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事故多发点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事故多发点判别模型,并给出了其算法,根据中国交通流的特点,开发了事故多发点数据库,使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能够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国内外现有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方法的基拙上,通过对我国312国道某路段事故交通状况和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此路段的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方法—累计频率法,并在实际应用中从综合考虑各种交通安全评价因素的角度出发,基于当量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应用实例中,详细论述了改进后的应用原理和步骤,对比分析了前后两种不同的鉴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后鉴别出的事故多发位置更为准确,而且考虑了事故多发位置道路改造的经济性,在我国项目级事故多发位呈的鉴别中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312国道陕西蓝小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312国道蓝小公路事故多发的现状,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了项目级(即一条道路)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当量事故累计频率曲线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统计信息,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选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现场勘察,从道路结构、交通条件、道路线形、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理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具体的单因素分析,再结合典型路段,依据事故多发的实际道路情况进行全面的多因素分析,最后针对事故多发原因从工程措施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车-路耦合角度客观、直接地识别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开发了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与车-路耦合模型,提出了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通过小附着系数路面动力学仿真试验和弯道制动动力学仿真试验进行验证。采用闭环控制方法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依据道路的特性,选择表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曲线识别事故多发路段。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要考虑道路因素导致事故多发时,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与依据交警部门事故统计信息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一致,因此,此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6.
事故多发点的合理处治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事故多发点的处治效果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处治方法的合理性。介绍了各个事故多发点的处治情况,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处治后事故发生状况,系统地介绍了处治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并对这些多发点的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道路黑点识别与改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道路黑点识别方法、黑点成因及改善措施,总结了国内外经验,提出质量控制法识别路网中事故多发道路,经验一鉴别指数法识别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以及确定黑点改善优先排序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道路黑点准确,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预警机制,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地理视角特点,综合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方法,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分析模型。首先明确被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的内涵和层次结构,针对交通系统的点、线、面不同层次确立基本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常规统计法、矩阵分析法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法等构建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形式,最后对某地9条道路的事故多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道路4为事故多发道路,道路3具有最高的事故次数和当量事故次数,道路5具有最高的事故率,经综合评价,确定事故多发道路为道路3、4、5,因此,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进行多层面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行车和路线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周水子北桥事故多发原因和减少事故的方法,目的在于为尽量减少此桥及与其类似状况桥梁的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DENCLUE聚类算法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对DENCLUE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定义及计算步骤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该算法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可行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事故多发点鉴别法方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的避免对排查位置进行事先划分,实现任意长度聚类;同时,在事故数据小样本的情况下,能充分凸显道路沿线的危险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事故多发点鉴别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