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贸易     
南亚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力量 据世界银行预测,南亚地区在今后25年将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南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占1%,本地区间的贸易只占其总贸易的4%,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部)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增长的影响 世界经济专家们认为尽管最近在亚洲发生地区性货币和股票风波,在未来10年亚洲仍将占据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沿。经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海运咨询公司一份报告称,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到2005年将达到3.06亿—3.35亿TEU之间。亚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呈现最强劲的增长。1995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42亿TEU。 一、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据上述报告称,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到2000年将增长57%达到2.22亿TEU,到2005年则至少增长116%。到201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至少增长176%,达到3.91亿—4.65亿TEU。在1995—2000年之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每年增长9%。在2000—2005年之间,平均每年增长7—9%,在2005—2010年之间,平均每年增长5—7%。比较乐观的预测是在贸易自由化发展、经合组织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的进  相似文献   

3.
进入1997年以来,世界经济贸易总体上看好,集装箱海运需求旺盛,但由于前几年造成的运力过剩继续存在,班轮公司之间互相压价竞争,国际集装箱运市场仍未走出自96年以来的不景气,并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贸易回顾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1997年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在96年增长4%的基础之上,97年的经济增长率将提高到4.4%,同期世界贸易将增长8.4%。 目前,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  相似文献   

4.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1998年外贸货运市场回顾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一些国家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甚至引发政治危机,并且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1998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幅度将仅在4%至5%之间,远远低于1997年10%的增长幅度。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同样面临极大困难。1998年1—1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865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下降0.2%,其中出口1639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国际国内经济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0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5.2%。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表《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全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6%。  相似文献   

7.
日出东方     
有预测认为,2013年中国、印度和越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2012年.这给航运业带来了希望,让不少人认为主要东西航线将再次成为拉动贸易增长的发动机. 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5%,印度经济将增长5.4%,而越南经济有望增长6%.  相似文献   

8.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及西方经济开始复苏,由此带动国际贸易及海上集装箱运量的进一步发展。1994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为3.7%,预计95~97年略有升高,但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其中美国在94年实现4.1%的调整发展后,近几年可能略有回落,但有望在高于3%的水平上增长。亚洲作为“世界工厂”、“消费中心”和“发展火车头”将成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1994年亚洲经济增长高达8.6%,估计95~97年还会维持7%以上的调整增长,而其中以中国发展速度最快,将保持两位数水平增长。 经济的发展以及成品及半成品进出口  相似文献   

9.
英国智库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预测,尽管世界经济在2021年受到供应链危机和迅速蔓延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影响,但全球经济仍有望在2022年增长约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9%,海运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亚洲开发银行下调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至5.3%,低于先前预测的5.4...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回顾1996年,无论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均有所放缓。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计,199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不会超过1995年的2.4%。其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开始降温,非洲经济出现起色,拉丁美洲国家则尚未摆脱墨西哥金融危机的阴影。 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下,1996的中国经济仍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在这一年内,中国经济已安全实现“软着陆”,并步入良  相似文献   

11.
港口信息     
据韩国釜山地方海洋水产厅统计,今年1-10月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比96年增长了10.1%,达4331598TEU。预计,97年全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将首次超过500万TEU,达到510万TEU。96年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为4684000TEU,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运输     
1997年的泛大西洋、跨太平洋及欧/亚航线贸易量平均增长lO%。据预测,1998年东西向贸易航线运量增长速度将比1997年有所放缓,估计在5%至10%。 根据已经公布的有关数据分析,尽管东南亚地区经济不稳定,但1998年亚洲区域内运量不会大幅下降。而随着大量的大型集装箱船的完工,1998年船舶吨位预计将增长15%左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平静地过去,世界经济在2001年将表现如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所以为焦点,主要是2001年的变数太复杂,人们的预测分歧太大。到底世界经济在明年有什么变化?谁也拿不准,现在,笔者只能将其做一综述。 乐观派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2001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增长。理由如下,200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了近20年来的顶峰,预计世界经济将增长4.1%。只是由于油价上涨的原因,2001年的经济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白水 《海运情报》2004,(7):11-11
2002.年底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但亚洲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货量增长率达20%,大大超过分析人士预测的6%。到2003年底和2004年初,美国经济经历着据说是近20年来最为景气的时刻,但太平洋东行货量的增长却差强人意。据美国PIERS的统计数据,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货量在2003年第三季度比2002年同期仅增长3.4%。尽管2003年前9个月的总体增长率达9.5%,远洋班轮公司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0,(6):75-75
据专家预测:2002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体年平均增长1.7%,亚洲从2000年到2030年的一次能源需求年增幅将为2.3%、中国将为3.2%。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量的增长率将会处于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6.
航务快讯     
我国外贸总额将突破3000亿美元 据国家信息中心分析预测,95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3030亿美元,将比94年增长28%;全年的外贸顺差达229亿美元左右。 我国外贸出口将减缓 外经贸部部长吴仪日前发表讲话指出,今年后几个月我国外贸出口会减慢。据海关  相似文献   

17.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劳埃德货运买家》(Lloyd's Freight Transport Buyer)报道,由于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目前经济发展势态强劲,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将达到7.9%。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的增长则进一步促使亚洲物流的发展,尤其是亚洲物流业务外包总量的增长,据统计,亚洲的物流业务外包正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95,(12)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郑京平在11月2日至6日召开的企业战略论坛第二届会议上作专题演讲时预测,90年代后5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增长:GDP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7%。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将  相似文献   

19.
一、亚太经济圈与长江航运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韩国7.5%、新加坡8.0%、台湾地区6.5%、香港5.4%、印尼7.0%、马来西亚8.5%、泰国8.5%、菲律宾6.2%、中国大陆9.0%、越南9.6%)。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正以更加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邮船 1.亚洲/北美航线 东行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亚洲进口服装、鞋类和家具家电等比在本国生产更合算。虽然担心2005年的飓风和汽油费大幅上涨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亚洲,北美间的货流增加,供求平衡已经稳定。2006年,由于船舶建造量增加,预计船舶供给比上年增长15%,但美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3.5%,船舶需求增长12%,如考虑到实际的运输能力和美国港口、内陆的拥堵状况,预测今后的供求关系将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