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针对电驱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I)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分析了电驱系统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分析了电驱系统的技术前景,从电机类型、控制策略、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AI的方法和建议。通过两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两种电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台测试,验证了系统性能和优势。文章还分析了基于AI的电驱系统的政策环境和标准制定,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AI在未来电驱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某折叠式叉车的铰接式车架进行了静态强度分析。利用UG NX3.0软件建立了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UG结构分析模块得出了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危险工况下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出现位置和原因,验证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树华 《隧道建设》2012,32(1):11-18
针对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中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等磨损大的问题,提出和实施了预防磨损和提高耐磨性的几方面措施,提出和应用了适用于成都砂、卵石地层的刀具,并特别强调了滚刀在成都砂卵石地层中使用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延长了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磨损和消耗,减少了在砂卵石地层中的修理和更换刀具次数,顺利达到长距离掘进和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项目的理念和目标,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控制管理制度和办法,陕西省201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和投资控制的指导意见》,对于加强和规范高速公路从工可、设计、施工到交(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投资造价控制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细化了项目投资管理,降低了工程造价,提升了工程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FSC赛车智能仪表是反映赛车技术水平的内容之一。基于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无线传输的赛车智能仪表,开发了智能仪表硬件控制器和软件程序,并进行了智能仪表功能调试和性能调试,完成了智能仪表的实车性能测试和功能评价。经过一系列试验和测试,智能仪表工作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汪茵 《时代汽车》2023,(24):178-180
本文主要讨论了汽车发动机异常敲击声现象的分析与判断。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概念和定义。接着从发动机敲击声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了汽车发动机异常敲击声的可能原因,包括燃油系统的问题和发动机内部机械部件的问题。在判断方法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发动机异常敲击声的表现形式和监测仪器的应用,以及人工检查的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措施方面,作者分别列出了轻微敲击声、严重敲击声和不同部位异常敲击声的处理方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汽车发动机维护与预防异常敲击声的重要性,以及发动机敲击声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和危害。最后,文章总结了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综合了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汽车发动机异常敲击声现象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区空心薄壁高墩的构造与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睿  叶燎原  周亦唐 《公路》2007,(11):46-50
对空心高墩的构造和受力特点进行了总结。对桥墩的静动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和研华PCI-1710HG数据采集卡,开发了一套管道流量和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并描述了该系统的结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实现了对管道流量和压力参数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存储,为实时监测管道的泄漏提供了基础,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管道泄漏监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郝文广 《公路》2013,(5):55-58
针对临近立交桥的地铁施工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得到了盾构施工地铁和立交桥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通过对地铁施工引起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行分析,在地铁施工中提出了加固建议,结果表明,由于根据模拟分析对结构进行了合理评估,同时采取了合理的加固措施,保证了地铁施工中立交桥的安全,可为临近立交桥的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并可为相似的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壁后注浆是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特点,分析壁后注浆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壁后注浆研究论文的分布特征、研究机构、科研群体及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分析,综述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研究现状,探讨其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传统岩土工程研究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在论文质量与数量方面,该领域研究成果依然不多,且高等院校的优势明显;3)国家基金的资助对盾构壁后注浆研究的促进作用巨大;4)壁后注浆研究现状中,对浆液材料研究较多,注浆参数控制和浆液扩散机制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对注浆效果评估的研究依旧不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5种具有不同抗滑性能的AC—13沥青混凝土,成型室内车辙板并测试其BPN与TD,铺筑现场道面并测试BPN、TD与μ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起μ值的预估公式;通过2条道面的抗滑性能数据验证预估公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μ值的预估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现场实测BPN、TD值计算比用室内车辙试件测得的值计算的μ值与现场实测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源的分析,总结出6个主要的风险因素:降雨、边坡形态、地下水、地质构造、风化作用和振动作用,并得到了6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将6个风险因素分别划分为5个模糊等级,建立因素集。把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建立为5个等级的评价集,运用Karwowski隶属度函数推导得到各风险因素对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的评价矩阵,分别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基于风险评价矩阵得到风险等级大小。依托广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对其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到该边坡工程风险等级大小,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钢箱梁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钢箱梁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出现的病害现象,分析钢箱梁桥面铺装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介绍广东省虎门大桥、汕头宕石大桥和肇庆马房大桥3座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的设计与施工,分析该3座大桥的铺装层病害和产生病害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在施工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讨论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的使用效果,对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斜交桥梁桥台锥坡为锥坡的一般形式展开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坡脚椭圆曲线的解析计算,推导得出坡脚曲线各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取值进行讨论,详细说明了锥坡和坡脚曲线的各种形式;进而推导了斜交锥坡的体积、护坡体积、表面积和基础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了斜交锥坡的设计和施工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当桥台的两侧锥坡坡脚曲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桥台一侧锥坡的坡脚曲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的锥坡精确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对DCT降档过程的扭矩相、惯性相动力学特性,连续降多档时的拨叉同步过程,降档过程评价指标和进入动力降档的门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驾驶输入制定了动力降档、无动力降档和连续降多档3种典型降档工况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该降档控制策略在各工况下都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轻型客车NVH特性的刚弹耦合、声固耦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介绍整车刚弹耦合模型和车室结构与空腔声固耦合模型建模理论的基础上,以某轻型客车为例进行仿真计算,探讨了刚弹耦合、声固耦合一体化研究在汽车NVH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5种稀释系数(DF)的计算方法,基于定容稀释采样系统得到了某车用柴油机稳态测试循环的5组典型工况试验数据,计算分析了各工况的稀释系数,比较分析了4种基于污染物浓度的DF与基于流量的DFFlow差异及对CO2、HC校正结果与计算油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DF计算方法得到不同的DF结果;CO2气体示踪法的DF与DF...  相似文献   

19.
车用增压器浮动轴承外间隙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试车用增压器动态特性的方法及测试系统。辨识了增压器转子振动信号谱图中各个主要成分的物理意义,分析了浮动轴承的动态特性即特频及其变化规律,确认了浮动轴承外间隙对转子振动有很大的附加影响。根据特频与基频变化情况,选择具有不同外间隙的浮动轴承进行试验,找出了降低浮动轴承外间隙对转子振动附加影响的途径,进而提出了确定浮动轴承质量,外间隙设计和选择润滑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2):240-245
为实现深圳地铁1,3号线老街站通过2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对1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