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76,(2)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含量测定方法已为众知,但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尚需进一步探讨。为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测定了蚌埠地区121例正常人和122例铅作业工人尿中δ—ALA的含量,并进行了46例一次晨尿和一次午后尿δ—ALA含量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大奎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77,(1)
尿铅及尿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δ-ALA),已被国家列为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但不同地区对正常人尿铅、尿δ-ALA含量的测定结果,报道不尽一致。为了探讨其正常值,以便早期发现职业性铅中毒,做好防治工作,我们于1975年10~11月对我厂104名正常人进行了尿铅、δ-AL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王云超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1,(2)
作者用简易法测定无铅作业接触史的男性工人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浓度。方法:选择无铅作业接触史的健康男性工人为对象,取其10时~15时任何时间的少量尿,立即用试纸检查尿中糖、蛋白、尿胆素元,同时测尿比重。舍去异常尿。尿样置冰箱(-20℃)中保存。测定时将尿样于37℃下解冻。尿中ALA的测定:取两支具塞比色管A、B,各加尿样1.0毫升,另取1支加ALA标准液(5.0毫克/升),分别向各管加醋酸缓冲液(pH4.6)1.0毫升,然后,向A管及标准管各加乙酰醋酸0.2毫升,用振荡器振荡混合约5秒钟,在沸水浴上加热10分钟生成ALA·吡咯后,冷却。B管不加乙酰醋酸,室温放置,用作空白。再向A、B及标准管各加醋酸乙酯3毫升,用手振摇60次后放置,不易分分层时用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醋酸乙酯层2毫 相似文献
4.
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δ-ALA)是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中间产物,即它在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的作用下生成合成血红素的中间体卟咀原。当过量的铅离子进入人体后,能抑制酶的活性,阻碍卟胆原的生成,而使δ-ALA在体内的含量增高,并经肾排出,故尿中δ-ALA含量增高。近些年来国内外推荐δ-ALA作铅中毒诊断指标,国家在铅中毒诊断指标中规定尿中δ-ALA含量不超过6.0毫克/升。但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见到无论接铅工人以及大多数铅中毒病例其尿中δ-ALA含量均明显低于这一数值。我们考虑可能是地区性差异所造成,因此我科于1979年6~7月间调查了201例正常人的尿中δ-ALA含量,推算本地区尿中δ-ALA含量的正常范围,为本地区开展铅中毒防治工作所用。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74,(2)
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δ-ALA):是噗啉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过量的铅蓄积在体内,能抑制δ-ALA脱水酶的活性,阻碍ALA合成血红蛋白的中间体——噗胆原(P.B.G),以致血中ALA聚积,致使尿中δ-ALA含量增高。许多资料(1)(2)(3)都认为:尿中δ-ALA含量增高是铅中毒时最早出现的变化,共含量的多寡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最相一致,且和其他化验检查的相关最为密切。关于ALA的测定方法,Mauzerall氏和Granick氏在1956年介绍了离子交换双色谱柱法(TWO ion-exchange Columus)。Davis Williams,(6)和Sun在mauzerall法 相似文献
6.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筒称ALA)测定,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导,多数认为可作为铅中毒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而且测定比较灵敏,现已正式列入国家诊断标准。国内对尿中ALA含量正常值上限已有不少报导,但限于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对象选择、测定、统计等方法有所不同,其结果各有差异。为了探讨和确立我地区正常人尿中ALA正常值,为今后铅中毒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于七八年五月也对吉林地区铁路系统102例正常人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测定对象及方法选择居住吉林市一年以上,年龄22-56岁,无铅作业史,近期未服任何药物,身体健康的列车段、车辆段、配件厂等单位工人共102例作为测定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随机采取一次晨尿,进行尿中ALA测定。 相似文献
7.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74,(2)
铅是一种古老的金属,人类使用铅及其化合物的历史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在现代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铅的应用极为广泛,共需要量与日俱增。铅的毒性,在我国宋代宋慈的《洗宛录》(公元1247年)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公元1593年)已早有较详细的记载,比西方的Hippocrares氏早了几百年。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对防治铅中毒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铅中毒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铅中毒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石墨炉法原子吸收温度的控制与选择对测定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曾能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35(6):306-307
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选择是用好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关键所在。笔者通过反复实践与长期摸索,结合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横向石墨管)的实际,适当改变铅测定时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净化温度的控制与保持时间,铅测定的准确率由87.5%提高到98.4%,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77,(1)
在1975年我们对从事锰作业的电焊工、炼钢工进行了职业性锰中毒的普查工作,曾对从事锰作业工龄10年以上为主的工人进行了一次性的尿锰和粪测定,以观察从不同途径排锰情况及探讨其对锰中毒的诊断价值。尿锰共做了146人份,粪锰共做了121人份,其中包括根据临床检查需要做的但工龄不足10年的有尿锰13人份,粪锰11人份。本文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