《交通与运输》2011,27(1):9-1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自5月1日到10月31日成功举办,实现了成功、精彩、难忘的预期目标.世博交通保障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是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在世博整个运行期间,共经受了24次50万以上人次大客流的考验,特别是10月16日成功应对了103万以上超大客流的考验.同时,还经历了连续数日60万以上大客流,以及梅雨、高温、雷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和黄金周假期的巨大考验,世博交通保障工作做到了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