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在物体的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变化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便发生共振现象,此时物体的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将这一物理学共振原理应用到机动车上,就是当机动车或零部件达到一定的转速(或振动频率)时,将产生共振现象并使零件遭受破坏。这种造成零件破坏时的转速称为“危险转速”,危险转速的大小与零部件的长度、截面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是否均衡有关系。 为了减少零件共振,必须设法提高其  相似文献   

2.
通过某中型卡车的市场反馈发现:该车型使用过程中,在特定车速下会发生驾驶室异常振动。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与道路行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了该车型在特定车速下发生振动的原因。当车速在40 km/h左右时,车轮产生的摇振频率与整车的固有频率相接近,产生了共振。为消除振动现象,可通过调整整车的转动惯量等方法降低整车的振动频率,避免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3.
曲轴扭振减震器的功能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往复式内燃机由于其轴系是弹性系统,在运转中当干扰力矩的频率和轴系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即会发生扭转共振。扭转共振的危害极其严重。加装减震器是吸收振动最直接的方法。本文就减震器的功能、结构、特性及测试方法作了初步说明。  相似文献   

4.
低入口城市客车骨架结构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程序采用空间梁单元和薄壳单元,对某低入口城市客车车身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当发动机在怠速工况时,它的振动频率接近于客车车身骨架的固有频率,易发生共振,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自卸汽车底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振动问题,进行了道路行驶试验研究。测量了典型部位的振动加速度信息,并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得到了自卸汽车底盘的振动特性,找出了导致该自卸汽车底盘产生异常振动的原因。当车速为60 km/h或65 km/h时,车轮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激励或路面不平引起的激励频率接近了该自卸汽车底盘车架的1阶、2阶固有频率,车架产生共振,使自卸汽车底盘发生异常的横向抖动。为消除或减少该自卸汽车底盘异常振动现象,应控制各车轮不平衡质量,或改进车架结构,使车架结构的固有频率远离车轮的激振频率。  相似文献   

6.
当振源的激振频率与客车蒙皮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将激发蒙皮细胞共振并辐射噪声。本文从理论上和试验上研究客车蒙皮的固有频率,对抑制车身振动和降低车内,外噪声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某款发动机罩板的结构强度和固有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该发动机罩板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静力学分析和约束模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它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但是由于它的低阶固有频率偏低,与发动机激励频率接近,因此发动机罩板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在后续改进设计中应采取减振措施,尽量减小发动机罩板的振动。  相似文献   

8.
黎宏 《汽车运用》2008,(6):40-42
前轮摇摆故障产生的原因 前轮摇摆是一个复杂的振动问题,当外界干扰力的频率与汽车转向轮或某一部件自由振动频率接近或相同时,前轮就会发生强烈的共振现象,这就形成了前轮摇摆。其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制造及维修工艺有关外,还与前轮定位参数失常、转向机构松旷、前轮不平衡及其它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钻探中,经常发生钻杆共振引发的埋钻、废孔等事故。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几种不同孔深时钻杆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结合计算公式得出了XY-44钻机工作的临界转速。通过调整转速改变对钻杆的激励频率与钻杆的固有频率不一致,从而减少因扭转振动而产生的共振。减少钻杆折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转向块(锚固端)间的体外预应力索可能产生独立于梁的振动,若其频率与梁的固有频率接近,就可能发生共振。当频率相近时,改变梁的截面特性或体外索的正常使用应力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而通过改变体外索的约束长度来改变其固有频率,在经济、效果及可行性方面,都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法。体外索的无侧向支承的自由长度不应过大,根据常见桥梁频率和我国钢绞线的使用情况,体外索可控制在12m之内,这样桥梁和体外索的自振频率就相互错开,也就避免了共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5,(7)
为了分析组合滑动边界下悬浮隧道锚索在均匀流作用时涡激振动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锚索的涡激振动方程并用伽辽金法对其进行简化,运用Lyapunov指数法判别了锚索涡激振动的稳定性,同时分析了锚索弯曲刚度、跨度、均匀流速和涡激频率对锚索涡激振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均匀流速和锚索跨度的增加,锚索逐渐从稳定的状态转变到不稳定的状态;涡激振动下锚索是否会失稳不仅取决于均匀流速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涡激频率和锚索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当涡激频率与锚索一阶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锚索最容易失稳。  相似文献   

12.
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效率高,噪声小,能耗低,可靠性高,动力平衡性好,操作维修方便,广泛应用于电力、化纤、轻工业等行业,它是利用转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改变气体在不同区间的压力,实现气体的压缩。阴阳转子的固有频率与激励的频率相近时可能产生机械共振,机械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还会使得转子之间出现疲劳破坏,因此研究转子的固有频率对有效避免共振现象,保证机构运动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某牵引车后桥桥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后桥桥壳的所有固有频率均在318.22Hz以上,远大于路面激励频率,故路面不平不会引起后桥桥壳共振;对比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道路试验结果可知,该后桥主、从齿啮合自激会引起桥壳共振,进而会在共振频率范围产生异常结构噪声。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菜轻型货车排气总管在发动机怠速情况下的振动,利用MSC/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怠速下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与该排气总管的固有频率发生耦合,引起了共振。针对实际生产情况,通过改进发动机与排气总管的连接方式改变了排气总管的固有频率,降低了振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西江特大桥平台钢管桩涡激振动的产生机理及解决对策。西江为季节性河流,汛期来临时湍急的洪水使平台钢管桩处于持续不断的流动及尾涡作用之下,当钢管桩后漩涡脱落的频率和钢管桩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将引起钢管桩的涡激共振,当此共振与结构发生"锁频"时就会造成结构破坏。在理论上简单介绍了涡激响应的数学模型。针对西江特大桥平台钢管桩实际发生的涡激振动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应用于实际,经检验达到了消除共振的效果;并对来年洪水冲击可能产生的涡激振动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云良 《摩托车技术》1996,(10):16-18,20
摩托车整车振动激振力随车速度变化而突变,这对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整机寿命都带来负作用;当发动机产生的激振力特别是z方向的振动与车架的第二阶固有频率吻合时,便会引发共振,造成摩托车整机的振动剧烈;通过对摩托车用车架进行动态分析,找出解决摩托车振动激振力突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大车架的刚度。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跨度公路斜拉桥—生口桥实桥振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生口桥实桥振动试验及其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振动模态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实测结构对数阻尼系数满足本州-四国《抗风载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即箱形梁的对数阻尼系数≥0.02。当梁振动频率与单根拉索固有频率相接近时,该拉索将产生大幅值振动,只有将拉索阻尼设置成大于梁体知身的阻尼值时,才能起到结构整体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SRV发动机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SC.Nastran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发动机罩的自由模态,得到了其各阶振动频率和振型.与路面激励频率、发动机激励频率、白车身固有频率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共振的频率,并提出了以壳单元厚度为变量、1阶和3阶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系统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的频率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发动机罩前3阶固有频率能有效地避开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9.
1 8×4车简化模型 某型8×4载货车在以65km/h匀速行使时,经常出现剧烈的整车共振问题.而整车共振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整车的共振频率与某一外界激励的频率达到一致时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天窗共振异响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激励是产生振动噪声的一种重要声源。建立汽车天窗与框架总成的单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应变能理论找到汽车天窗的应变能集中区域,通过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优化汽车天窗框架横梁的横截面,调整中部横梁1的截面尺寸,将天窗固有频率与整车怠速产生的激振频率的差值优化至2 Hz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