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脾脏巨噬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分离纯化大量人脾脏巨噬细胞 (MΦ)的方法。方法 选取 10例手术切除的脾脏 ,机械研磨法获得脾脏组织细胞混悬液。采用贴壁培养的方法进行MΦ的分离与纯化 ,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 ,明确贴壁培养的合适时间 ,详细记录MΦ分离纯化过程各步骤所需时间。收获的MΦ ,台盼蓝染色判定活力并计数 ,统计出平均每克脾脏组织收获的MΦ数及其纯度。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分离纯化MΦ的形态特征。结果 分析贴壁培养各时间段的细胞纯度及活力 ,确定MΦ培养的合适时间为 2~ 3h。贴壁培养纯化后 ,平均从每克脾脏组织可收获 (0 .2 5± 0 .0 3)× 10 8个MΦ ,纯度为 (90± 5 ) % ,细胞活力≥ 99% ,细胞结构及各种细胞器结构均完整。结论 贴壁培养方法分离纯化人脾脏MΦ是成功可行的 ,收获的MΦ数量大、纯度高、活力好 ,为脾脏MΦ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脾脏巨噬细胞 (M)对门脉高压症 (PHT)脾亢以及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 ,观察PHT脾脏M的数量、分布、超微结构、M内ACP含量以及M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PHT脾内M细胞密度减少 ,M内ACP含量增多 ,M表面伪足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 ,M吞噬破坏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脾脏M在PHT脾亢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PHT脾脏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和正常Wistar京都(Wistar-Kyoto,WKY)大鼠脾脏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16周龄和40周龄雄性SHR和WKY大鼠各8只,监测血压后,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脾脏病理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KY大鼠和SHR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相同周龄WKY大鼠比较,SHR脾脏中央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且40周龄SHR脾脏病变较16周龄严重;相同周龄的SHR与WKY大鼠比较,脾脏中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16周龄WKY大鼠比较,40周龄WKY大鼠脾脏CD3+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40周龄SHR脾脏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的变化趋势同WKY大鼠相一致。结论高血压可引起脾脏病理改变,但其对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能无显著影响,然而随着周龄的增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4.
在观察了强化胎盘因子对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影响的基础上,应用CTLL-2和7TD_1两种细胞株对强化胎盘因子刺激后的小鼠脾脏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胎盘因子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使小鼠脾脏细胞分泌IL-2和IL-6水牛均明显提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蛰虫口服液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建立氢化可的松(HC)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用药3组分别按0.2、0.1、0.05mL/10g体重每天灌胃1次,10d后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脾脏NK细胞活性、脾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和IL-2的能力。结果不同剂量黄芪蛰虫口服液不同程度地提高HC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脾脏NK细胞的活性、脾脏产生抗体能力及IL-2能力的作用。结论黄芪蛰虫口服液具有提高HC免疫抑制小鼠的某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对B细胞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小鼠经OVA免疫后,取其脾脏分离单个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细胞中B细胞群的分布情况;ELISPOT实验检测小鼠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收集小鼠OVA免疫过程中第0、14、28天的血清,ELISA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效价。结果 Fut8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脾脏细胞中所有的B细胞和成熟B细胞的数量下降(P<0.05);Fut8~(-/-)小鼠和Fut8~(+/+)小鼠抗体产生细胞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个和27个,与Fut8~(+/+)小鼠相比,Fut8~(-/-)小鼠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P<0.05);第1次免疫之后Fut8~(-/-)和Fut8~(+/+)小鼠抗-OVA IgG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2 800和1∶51 200,第2次免疫之后,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02 400和1∶409 600,Fut8的缺失导致血清中抗体效价下降(P<0.05)。结论核心岩藻糖基化对B细胞的抗体产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比白髓面积明显增大(P<0.05或P<0.01),至6 d组最大,边缘区增厚(P<0.05或P<0.01),至10 d组最厚;红髓面积减少。②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③TFF3在正常组大鼠脾脏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溃疡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溃疡组白髓中阳性细胞TFF3平均吸光度值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以10 d组增高最为明显;边缘区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 d和6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红髓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6 d和14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④溃疡组边缘区TFF3表达与损伤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甲基苯丙胺急性处理对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急性处理对LPS诱导的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ly,i.p.)生理盐水(NS)或MA(5mg/kg),10min后,再分别i.p.NS和LPS(150μg/kg),予LPS后30min和60min,取脾脏,检测这两个时间点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结果 MA可显著提高LPS诱导的脾脏IL-6和IL-10的表达(P<0.01)。对于脾脏IL-6的水平存在MA+LPS的交互效应(P<0.01),在i.p.LPS 60min后MA+LPS组脾脏IL-6水平较NS+LPS组明显升高(P<0.01)。对于脾脏IL-10的水平也存在MA+LPS的交互效应(P<0.01),在i.p.LPS 30min后MA+LPS组脾脏IL-10水平较NS+LPS组明显升高(P<0.01)。对于TNF-α,在这两个时间点既无显著的MA的主效应,也无MA+LPS的交互效应,MA组较NS组几乎没有差异(P=1.00)。同一组别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发现,无LPS刺激,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在两个时间点无差异;给予LPS刺激,i.p.LPS后60min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较30min显著增高(P<0.01)。结论 MA处理小鼠后短时间内可显著增加LPS诱导的脾脏IL-6和IL-10的表达,但对TNF-α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1985~199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34例并肝脏肿大(占41.98%),5例并脾脏肿大(占6.17%),肝脾大均在病程的极期出现,儿童多见。本文对肝脾肿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这些复杂的特点使得中药从整体到细胞蛋白质水平都很难全面地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研究采用“利用基因芯片建立基因表达差异谱”技术,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对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给药后小鼠脾脏的相关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山羊免疫脾细胞透析液,普通脾细胞透析液及生理盐水,分别注射3组健康同种山羊。实验前、后经颈静脉采血,对3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发现免疫脾细胞和非免疫脾细胞透析液均能显著提高山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P<0.01):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免疫和非免疫脾细胞透析液在提高山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大功率CO_2激光手术刀做半脾切除及脾破裂止血手术。用杂种狗进行实验研究。阻断脾门后,用刀头功率160~200W的激光刀,聚焦切割,焦点外激光束止血。不需向脾动脉注射肾上腺素,同样创面干燥,焦化良好。20例动物全部成活。无术后感染,无继发出血。经一年观察,杀死动物,见脾脏手术切面已有脾包膜形成。所以本研究较保留脾器官其它手术,安全可靠。有可能成功地过渡到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1次和多次给小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以~3H-TdR掺入脾细胞DNA为指标,同时进行全血硒浓度测定,观察了补硒对小鼠体内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与血硒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亚硒酸钠对脾细胞DNA合成呈双相作用,低剂量促进其合成,高剂量则产生毒性抑制作用,毒性作用短暂、可逆,与1次大剂量有关。②多次给硒,最终血硒浓度与毒性作用之间不呈正相关。③补硒的单次剂量和方式影响稳态血硒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用药组,以相似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神阙穴敷以温里健脾药袋;正常组,以常规饲料喂养。30d后,用旋转筒式粘度计,体外血栓形成仪及酶法测定以上实验动物血液的高切变率(200s-1)粘度,低切变率(40s-1)粘度,体外血栓及血清血脂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温里健脾药袋能降低血液粘度(P<0.05);减低体外血栓指数(P<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量(P<0.01).提示温里健脾药袋具有活血化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小鼠骨髓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模型。造模当日开始胃饲生血胶囊水提液 ,每次 0 .1mL/1 0 g体重 ,2次 /d ,连续 9d ,以生血丸为对照。第 1 0天处死动物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 (BMNC)G0 /G1 期细胞百分率 ,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 AP法检测股骨中段骨髓CyclinD3表达水平。结果 生血胶囊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 ,G0 /G1 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 (P <0 .0 1 ) ,而CyclinD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 ,与生血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生血胶囊能提高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骨髓CyclinD3的表达水平 ,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由G0 /G1 期进入增殖期 ,其作用强度与生血丸相当。  相似文献   

16.
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研究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从神经内分泌的角度探索脾虚的细胞免疫学变化本质。方法用100%大黄煎剂灌胃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四君子汤作为反证药物,侧脑室埋管,注射孤啡肽,MTT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足跖增厚法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判定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灌服大黄煎剂后,大鼠逐渐出现腹泻,或伴有脱肛,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懒动,被毛失去光泽,形体消瘦等脾虚症状,而空白对照组(BC组)没有上述症状;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与BC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四君子汤治疗组(DFMD组)和孤啡肽组(OFQ组)大鼠上述脾虚症状及检测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脾虚证大鼠侧脑室注射孤啡肽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