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对703名铁路职工进行了铜蓝蛋白、粘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三项蛋白的均数测定对比,现初步小结如下: 调查对象及条件:对照组选择无砂尘作业史健康人89例,其中35例拍了胸片无显著变化。接触组为接触矽尘作业职工614例,全部拍胸片体检,由铁道部第二、五工程局矽肺诊断组及二局一处医院放射科会诊,按国家现行标准分别定为0期501例,0~Ⅰ期85例,Ⅰ、Ⅱ期19例(不合并结核,也未经任何治疗)。一、铜蓝蛋白变化 (一)方法及结果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介绍之“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测定方法——常量法”。利用铜蓝蛋白能氧化对苯二胺盐酸盐产生紫色反应,在波长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脱离粉尘作业的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血清铜兰蛋白(SCP)、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共收集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47例,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SCP、Ig对矽肺和矽肺结核的鉴别无临床价值;SCP、IgM不宜作为矽肺早期诊断指标,但可作为动态观察指标及了解肺纤维化病变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正逐年增加,有机汞、铅、镉和氟化物与某些地区的公害问题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尿中金属排泄量正常值范围并与职业接触的工人作比较,有一定意义。作者测定了东京近郊20~60岁不从事镉、铅、汞和氟作业的男性健康人,他们尿中镉,铅、汞和氟排浅量的正常值。镉作了374个样品,铅作了368个样品,汞作了355个样品,氟作了374个样品。此外,还测定了60名汞作业工人的尿汞和130名铅作业工人的尿铅。  相似文献   

4.
肝血流图(RHG)又称肝电阻图、肝电阻抗容积描记图。是阻抗容积描记的一种客观的无损伤性检查技术,反映肝脏循环功能状态的指标。为判断肝脏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应先了解健康人的肝血流图的波型及有关参数的正常值。为此,对吉林地区351例健康成人进行了肝血流图测定,结果如  相似文献   

5.
两种血清铜兰蛋白测定方法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应用对苯二胺比色法(Sunderman^'改良法)与联大茴香胺比色法(Schosinsky^'测定法)同步测定矽肺患者血清铜兰蛋白的对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基本平行一致,符合率81.9%,联大茴香胺比色法更为简便,且基质与反应物稳定,且基质与反应物稳定,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用青蒿治疗矽肺23例2年,其主要症状改善明显,X线胸片稳定,肺血流图流入容积速度提高显著,血清铜蓝蛋白及羟脯氨酸较疗前下降明显。认为该药在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方面是有效的,并具有不良反应少,口服方便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筒称ALA)测定,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导,多数认为可作为铅中毒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而且测定比较灵敏,现已正式列入国家诊断标准。国内对尿中ALA含量正常值上限已有不少报导,但限于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对象选择、测定、统计等方法有所不同,其结果各有差异。为了探讨和确立我地区正常人尿中ALA正常值,为今后铅中毒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于七八年五月也对吉林地区铁路系统102例正常人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测定对象及方法选择居住吉林市一年以上,年龄22-56岁,无铅作业史,近期未服任何药物,身体健康的列车段、车辆段、配件厂等单位工人共102例作为测定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随机采取一次晨尿,进行尿中ALA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钙促排灵在驱镉过程中,对尿中锌、铜的排出,血清锌、铜浓度以及尿碱性磷酸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一次肌肉注射钙促排灵0.5g后, 尿中锌、铜的排出量分别增加到注射前的5.79倍和2.15倍;肌肉注射该药0.5g/天三个疗程,血清锌、铜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别不显著;三种尿酶活性,在治疗期间和停止用药后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钙促排灵[CaNa_3·DTPA,简称CaDTPA(下同)]对多种放射性核素和金属具有促排作用,它的驱铅效果优于EDTA、Na-DMS、ZnDTPA。但该药在排出有毒金属的同时,也排出体内必需微量金属而引起络合综合症,在大剂量时可引起动物肾脏损害。为此,我们在试用此药对长期接镉人群进行驱镉治疗试验的过程中,观察了它对尿中锌、铜排出,血清锌、铜浓度以及反映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一尿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全面评价该药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此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汽车废气主要成份——CO、NO_2、甲醛和己烷的混合物对人体嗅觉刺激和大脑皮层生物电位改变的研究。作者首先对28名年龄17~48岁的健康人测定了上术单一气体的嗅觉阈(C O 除外),其结果:NO_2—0.2mg/M~3,甲醛—0.073mg/M~3,已烷为115 mg/M~3。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23名14~48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实验观察上术气体的混合物的嗅觉阈,结果表明:NO_2、甲醛和已烷混合气体的总合浓度指数(总合浓度指数为混合气中各气体分别以其阈浓度除所研究浓度之值的总和)为1.06时,是大多数受试者的嗅觉阈,这表明被研究物质的臭味是完全相加的。作者并进一步利用闪光刺激作为功能负荷的脑电描记法,对 CO、NO_2、甲醛和己烷单一气体和它们的混合气体在五名受试者身上  相似文献   

10.
微核测试法为一种简易、快速而敏感的测定染色体损伤的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1982年,薛开先等报道了末梢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其正常值为1‰。我们按薛开先等报道的方法,测定了长期居住在齐齐哈尔铁路地区的122名健康人的微核率,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国正常人群的指端触觉—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正常值范围进行探讨后,现把在振动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从事手臂振动作业工人的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的检查结果与正常界限值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便更加清楚地表明手臂振动对人体末稍神经的损伤程度。同时,进一步说明运用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仪对人体指端触觉进行定量测试在振动病研究及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地区居民饮食习惯和有关因素有所差别,常可影响发汞正常值。在不同地区应测定一批发汞正常值,对开展本地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居住石家庄市区三年以上,非接触汞作业的居民,近期未服过含汞药物的健康成人为对象,共计324人(男172人,女152人)。男性采自两发鬓及后脑理发下来的头发作为发样;女性采自两耳及脑后剪下的发梢部分。将头发剪碎、混匀、脱脂及去灰尘,充分洗净,再用酒精、乙醚浸泡,  相似文献   

13.
为及时准确地诊断信号设备故障,探索了运用微机监测诊断信号设备故障的一些方法,即根据信号设备运用中的实时参数、动作曲线、日报表等有关信息,观察参数和波形图的变化趋势,比较正常值与非正常值的关系,以正确判断运用中的信号设备是否发生故障,从而达到控制故障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木文通过铁路干线运行的三类主型机车现职男性乘务员2111名4222只眼的5m 远视力(单、双(?))、1m 中视力(单、双眼)状态受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指出年龄是影响乘务员中心视力的主要因素,远、中视力明显衰退的年龄阈值分别为45岁和40岁,并对年龄阈值前后两组的正常值进行了探讨,结合乘务员视作业环境和行车事故的调查,提出了修订铁路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职业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   

15.
调查243名在航空站附近居住,工龄10年以上,年龄30~59岁的健康人。分两组,A组由120名航空机械基地的维修技工组成,露天机场工作时航空噪声强度为92~116分贝,超过容许强度(85分贝),约一半时间在辅助车间工作,噪声强度为70~85分贝。并受场强为40~1500微瓦/厘米~2的微波作用,工人无防护设施。B组(117人)为附近修理厂的技工及修理工,工作时航空噪声及车间噪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人体尿酚正常值及其价值,我们对石油、化工企业较集中,接苯作业多,大气污染较严重的锦西进行一次调查,现报道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地区:我们选择了城市主导风向和苯的主要污染源的上风或侧风侧的居民区,并适当考虑丘陵、平原、沿海,又远离工业企业排污河道及其地下水污染的清洁地区为本次调查区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工人接触铅、汞、锰职业危害的组胺代谢。共调查了177人,年龄为23~57岁,其中没有任何临床中毒症状的占30%,其它则有血管营养障碍的表现。同时还研究了对照组的组胺代谢。观察指标有血中组胺的含量,组氨酸脱羧酶(ГДК)的活性,组胺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的结合态组胺(ГПИ)率。调查结果表明:接触铅达5年者,血中游离组胺的含量显著增加(0.039±0.0043微克/毫升),血清中组氨酸脱羧酶被激活(P<0.001),组胺酶活性被抑制(P>0.02),同时血清中结合态组胺的活性也被抑制。作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明血中胺的蓄积机理。6~10年工龄组中全部指标与上述变化相类似。工龄10年以上者组胺的含量、催  相似文献   

18.
慢性四乙基铅中毒的诊断问题,国家尚未正式公布诊断标准,国内有的单位报导,全血胆碱脂酶活性值可作为慢性四乙基铅汽油中毒诊断之参考,为了探索全血胆碱脂酶活性值对慢性四乙基铅汽油中毒的诊断参考价值,我们对部分健康人和接触四乙基铅汽油作业工人,进行了全血胆碱脂酶活性值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整理如下: 一、测定对象 1. 某汽车和机械修理厂部分工人,行政人员和本站卫生人员,身体健康(无心、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疾病),无四乙基铅汽油接触史,年龄18~50岁,共122人,作为正常值测定对象。 2. 上述两个修理厂接触四乙基铅汽油作业工人作为接触者测定对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对接铍者的指标性价值,及其对机体敛损害的临床、预后的意义。 465名接触铍健康人SACE平均活性为32.6±  相似文献   

20.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