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高速铁路动车组主断路器转换阀的射流噪声非常高,严重影响了旅客的乘坐舒适性,因此有必要研究有效的降噪措施。[方法]进行了转换阀射流噪声的现场试验,测得其噪声高达96 dB,且呈现明显的间歇性与脉冲性。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建立了转换阀射流噪声仿真数学模型,选取四种不同形状的喷口,计算得到了这四种喷口的流场速度云图。将射流流场计算结果导入LMS.Virtual.Lab软件,采用声学边界元方法模拟计算这四种喷口的射流声场,并将计算得到的四种喷口1/3倍频程频谱的模拟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选取了既有的四种工业消声器,以及研发的新型结构复合材料消声器,对转换阀的降噪效果进行测试。[结果及结论]转换阀因断开主断路器而产生射流噪声。转换阀射流噪声与排气口形状密切相关,射流噪声为中高频噪声。五种消声器均能显著降低转换阀射流噪声,新型结构复合材料消声器的降噪效果最好,其降噪量可达20 dB。  相似文献   

2.
介绍HXD3D型机车真空断路器的功能、结构和动作原理,针对HXD3D型机车真空断路器转换阀漏风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彻底消除真空断路器转换阀漏风故障。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在铁道部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论述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的优越性,阐述铁道部调度指挥系统中二三维一体化GIS的平台选型、系统功能、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仿真环境下的系统效果,验证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SS4改型机车换端时93重联转换阀位置错误所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93阀上加装一套辅助电联锁的解决措施,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机车车辆用液压制动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在原有制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新一代液压制动装置。这种由油泵、蓄压器、高速电磁阀、电液转换阀等部件组成的系统,通过使用数字控制、传感器反馈控制等高新技术,使系统大为简化,零部件数量大幅度减少,系统总质量比电空制动系统减少了2/3,蓄压时间缩短了9/10,对制动和缓解指令的响应时间分别缩短了约2/3和6/7倍。  相似文献   

6.
关键 《中国铁路》1996,(7):18-19,22
介绍了内燃机车上装备的JZ-7型空气制动机在运用和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设一个小闸作用阀、风压开关及封闭自阀客、货转换阀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SS4改进型电力机车重联转换阀改自动转换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S4改进型电力机车乘务员在换端(节)操纵时,必须分别在A、B节制动柜内手动转换重联阀的主-补转换阀而出现误转换或漏转换,引起机车制动系统故障的现象,研制了一套自动转换装置,通过电空联合控制来实现换端(节)操作时重联阀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某地铁列车制动系统在各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基于AMESim仿真软件,根据空电转换阀、紧急阀、空重车阀、中继阀、单元制动器、制动管路和风源系统等的各项参数搭建了制动系统模型。以典型工况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制动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系统结构参数优化和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地铁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智慧地铁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即基于客流智能监控的车站客流压力分级技术和基于客流压力分级技术的大客流管控策略。分析了智慧地铁下的车站大客流管控需求和思路,介绍了车站客流压力分级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可为地铁运营管理者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各类大客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机车压力传感器的故障现象,为适应新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防水型机车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思路,从硬件设计、试验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防水型机车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并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采用TRMS/DC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头部电压、尾部电压及尾部输入电压的真有效值精确测量,对轨道电路的故障安全监测和日常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TB/T2360—93《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C3中平稳性指标W和加权加速度Aw的换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从平稳性指标W和加权加速度有效值Aw定义分析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平稳性指标W和加权加速度Aw不能相互换算,W和Aw没有相关性,需分别通过计算获得。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交叉策略的差分进化(DE,Differential Evolution)算法,研究城轨列车节能优化的速度曲线生成。该算法以起点到目标停车点的距离和工况状态值作为个体基因,基于改进交叉策略,结合工况转换原则,对变异后的个体基因进行有效化处理。建立末速度、停车位置误差、运行时间和牵引能耗的评价模型,在满足安全运行和舒适度要求下生成最优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速度曲线。经数据仿真测试,牵引能耗为28.8 kw·h。生成的速度曲线,在准时到达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节能优化运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列车气动试验数据可视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列车气动试验数据可视化的必要性,介绍标量场、矢量场这两类实验数据可视化算法,着重讨论基于流线型列车外形的曲面域散乱数据场可视化方法。采用四边形网格划分算法将散乱数据场网格化,应用坐标转换法将曲面域转换为平面域进行插值计算,在计算坐标系中等距扫描插值再映射到实际坐标系中对应点,克服了在实际坐标系中等距扫描插值算法是否收敛等缺陷。据此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思想编制了试验数据可视化系统。用C 语言描述了程序中类的定义,给出可视化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启停频繁的运行特点,从降低牵引能耗的角度出发,应用"四阶段"最优运行策略,得到各个阶段牵引能耗的计算公式。以牵引距离为自变量,将运行距离和线路条件等作为约束条件,设计了单列车站间牵引能耗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牵引能耗值和运行时间误差的权重和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牵引距离,从而得到各个阶段的运行距离,达到定时节能的目的。通过限制最大加速度值达到同时降低牵引能耗值和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通过算例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与实测值相比,定时节能优化情况下可节能22.45%;兼顾舒适度情况下,可节能21.99%。从仿真图可以看出,优化结果减少了工况转换次数,曲线更平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2/C3等级转换的相关规范、RBC和ATP设备C2/C3级间转换时的处理过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C2/C3级间转换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建设现状的不足出发,结合板式无砟轨道的应用现状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说明装配式减振轨道自动铺装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需求。阐述装配式减振轨道自动铺装的测量控制方法,给出测量控制所需的坐标转换算法,说明自动铺装测量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指出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改变人工现浇轨道结构的现状,能大大提高轨道工程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提高减振质量,减少人工,缩短工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骆焱  乔神路 《铁道勘察》2020,(3):142-146
北京新机场线是时速16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较于普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列车轴重大、速度高、通过地段复杂多样等特点,有必要对其道岔系统进行专门研究。研究的重点为道岔平面线型、结构构造、轨下基础及工电结合部等几个方面。研究结果:采用60AT2尖轨并设置轨底坡或轨顶坡,提高了列车经过岔区时的平稳性和旅客的乘座舒适度;采用镶嵌翼轨式合金钢组合辙叉提高了辙叉使用寿命,减小了养护维修量;采用不同刚度的板下弹性垫层,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岔区的刚度均匀化及整体低刚度化,有效降低了岔区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9.
为方便铁路养护维修,实现设备与病害在地图中的定位,以甘泉铁路管养修信息系统开发为例,探讨了里程与坐标相互转换的方法。主要阐述了里程点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和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转换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转换精度较高,适用于铁路养护维修中设备与病害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实例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规范,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对轨道交通桥梁抗震设计进行研究。结论为:减小结构体系刚度和加大能量输出是降低结构地震动响应的有效方法。通过控制结构尺寸、设置塑性铰和减隔震支座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结构体系刚度;通过设置防震挡块,高阻尼支座等能够加大能量输出。实际震害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计算无法得到结构响应的精确值,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征难以把握。根据桥梁破坏机理,通过概念设计才是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