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艇》1988,(6)
(三)H/WDCY-C型卫星/Ω组合导航仪该导航仪是广州无线电厂和电子工业部第二十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两个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卫星导航和奥米加导航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导航精度和使用性。采用微机技术和功能齐全的软件,选用先进的电路设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显示直观、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09,(6):62-62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始,携手世界知名的GNSS技术与产品的提供商——加拿大NovAtel公司.将世界领先的GNSS产品和技术服务引进中国,围绕国内用户的实际需求,贯彻“用户前台,合作多赢”的经营策略.共同合作为中国用户提供优质的卫星导航定位产品、服务与全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几种主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论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军事上的应用及导航战的含义。最后,对导航战背景下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杨莉 《中国船检》2011,(10):25-2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批准79项国家标准,其中大连海事大学与重庆市地方海事局联合编制的国家标准"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三部分,即 :GB/T 26782.1-2011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1部分 :"系统组成与功能定义";GB/T 26782.2-2011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2部分 :"系统信息交换协议";GB/T26782.3-2011卫星导航船舶监管信息系统第3部分 :"船载终端技术要求"正式获批,并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我国北斗一号启动,到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有8颗卫星在轨组网,实现区域性卫星导航,2012年有望覆盖整个亚太地区。预计2020年将有35颗导航卫星飞天织网,像美国的GPS系统一样覆盖全球。目前,导航卫星有GPS的32颗、格罗纳斯的22颗和2颗伽利略实验卫星,再加8颗北斗卫星,增加了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  相似文献   

6.
《航海技术》2010,(4):18-18
<正>据参加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介绍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于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三步走"发展路线图为: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  相似文献   

7.
李丹  郭晓 《舰船科学技术》2023,(21):185-188
舰船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信号融合误差纠偏技术是指通过将卫星导航系统的多类型信号进行融合,并对其进行误差纠偏,降低信号噪声的同时,改善当前的信号质量,从而提高舰船卫星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对舰船卫星导航的坐标系进行详细介绍,分析舰船卫星导航系统的噪声类型和特点,结合分数阶Fourier变换技术搭建了一种舰船卫星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平台,对于改善舰船卫星导航的信息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海上船舶卫星导航系统中,GPS,GALILEO及北斗卫星相互补充,已形成成熟的导航应用。本文重点研究GALILEO卫星信号在其导航应用中的捕获及处理技术,针对GALILEO采取新的信号调制方式,传统信号接收及调解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导航系统的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的BPSK双通道信号捕获及调解技术,同时设计基于新方法的嵌入式导航系统。通过对GALILEO E1实时信号的测试,表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欧盟交通委员会2003年3月决定建设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这项重大工程在新一代的全球导航服务中开辟出一个卫星导航、定位、授时、通讯的新纪元——建立一个独立的、完全民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授时广泛应用于涉及到公路、铁路、空运、海运、环保、渔业、农业、石油勘探、时间同步服务、建筑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5,(8):40-42
随着导航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将导航、位置服务应用于船舶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应用导航、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船舶行驶效率,方便海运出行,对于特殊船舶的监管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实现的船载多制式综合导航终端兼容GSM/GPRS、WCDMA、北斗卫星、海事卫星并具有导航服务、位置监控服务和行驶数据采集记录服务。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7,(5)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北斗技术呈现出应用范围扩大、功能不断增多、针对性不断增强的趋势。物联网、E航海、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为航标信息化加入了新的元素,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融入到航标新技术中去,成为航标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阐述了北斗卫星技术和航标信息化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受信号遮挡或干扰影响,卫星导航在一些场所应用受限,而伪卫星作为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增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其不足。通过对伪卫星增强卫星定位原理研究,从几何精度因子、接收机干信比着手,分析伪卫星增强卫星定位、抗干扰效果及伪卫星增强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仿真说明,只要通过合理布设伪卫星,可以有效改善卫星导航定位图形结构,提高导航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无人水面艇是能够自主航行的无人水上航行器,在海洋勘探、海上救援和海上运输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海上自主航行的关键是自主航行与导航技术。无人水面艇导航技术主要包括单一导航方式和组合导航方式2类。本文以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及组合导航方式的无人水面艇导航技术为基础,对比不同导航技术的特点,总结无人水面艇导航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2015,(2):64
<正>随着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于2014年8月堆场GPS实时定位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广州港信息化水平再次提高一个层次。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采用《香港怡讯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堆场卫星定位子系统,对全场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调度,让调度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拖车的实际位置及作业状态等信息。港区43台红岩拖车、19台龙门吊、12台正面吊、4台堆高机安装GPS设备,为流动机械调度提供实时数据依据,辅助集装箱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北斗导航与GPS技术在航海定位中的运用方式,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研究主要论述了北斗导航与GPS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了两者运用表现,然后依照技术原理,对两者进行了运用对比,以便科学选择。通过研究,北斗导航与GPS技术均属于卫星定位技术,但技术原理不同,因此在运用成果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各有优劣,故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迎 《航海》2021,(3):37-39
海上定位、导航和授时(PNT)的可靠性是海上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其卫星和陆基技术是国际海事领域内各国重要的技术竞争点.在卫星方面,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已在PNT体系中开始发挥作用,而陆基方面的技术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通过对海上数字广播(NAVDAT)这一未来海事领域中重要技术的拓展研究,提出了一种陆基PNT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8.
船舶计程仪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水压式计程仪、电磁式计程仪到声纳计程仪。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相信全海域、全天候的第四代船舶计程仪不久也将问世。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提供可靠精准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为水上航行舰船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船舶设计通讯》2011,(1):I0003-I0003
2011年6月11日,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上船院在上海签订50000吨级散货船详细设计合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战略规划部高勇军处长、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王峰总经理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20.
学会动态     
《广东造船》2008,(1):94-96
我会举办"广东地区造船焊接与切割技术研讨会"2007年12月26日,我会主办、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协办、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工艺材料学组承办的"广东地区造船焊接与切割技术研讨会"在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召开。来自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荷兰HGG公司、中海工业城安围船厂、中海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