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交通信息,以河北省公路交通电子地图平台为例,对高速公路公众出行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技术原则、总体原则、支撑体系架构、理想中的系统功能、后台运营管理、后台处理部分进行介绍,有益于推动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是一项投资巨大且技术要求很高的整体工程,它是高速公路系统最主要的技术要点。只有保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合理化,高速公路的正常管理工作才能进行下去,高速公路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技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意义、机制、原则、思想和创新办法。  相似文献   

3.
从如何减少雷击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虑,介绍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高速公路综合防雷的原则,以及对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防雷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雷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防雷原则和具体措施,强调了系统性防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少英 《广东交通》2010,(5):38-38
经省政府同意,省物价局与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出通知,自2010年10月1日零时起,对行驶广东省境内高速公路并使用粤通卡成功缴纳通行费的车辆,实行车辆通行费九八折优惠。优惠金额在系统后台结算时予以返还,试行期两年。  相似文献   

6.
蒋岚 《交通标准化》2011,(10):146-148
通过对邢衡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设计,阐述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技术要点,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原太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防雷系统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特点和防雷原则。提出了原太高速公路防雷设计方案和收费系统防雷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综合布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蒋岚 《交通标准化》2011,(13):95-97
通过邢衡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和收费系统设计实践,阐述通信系统和收费系统的设置原则、技术要点,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是通信系统布设的基础,而通信系统又是监控、收费、隧道监控、消防、供配电等机电系统的传输基础,因此通信管道工程是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甚至整个高速公路的核心链[1]。此外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可提供给电信、国防以及其他信息产业相关部门或沿线企事业单位租用[2],从而为高速公路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介绍了高速公路中通信管道的设计和应用,着重对管道材料、管道设置原则和管道路由以及铺设施工方法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现金管道传输系统,通过对唐津高速丰南西主线站的管道传输系统分析,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设计目标和原则,对其系统构成和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大家更好了解现金管道传输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交通影响评价是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对周边路网交通影响的一种评价方式,是目前我国解决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系统间矛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以绵阳市富临东方广场为研究背景,通过调查及采用四阶段法预测目标年背景交通量与项目生成量,做出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最后提出对策以减小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事故背景因素的概念,建立了背景因素量化指标体系及其采集数据项;并提出了构建背景因素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建立了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模式的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便把握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背景原因,提炼安全对策,为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与缓解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结合南京市当前的交通现状,对南京市交通拥堵的"双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采取增加交通供给的方式来缓解南京市交通拥堵,同时,也应加强对交通需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基于视频的交通检测系统中,运动车辆的正确检测是关键,目前采用的典型方法是背景差分法。为了得到较理想的背景图像,利用基于动态信息窗口的自适应背景更新算法,解决了背景的复杂性问题,提高了对多车道上运动车辆检测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低碳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背景下,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城市短距离出行、与公交无缝换乘以及休闲旅游方面作用显著,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各个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以泰州市为例,对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中等城市的适用范围及交通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中等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一般策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现行交通量调查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准确、有效地获取区间交通量信息,特研发了"移动式区间交通量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此系统由前端和后台两部分组成:前端负责车辆信息的获取,后台负责数据的分析并形成报表。前端设备由蓄电池供电,受环境制约因素少,可以大规模的使用。本套系统还适用于超速监控、智能卡口、OD调查等场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给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交通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交通大数据给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变革.为了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的内涵,分析交通大数据的产生背景,提出了交通大数据的“6V”特征,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基本类型.面对交通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安全、网络通信、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思路.对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混合模型的意义.最后,讨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游客的特殊需求,结合潜在游客意向偏好调查,建立了考虑背景交通以及场馆吸引度的世博园区客流活动仿真模型,包括各个场馆的活动发生模型、活动分布模型、方式选择模型以及交通分配模型.在此基础上,以VISUM仿真软件为平台,结合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技术开发了基于VISUM的世博园区客流集散方案评价的决策支持系统.最后以世博园区游客总量波动示例验证了客流集散方案评价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技术与方法,针对交通网自身及其地理背景要素,结合实验(应用:MapInfo平台和成都市区域的相关数据、信息),重点对交通网的主要空间(图形)特征分析、交通网地理背景信息分析以及分析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和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GIS的交通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具有及时、高效、准确和集成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模拟中的相关原理,以实际传感器的性能参数为背景,可生成供交通信息融合算法使用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仿真数据。结合这些数据,相关神经网络训练和仿真结果表明:交通信息融合方法对于提高异类传感器的速度检测是有效的.同时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信息获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