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上海市制订《上海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了12个风貌区内的历史风貌保护道路144条,其中64条为一类保护道路,其余为二、三、四类保护道路。根据《若干意见》的规定,将来对于重点保护道路,风貌的保护将比道路交通更加优先考虑。对于风貌保护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将从原规划拓宽的宽度调整为历史宽度;或者保持历史宽度不变。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公路交通现代化的涵义,确定了12个评价指标及其现代化目标值。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运用到2007年上海市公路交通现代化评价,计算得到其实现度为51.30%。最后提出了上海市公路现代化建设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路》1985,(2)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选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原因之一,就是它在经济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人们说:洛杉矶有许多名字,既叫“天使之城”,又名“科技之城”;既称“汽车轮上的城市”又称“烟雾之城”。洛杉矶现有面积464平方英里。单是它的一个郊区圣费尔南多,就能装下整个芝加哥。这里地广,城市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十分分散,因而公路和汽车十分发达。全城现  相似文献   

4.
乡村公路建设的大BOT融资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  王松江 《公路》2006,(11):93-96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乡村公路受到了国家的日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公路发展的状况还仅仅停留在“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谁负担”的单一融资模式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从探索新型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公路建设融资方式入手,以转嫁政府风险、高效利用政策性投资、实现多渠道融资及道路建设、资源开发并举为目的,着重介绍了大BOT项目方式在乡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虞振清 《上海公路》2023,(3):197-200+222
为推动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促进上海公路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并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研究编制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绿色公路技术标准》。从规范定位、编制思路、规范特点三个方面,阐述了该规范的研究框架。该规范的编制,将更好地支撑和规范上海绿色公路的建设及管养,对推动公路行业绿色发展、加快转型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2)
为达到保护海南省旅游资源及保护区环境、有效降低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污染水平、缓解道路修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目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海南省绿色公路建设内涵,提出基于PSR模型和目标分解的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了包括5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55项三级指标在内的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采用序关系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分值计算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海南省万洋高速公路某标段土建工程建设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施工建议。本文提出的海南省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对推广绿色公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公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管养好已建成的乡村公路,保证国家投入公路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明确乡村公路的养护主体,完善乡村公路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筹集和使用机制,以促进乡村公路养护质量的提高,为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公路》1991,(11)
上海市公路处重视、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四川、山西等地依靠群众实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政策修筑公路的经验,结合上海市郊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于1983年7月,在松江县进行试点,1984年建成了第一条长11公里的乡村公路,接通了沪松干线公路,沟通了城乡关系,使单一封闭的农村经济迅速转变为农、工、商综合型经济,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此,该处制订了《上海市郊乡村公路建设及管理试行办法》,于1985年起推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市规划建成区不断向郊区扩大,原有的二级公路很多转变为过境和集散功能兼具的城镇化道路。现收集了2017年上海市33条典型二级公路的历史事故数据和路段基础设施数据,对事故率进行了负二项分布拟合,拟合通过了K-S检验,以事故率为初始因变量,道路基础设施属性为变量,构建二级公路事故预测模型。将事故率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作为最终因变量,构建事故风险等级预测模型。该模型训练集预测整体准确率为90.3%,测试集预测准确率为89.3%。通过模型结果对上海市二级公路事故致因进行分析,发现:路面宽度、人非隔离形式、机非隔离形式、接入口密度和机非分隔带开口密度对事故风险有显著的影响,应作为设计和管理中的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保要求,从生态保护、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监督管理等四个要素方面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评分标准。根据不同单位职责,针对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考核对象,分别提出了生态环保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各考核对象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提出了综合评分法。同时,提出了生态环保监督考核管理程序,以及有效推进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保监督考核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亟需进行安全改善.事故多发段鉴别是进行交通安全改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分析了城郊公路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事故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事故多发段.对上海市某城郊公路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市区与郊区过渡段是城郊公路安全问题最为严重的路段.  相似文献   

12.
依托浙江省嘉善县城西大道风貌整治提升工程的实际案例,探索了公路本底条件的完善方法、道路空间风貌品质的提升措施、场地文化的赋予策略,提出了公路改城市道路的理论方法与设计要点,为后续相关项目和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城市郊区公路路况差,好路率低的状况,河南省交通厅公路局最近召开了城市郊区公路养护会议,专门讨论研究加强城市郊区公路养护问题。参加会议的各市公路段主管养护的段长和技术业务人员。会议认真总结、检查了城市郊区公路养护工作情况,参观了郑州市的郊区公路。  相似文献   

14.
李强明  席欧  戈权民  衷平  杨柳  张帆 《公路》2022,67(3):327-335
基于国家及江苏省对绿色公路的定义和实施要求,通过深入分析江苏省绿色公路内涵、技术应用体系、管理要求和发展目标,研究构建出了适应于江苏省各个建设时期、各个等级标准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约束性基础项和推荐性加分项指标,在评判江苏省既有公路项目总体绿色水平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给江苏省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指引出改进方向,将进一步促进江苏省整体绿色公路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公路是农民出行的必径之路,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现结合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审计实践,提出在乡村公路绩效审计中应关注项目的计划编制、工程项目管理、日常养护、路政管理几个方面。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审计目标与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结合、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的结合,以及灵活运用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以期从审计的角度推动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完善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长革 《北京公路》2003,(5):2-3,28
本文以平谷区近两年来的公路建设情况为例,介绍了多渠道引资加快郊区公路建设的新模式,并同时阐述了郊区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乡村公路桥梁是国家路网的支节点,具有数目众多,养护任务艰巨,养护资金有限等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考虑乡村公路桥梁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桥梁养护决策模型,本文以蓟县部分乡村公路桥梁工程为例,对养护决策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和应用,并对其决策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郊区公路的通行压力不断加大。本文对市管郊区公路交通运行状况及拥堵点段进行摸查,分析了郊区公路拥堵原因,并分析梳理了交通拥堵治理措施,为郊区公路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朱洁  陈长  孙立军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52-155,158
养护是建设的延续,良好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巨大浪费,构建公路养护管理指标体系,可以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分析了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后,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人到和谐管理中,提出了公路养护和谐管理的概念,并根据公路养护和谐管理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和谐主题指导下的基于过程、结果、可持续性、环保、利益相关者的公路养护管理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结合深圳市某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具体情况,在和谐主题的指导下从过程、结果、可持续性、环保和利益相关者五个方面出发建立了该管理部门养护管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乡村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与分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改善道路状况、巩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解决我国现行农村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与分工呈现出的诸多弊端.该文以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及养护成本为出发点,分析乡村公路养护工作特点,对照不同养护模式的养护费用得出控制策略;同时,对乡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内容进行剖析和归类.基于乡村公路的政府投资职能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乡村公路养护机构与分工的新思路,为当前乡村公路养护方式的选择和机构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