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天的天气比较闷热,车主使用空调的频率还比较高。从炎炎盛夏到初秋时节,车内由于长期使用空调,因此导致车内的空气污染也不断严重。养车族决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
速客  刘唯杰 《轿车情报》2004,(9):100-101
如果在驾驶时经常觉得眼睛醺醺的,呼吸刺激或者头晕,或许此时您正在遭受着车内空气污染的煎熬。车厢,正逐渐成为一个离我们很近,却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区域。烈日炎炎的夏季,我们通常都会习惯性地关闭车窗打开空调,虽然这样可以降低车内温度,让人顿感清新凉爽,但却在不知不觉中使车厢成为一个封闭的环境,长此以往,有害空气得不到适当挥发,对健康势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慧珍 《汽车杂志》2007,(10):I0050-I0051
“快打开空调,所有车门,车窗,Oh,这座垫烫的!”这种经历谁都不陌生吧,最郁闷的是,你还得站在车外等车内降温,顺便享受一下阳光的礼遇。这样的麻烦,你首先想到的是空调,但车内温度越高,降温速度越慢,选一个好的汽车隔热膜也许能让“温度基数”下降不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车内空气污染情况作了相应介绍,对车内主要有害气体的产生原因和危害作了阐述。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车内空气污染,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车内新风系统这一方案,对此方案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安装此方案的车辆数据进行采集,验证了此方案对车内空气污染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明 《汽车维修》2007,(6):39-39
日前,美国生态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有关车内非废气有毒程度的检测报告及一份“10大毒车”的黑名单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车内空气污染问题首次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4,(12):176-17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轿车迅速进入家庭,对有车族而言,轿车堪称生活与工作的第二空间。但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0辆轿车车内空气检测时发现,82%以上车辆存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据权威部门介绍,车内自身的污染源一是来自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类;二是车内积累的污染物,如尘埃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车内有毒气体的主要来源,一是汽车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释放出的有害物质造成的空气污染;二是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有害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8.
在炎热天气。部队驾驶员在遂行任务时,易长时间开空调行车,有时因疲劳还会在停驶的车内密封门窗吹空调睡觉,殊不知,这时另类“车祸”正悄然降临。这就是社会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夏季车内CO中毒事件,已造成数十人死亡,需要我们深刻吸取教训.警防同类事故在部队发生。  相似文献   

9.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4,(29):57-57
汽车通风系统就像吸尘器一样,会吸入受污染的车外空气。为了保护车内乘客的健康,使用空调滤清器彻底净化车内空气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经常驾车外出的旅游者、过敏体质人群和儿童来说更是不可或缺。“为了保持其过滤功能的正常发挥,车主每年或每行驶1.5万公里就应当更换一次空调滤清器。”近日,据德国联邦环境局统计,德国平均每年因颗粒物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达4.7万人。这一结论提醒人们,空气污染可以引发严重的呼吸疾病、心脏病、肺病甚至肺癌。  相似文献   

10.
在炎炎夏日里驾车出行,想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车内空间,正确地使用空调和对空调进行认真的维护也必不可少。车内空调目前有两种形式:恒温式空调和非恒温式空调。恒温式空调可以根据预调的温度自动进行工作,一般用于高档轿车上;而非恒温式空调则需要根据驾驶室内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日历     
《汽车杂志》2012,(3):68-68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判定车内空气污染将有标可依,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以及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规的状况;提出我国应尽快对车内空气质量实施国家强制性法规、政策、标准等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路与汽运》2006,(3):100-100
国家权威室内空气检测机构曾对200余辆轿车进行检测发现,如果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90%的汽车存在车内空气污染,有的甚至甲醛超标在五六倍以上。专家表示,轿车车内空间一般只有2~3m^3,有害气体不易挥发,加之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人长时间处在污浊空气中,极易引发头晕、头痛、恶心。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空调系统在车内空气品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在客车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汽车情报》2008,(8):44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国内首次制定的检测车内空气污染的标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已于3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7.
May 《汽车杂志》2005,(7):176-177
酷夏到来,我们涂防晒霜,戴上墨镜同时.是否也该为爱车准备一下“清凉装备”呢?防爆膜(又称太阳膜)不但可以隔离紫外线,反射红外线,还可以防炫光,配合车内空调,可以让车主彻底享受烈日高温下的清凉驾车!  相似文献   

18.
江山 《当代汽车》2007,(6):76-77
时值七月,在这个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里,车主们对于车内空调的依赖可想而知。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车主反映,空调制冷很不正常,有位车主的经历,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车主刘先生,曾开到汽修店检查空调,修理工用表一测,二话不说,就作出“雪种不够了,要加!”的判断,当时没搞几下就弄好了。刘先生觉得车内还真凉快,效果不错。可是,接下来没两个月,空调的制冷效果就变得很不正常,而且压缩机噪音很大。他很纳闷,后来朋友推荐了一家专修进口车的修理厂,师傅折腾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压缩机干烧磨损,要换!刘先生被告知,上次补充制冷剂时,可能是加了伪劣的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12,(9):304-307
近几年因为全球暖化,无论是南方城市或是北方城市,只要在夏天里将车辆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车内就马上热得受不了。如果这时车内空调不给力.坐车里的人就要“杯具”了。但是大家有去了解过空调不够冷的原因吗?本期我们将简单介绍:冷气是如何产生;什么原因会造成冷气不冷;冷气系统该如何保养。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