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矽肺的发生发展与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浓度的大小及其石英含量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呈平行关系。即接尘浓度×接尘时间×石英含量=接触石英剂量(毫克·年)呈平行关系;与相应的肺内石英沉积量多少和沉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矽肺病变程度(即X线小阴影密集度)又与后者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通过研究接触粉尘中的石英剂量——反应关系推算粉尘容许浓度和预测矽肺的发生发展,为防止矽尘危害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方法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煤尘及其炉灰尘对电业工人呼吸道的影响与危害程度,作者在对接尘者进行劳动卫生调查的同时,采用滤膜防尘口罩监测了粉尘对呼吸道的负荷量,并用以比较两种粉尘的性质和评价危害程度。某热电厂是一个中型火力发电厂,有接触煤粉尘工人155人,炉膛机械维修接触炉灰尘工人22人。为防治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促进电业发展,特作全面劳动卫生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接触羽绒粉尘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X 线表现及机体免疫状态和遗传毒理学方面对羽尘的职业危害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尘工人主要出现了咳嗽(占20%)、咳痰(占16.7%)、气短(占10%)、胸闷和胸痛(占10%)等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检出有皮肤过敏者占10%.在IgG、IgM、IgA指标及微核率方面接尘工人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铁路列车大都挂有一节邮政车厢,有四名押运员担负着邮件的押送、分拣和传递工作。关于邮政车厢內作业工人的接尘情况,国內尚未见报道。据苏联资料,邮政车厢空气中粉尘浓度波动在5.5~50mg/m~3,大连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在对邮政车厢押运员的体检中曾发现X线片的改变。为探索其粉尘的职业接触情况,并对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对大连至哈尔滨间的413次直客列车邮政车厢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工业性氟病的诊断主要是以骨骼的X线改变和尿氟含量的增高作为诊断依据。但近年来一些报道认为发氟含量的高低可作为氟吸收的有用指标,且较尿氟的可靠性要大。为探讨发氟含量在工业性氟病诊断指标中的价值,我们先后对接触不同浓度氟的铝厂和磷肥矿的部分工人以及不接触氟的健康成人发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6.
53例尘肺(含45例晚发性尘肺)进行了X线分析,初步看出,大多数患者病情轻、稳定,晋级缓慢,感染结核后并未恶化,逐渐愈合而钙化;少数患者病变进展较快、融合、恶化,最后死亡,这与进入肺内矽尘量有直接关系。病例X线大都为矽尘所致结节征象,但多数患者病情发展较慢,大结节不多,粗网多于细网,肺门淋巴结环形钙化与粉尘中游离二氧硅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我分局地处鄂西北,濒临汉水中段。自1970年分局成立以来,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部分职工曾参加过丰沙、石太、宝略、宝成、成渝、贵昆、川黔、成昆、焦柳等线铁路的隧道施工任务,业已证明矽尘对机体的危害是进行性的。长期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虽然脱离了粉尘环境,但是潜在性损害刺激仍然有继续进展到矽肺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加强矽肺病人的诊治管理工作,我们将分散在现场几十个单位的曾接触粉尘而现在已脱离接触多年的100名工人,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荧光缩影在国内对矽肺、肺结核的筛检开展已近20余年,为了正确估计其诊断价值,提高X线诊断水平,兹将本组10760例接尘隧道工人荧光缩影片的X线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应用捷克Chirana厂,SERIOMETAI110mm胸部X射线摄影机组装的荧光缩影体检车,深入我局各单位进行拍片筛检。该机与东德蔡司RK100型照像机配套。旋转阳极有效焦点为2×2mm。所拍摄的100×100mm图象较70mm胶片上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昆明铁路分局配件厂铸造、精工车间测定各接尘岗位粉尘浓度的平均超标倍数和游离SiO_2含量。同时对接尘工人跟班工时记录,将接尘动作和工作时间分类。计算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进行粉尘作业分级。并对分级过程提出简化。为职业卫生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九三六年Doig和Mclauhlin(1)发表了电焊工肺部X线所见以来,有关电焊工尘肺已有许多报导。电焊工尘肺的病因是由氧化铁粉尘为主而引起的,这一点国内外学者无异议,但争论的焦点是氧化铁粉尘对人体有害还是无害,多数学者认为电焊工尘肺是良性的。一九六五年佐野辰雄(2)报导了两例电焊工尘肺的剖检和两例病灶切除病例的病理检查,证实了肺内粉尘主要为氧化铁,四例都检出了少量锰尘,但未发现矽尘,在后期可以引起肺泡壁和间质纤维化,可以形成胶元结节,据此作者认为电焊工尘肺不是良性的。解放后,国内对电焊工尘肺的报导不多,沈阳市卫生防疫站(3)报导了对某油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X线体层扫描术,发现两例患尘肺者,接触煤尘仅4和7年后,即发生了肺部的团块性纤维化,并清楚地显示了团块性纤维化的范围及大块中心的钙化程度。虽然接触粉尘产生肺部团块性纤维化的机理是很复杂的,但通常认为是发生在广泛性单纯性尘肺的基础上,并使肺实质血管发生扭曲,其范围达2/1或更多。本文报道的两例,其范围分别为2/2和3/3。英国和德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接触煤尘35年的矿工中,只有不到4%的人会发生肺部团块性纤维化。而本次报道的两名患者接尘几年即发生了该变化。所以不难推断,他们曾接触了高浓度的煤尘。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车辆工厂生产性粉尘种类繁多。如矽尘43.8%、金属性粉尘12.5%、混合性粉尘12.5%、木材粉尘10.4%、水泥粉尘6.3%、其他粉尘4.1%等。矽尘对接尘职工(简称为接尘工)的危害是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能否在早期石棉沉着症中确定胸膜和肺实质的疾患。以及应用CT对曾与石棉尘接触的病人中能否得到更多资料。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工业尘肺检查,使X线发现得以相互补充。早期石棉肺一直被认为难以诊断。如众所周知,用力性呼吸困难及气体转移因子受损时,常规X线片上沒有任何改变。尸检所见胸膜钙化斑证实:X线所见仅及大约15%。很显然,一种早期的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叫矽肺? 矽肺是一种以肺纤维化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由于这种病是吸入了含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又叫矽尘)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叫它为矽肺。二、人为什么会得矽肺? 人们在含有矽尘的作业场所工作,不断地将矽尘吸入肺内,时间长了,吸入的矽尘多了,慢慢地就会引起矽肺。是不是每个人在有矽尘的场所工作都会得上矽肺呢?不是的,一个人会不会得矽肺最主要的是看他接触矽尘工作的长短,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浓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导坑法施工掘进作业各工序、掘进循环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接尘量和离掘进面不同距离各工序粉尘分散度。调查持续近一年,共测定5次,每次连续3d。结果显示:平均掘进循环周期为536.11min,每循环接尘时间为429.74min,每工班8h接尘时间384.76min;TWA9.22mg/m3,工班接尘量为73.77mg·h;各产尘工序以打眼时粉尘颗粒径最大,离掘进面距离越远粉尘粒径越小;而炮后则以离掘进面16m处粒径最大;各工序粉尘分散度以粒径<5μm的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证实铝尘可致肺纤维化,但也见铝尘无害的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铝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上海铝加工工业中的有关车间作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48名工龄在10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调查内容及方法铝尘车间劳动卫生调查包括生产工艺过程,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及元素成分分析。粉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重量法,由于所得浓度值呈偏态分布,统计处理用几何均数表示。  相似文献   

17.
对施工隧道粉尘采用滤膜粉尘采样器与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同步测定,通过计算求得转换系数K值。结果表明,采样位置距发尘源距离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对K值有较大影响,粉尘浓度与K值间呈线性相关。这种影响是由于粉尘颗粒中位径变化而引起的。发尘源非连续发尘时不但引起粉尘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中位径改变。由此提示,由K值乘相对质量浓度换算质量浓度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铁道部、北京铁路局新检修工艺的高质量、高标准生产工艺要求,2002年以来,我段唐山货车检修车间共增添新的工装设备86台,新增尘、毒污染源27处(点),检修工艺线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原有几台轴流风机已远不能满足通风除尘需要,主要尘毒作业点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室外排放浓度也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经研制成功检修工艺线智能排尘净化系统,不仅实现了大功率通风系统智能化节能控制,也有效降低了粉尘浓度,室内作业点烟尘平均浓度及室外排放烟尘颗粒物平均浓度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洛阳机务段三门峡西整燃车间烤砂房作业环境矽尘浓度检测,对烤砂房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依据GB/T5748—85《生产性粉尘测试方法》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烤砂房作业环境中矽尘质量浓度低于国标1.5mg/m^3,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车间环境内矽尘净化效率为92.3%,净化系统运行效果较好。结论烤砂粉尘净化系统净化效果较好,符合除尘净化要求,作业环境矽尘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