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挂汽车又称汽车列车,是指一辆汽车(货车或牵引车)与一辆或一辆以上挂车的组合。载货汽车和牵引汽车为汽车列车的驱动车节,简称主车,而被主车牵引的从动车节称为挂车。  相似文献   

2.
正中置轴货车列车?很多人听到这个说法有些蒙圈,这到底是全挂车还是半挂车?传说中的货车列车是货车和牵引杆挂车或中置轴挂车的组合。也就是说它包括全挂列车和中置轴货车列车。所以它不是全挂车也不是半挂车,它是一种独立的挂车类型。新版GB1589落地后,中置轴车辆在国内正式合法化。随着治超力度的不断加大,业内几乎将关注点集中在  相似文献   

3.
主挂连接装置作为中置轴汽车列车重要的连接部件,其结构参数及强度对中置轴汽车列车主挂的匹配及安全性影响巨大,文章通过主挂匹配分析确定了中置轴挂车牵引杆深入量、主挂货箱间距、外形尺寸、轴距、牵引座安装高度、货箱尺寸等相关参数,同时对自制的牵引座连接装置、牵引杆及牵引杆连接支架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及CAE分析校核,对后期不同类型中置轴汽车列车连接装置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挂车轮转向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挂车转向装置分为轴转向和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两种形式。由于轮转向装置转向角度小,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般较少应用。便全挂车采用轮转向装置可降低车厢地板高度,且其机动性较轴转向全挂列车好,推导了轮转向传动连杆机构的解析关系式及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物流拖挂运输的发展,汽车半挂列车也发展很快,它具有装载质量大、转弯灵活,燃油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半挂车牵引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向前和向后、横向摇摆力矩、垂直方向和向上等多种载荷作用,工况比较复杂.半挂车与牵引车连接全是靠牵引销及牵引装置了(也称牵引鞍座总成),它与主车牵引座相连接,还承受所有牵引力,是半挂、全挂车中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金属标准零部件. 1 挂车牵引装置的功用和类型 挂车牵引装置的功用:一是联接;二是牵引;三是支承.对半挂汽车列车来说,牵引装置还须承受半挂车的部分质量,并传递给牵引车.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双挂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横向稳定性分析,在分析国外多挂汽车列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以及各种主动控制策略对多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与中国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相比,针对多挂汽车列车增加了后部放大系数(RWA)和轨迹偏移量(Off-tracking)2种横向稳定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横摆运动和侧向运动的双挂汽车列车动力学模型,仿真阶跃响应下各个车辆单元侧向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向-横摆相轨迹、侧向加速度以及铰接角的变化,并分别计算以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为基准的RWA值,将计算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牵引车和一挂车的侧向速度最大值分别为1.15,0.89m·s~(-1)时,对应拖台和二挂车的侧向速度最大值分别为2.81,1.31m·s~(-1),证明其为双挂汽车列车发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对应的RWA值分别为1.14和1.54可知,以侧向加速度为基准的RWA值更能反映车辆的后部放大状态;由牵引车与一挂车之间的铰接角为5.9°,拖台与二挂车之间的铰接角为9.6°,而一挂车与拖台之间的铰接角恢复到0可知,一挂车与拖台的链接形式比第5轮式的铰接形式更稳定,且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间更短;研究结果可为双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挂车轮胎,是指用于半挂车或全挂车上的轮胎,挂车与半挂牵引车或全挂牵引车组成汽车列车;轮胎的非正常损耗,是指轮胎未能行驶到额定里程就报废的损耗。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大气污染压力的增大,提高货运车辆的运输效率,减少机动车使用频次成为道路货运车辆研究的重要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20~30年代开始研究中置轴货运挂车的应用,因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效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物流运输的发展需要,急需寻找一种更加灵活的列车形式,既解决运输车辆的大容积需求问题,又能满足甩挂运输的需要。而中置轴挂车可以与货运汽车组合,也可以与半挂汽车列车组合,形成  相似文献   

9.
张立  孙骏  高逾 《汽车科技》2010,(2):36-39
以某型全挂汽车列车为研究对象,分别安装牵引车及挂车两套制动防抱死系统,并建立相关协调模块使两套系统协调工作。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未安装及安装ABS系统的全挂汽车列车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直线制动仿真。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证明协调模块使得两套ABS系统顺利工作,挂车与牵引车制动强度相协调,显著提高了列车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瑞典斯堪尼亚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们的讲述整理,供参考。一、影响制动力大小的因素汽车列车运输时,需主车与挂车都能制动,并要求主车的制动力与主车总重协调,挂车的制动力与挂车总重协调。为此,必须考虑主、挂车制动力的匹配问题。在制动气压相近的条件下,影响主、挂车制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制动缸的尺寸如斯堪尼亚LT—110型汽车前轴制动缸的型号为24″,即表示前轴制动气室皮碗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弯道行驶稳定性差的问题.运用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半挂汽车列车整车模型,通过对比稳态转向特性试验和制动效能试验的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与实车的一致性.分析了弯道行驶工况下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折叠角和转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挂车轴偏角的方向与半挂汽车列车的转向一致时,半挂汽车列车折叠角增大,有利于半挂汽车列车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一辆一汽生产的2011年新款解放J6半挂牵引车,开启转向灯时,主车转向灯闪烁正常,而挂车转向灯不亮,开危险信号灯时故障依旧。驾驶员反映:在别的维修站更换一个新闪光器,故障也没有排除。故障诊断与排除笔者到车前仔细观察,此车为一辆还没有上路的新车,刚刚做了新箱,挂车的每一侧各安装了5个腰灯,灯泡为2412型,后尾转向灯为中级灯泡2409型。该车和别的车没什么两样。笔者开启转向灯,主车闪烁正常,挂车转向灯不亮。用试灯测试挂车插头,试灯闪烁正常,将挂  相似文献   

13.
半挂牵引车在道路上行驶,驾驶员对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车辆由向前行驶到完全停止这一过程容易产生挂车侧滑、甩尾和主车扭头、回头的情况,造成车辆失控事故。基于半挂牵引车在行驶过程中采取制动措施后存在的上述现象,分析挂车发生侧滑、甩尾和主车发生扭头、回头的原因,指出半挂牵引车的牵引鞍(座)活动连接存在的潜在性安全隐患,并提出增设车辆防止回头装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法规下我国半挂牵引车动力匹配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挂牵引车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方便等特点,适应未来高速物流运输的发展形势。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物流运输业迅猛发展,对牵引车的需求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图1是近几年牵引车需求量及对2010年的需求预测。据统计,2005 年1-4月,我国半挂牵引车生产2万9 112辆,比2004年同期增长12.18%,是载货车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活力的车型之一。半挂牵引汽车列车一般是4轴(主车2轴,挂车2轴)及以上的车辆,是大宗、高速、长途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这就要求与其匹配的发动机要具有大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列车在公路交通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公路货运量流通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输方式,贴合当代发展需求。随着汽车列车使用需求日益增长,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因而提高汽车列车的运输效率及安全性,保证汽车列车长远发展势在必行。现基于一种双杆式全挂汽车列车提出主动转向控制研究方法,使车辆进行弯道行驶时,在主动转向装置和主动转向控制方法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挂车对牵引车的转向运动进行主动跟随。文章建立连接装置、电液控制部分以及全挂车模型,仿真结果证明该转向系统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号半挂牵引车在行驶途中与挂车的干涉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导致干涉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相关国家法规标准解读,确定了影响甩挂运输主挂匹配的主要因素,运用DMU技术建立半挂车运动包络模型并进行半挂牵引车与挂车的运动仿真。提出优化牵引车底盘结构从而解决牵引车与挂车干涉问题的措施,并在实车上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胡宁  胡佳 《专用汽车》1998,(1):9-11
针对半挂式轿车运输列车的结构特点,讨论了此类车型轮胎磨损的诸多因素,主要有主、挂车的尺寸参数不合理,半挂车的质心位置过高,轴载过大和挂车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误差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提出基于滑移率优化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建立关于各轴滑移率加权和的目标函数,考虑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估计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基于扩展Kalman滤波法实时估计各轴的纵向力,实时比较牵引车与挂车的纵向力来调整目标函数权重,以各轴滑移率最小为目标优化分配牵引车前轴、后轴和挂车车轴之间的制动力;并通过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对优化分配方案进行验证,测试干燥与湿滑路面附着情况及直线与弯道路况下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不同制动工况下能显著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析全挂汽车列制动时由于轮胎受侧向干扰力影响列车制动时的稳定性,首先建立全挂列车动时的力学模型,应力分析力学理论建立运行微分方程,然后应用运动稳定性理论研究影响汽车全挂列车制动时制定性的内在因素,为设计和使用全挂列车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我国现行的汽车分类新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道路车辆划分为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3个类别,挂车又分为牵引杆挂车(在老标准中被定义为全挂车)、半挂车和中置轴挂车.本文中,将牵引杆挂车简称为全挂车,目的仅在于简练易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