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适用于医院或社区范围内的胎儿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是由多个胎儿心电终端和ZigBee路由节点、一个ZigBee协调器和PC工作站一起组成的庞大的无线监护网络系统,具有实时性、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高抗干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灯控系统布线简单、灵活、维护方便的要求,提出了利用ZigBee技术的无线灯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对基于ZigBee的高速公路隧道灯控系统进行了硬件总体设计,采用ZigBee无线传输模块CC2430,并对其外围电路和接121电路进行设计,系统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并对灯控设备传输报文进行了设计,对系统进行了软件总体设计。根据高速公路隧道的特点,选择基于Cluster·Tree算法的路由作为路由器的路由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桥梁荷载试验检测设备存在的弊端,文中采用一种基于ZigBee技术而研发的桥梁荷载试验检测设备,重点比对了传统仪器与基于ZigBee技术所研发的设备的检测效果,从而验证了新设备具有更准确,更稳定,适应性更广泛的特点,提高荷载试验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ZigBee无线通讯技术的在线传感器检测手段对公司级重点设备进行设备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从而达到设备预知维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特殊车辆在交叉路口的信号灯优先控制为应用场景,研究影响短距离ZigBee车路协同通信的因素。搭建1个基于CC2530芯片的短距离车路通信简易模拟平台,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车速、多普勒频移、天线高度等因素对有效传输距离和掉包率等性能的影响,并建议通过自适应调制和功率控制来应对传输环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车速小于40km/h、接收天线5.5m,传输距离20m时,通信传输掉包率保持在5%以下。因此,基于ZigBee的车路通信系统适合于车速较低的城市公交车辆在交叉路口的信号灯优先控制场景。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布线复杂,安装及维护成本大,覆盖范围有限,对检测人员有潜在的危险。为解决原有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由隧道施工环境检测系统和通风控制系统组成的隧道施工通风控制系统。本系统与传统系统进行可行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对比分析表明,该系统特别是在地质情况复杂的隧道施工中的优越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车辆跟随控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智能车模跟随控制系统。以CC2430无线传感器芯片为核心,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实时采集前车距离,通过ZigBee协议将前车与跟随车组成一个无线网络,进行识别、同步、定位信息的无线传输,并能驱动电机控制模块进行智能跟随和控制,实现汽车的网联化、智能化。基于智能车模进行了跟随与控制测试,结果表明,采集信息传输实时、可靠,跟随控制准确,与预期设计目标相符,对ADAS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工程预研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隧道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灾后救援效率,根据洞内的工作环境,完成了协调器节点、参考节点及定位节点的设计,安装ZigBee节点使无线网络覆盖整个隧道,实现了隧道人员的实时跟踪与定位;通过改进传统质心算法,提出了RSSI值优化的加权质心算法,利用MATLAB仿真试验对质心算法和RSSI值优化的加权质心算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确实提高了洞内作业人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ZigBee技术的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是综合了数据采集、微小信号处理、现代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嵌入式计算机、分散式信息处理等多学科新兴前沿技术,构成了恶劣环境中的数据采集远程监测网络系统.实现对复杂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范围道路状态变化,实时在线进行高精度、动态监测与人工智能专家状态趋势预警,实现无人值守边(滑)坡与软土路基沉降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为我国环境复杂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依据水泥混凝土试件养护室管理智能信息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以CC2530/STM3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数字式工业防护型温湿度传感器SHT21,以现场LCD为显示界面设计的实时多点温湿度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构建和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具有功耗低、可靠性高、拓展性强、模块化、操作安装简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隧道无线健康监测系统环境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隧道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在行车荷载、地质和水文条件变化、材料老化、周围环境施工等共同作用下,隧道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病害。隧道病害具有时间和空间随机特性。介绍采用隧道无线健康监测系统对隧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隧道无线健康监测系统由无线传感器、中继器、基站和用户端组成,采用ZigBee技术实现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无线健康监测技术具有布置灵活、安装方便、便于维护管理等特点。对空旷场地、有遮挡场地和运营隧道等不同场地条件下的无线传感器传输距离和组网能力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中继器与无线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对传输距离有显著影响,隧道内无线传感器的传输距离不低于100m;无线传感器自组网能力强,可以实现相互中继。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是多级多相颗粒性材料,其复杂的颗粒特征、界面效应和迁移行为决定了离析特性、压实效果与力学响应。为了解析沥青混合料的微细观作用机理,为混合料组成优化设计、施工控制及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矿料-沥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将摊铺、压实、服役阶段的沥青混合料分别看作不同状态及迁移自由度的矿料-沥青体系。首先,针对矿料体系的颗粒特性,分析了颗粒几何形态以及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多级矿料复合几何特征表征方法。其次,针对松散态的矿料-沥青体系,梳理了矿料颗粒体系的接触摩擦特性、界面交互作用等细观特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行为评价方法,分析了颗粒迁移行为对离析倾向的影响,并讨论了离析形成机理;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描述了动态压实特性与颗粒的迁移行为,分析了矿料几何特征、矿料-沥青界面效应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从内部颗粒迁移角度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矿料-沥青体系的颗粒迁移行为,并分析了颗粒微迁移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后,将运输摊铺过程的松散态、压实过程中的错动态、服役过程中的成型态...  相似文献   

13.
杨红亮 《桥梁建设》2012,42(1):118-122
为解决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相连地段梁体预制、架设难题,以济晋高速公路工程中桥隧相连地段梁体施工为例,介绍该工程中四里沟大桥和四里沟中桥的梁体预制及架设技术.通过梁体预制及架设方案比较,采用在隧道内预制梁方案,解决了隧道口无场地的问题;采用满堂支架配合人字扒杆架梁方案,并通过合理利用现场地形和资源(隧道弃碴),解决了架桥机无法在隧道口架梁的问题.该梁体预制、架梁施工技术适用于梁片数量少、梁体吨位大,隧道口距桥台尾距离小于10 m,且采用架桥机架梁既困难成本又很高的桥隧相连地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滑移特性及破坏模式,设计3组10个推出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纤维、螺栓直径、螺栓孔径比等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螺栓拉力、破坏模式及荷载-滑移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螺栓直径,可以明显提高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其中Φ22直径螺栓较Φ16,Φ19的螺栓的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83倍、1.39倍;孔径比越小,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越大,极限滑移量明显增加;随着混凝土强度降低,螺栓剪力键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明显降低,滑移量则有所增加;掺入纤维后可以提高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对极限滑移量改善不明显;钢混界面黏结力提高后,剪力键的初始刚度有所增加,承载力和滑移量则明显减少。最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拟合方法提出了钢-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承载力计算公式和荷载-滑移曲线公式,为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昱  刘开云 《隧道建设》2010,30(3):231-234,245
对国内外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以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测项目为应用对象,运用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可视化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模型,实现监测数据的录入与存储操作、多视图可视化查询、时态曲线与空间状态曲线图、回归分析、生成报表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依据隧道设计规范中围岩稳定判断的相关规定,增加围岩稳定分析与预测专家库功能模块,最终开发完成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际,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大型客车上的空调壳(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与顶蒙皮存在干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及排查,对其安装支架焊接过程、空调侧边轨(固定支座)的制做精度、空调壳下边缘出厂时的精度检验、整个空调安装过程、空调与顶蒙皮之间的弹性件尺寸及安装完工后的检测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验证结果表明,能较好地解决客车空调壳与顶蒙皮存在的干涉问题,避免了客车在市场上因磨穿顶蒙皮出现的漏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麻文焱  王巍  闫亚坤 《汽车技术》2007,(3):41-42,46
某汽车公司2001年底投放市场的轿车,在我国海南使用中有个别车的油箱锁紧盖回油管座根部出现裂纹,存在燃油渗漏故障。针对该车的相关零部件(油箱、油管及油箱锁紧盖)进行了测试,结合车辆具体结构和海南的使用条件,通过分析得出了油箱锁紧盖的失效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对改进后的油箱锁紧盖进行的试验测试,证明了对该油箱锁紧盖失效原因的分析是正确的,改进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8.
夏润禾 《隧道建设》2019,39(10):1601-1609
为掌握地铁隧道坍塌事故机理,强化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地铁隧道施工中重点环节、关键工序的风险管控,对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坍塌事故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深化对地铁隧道施工坍塌形成机理的认识,提出预防事故发生必须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安全标准规范为准则,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具体案例对盾构隧道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探究事故原因和违法违规追责行为分析基础上,从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出发,完善地铁施工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地铁施工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分级分类建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地铁隧道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断层破碎带处隧道沿纵向的变形和受力特征,首先基于筒仓理论和地层应力分布特征,考虑断层破碎带的几何特征和围岩特性,建立了断层破碎带内隧道纵向荷载简化计算模型,并利用应力传递原理进行了求解;其次将隧道简化为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地基梁,利用有限差分理论计算了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变形和受力特征。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埋深、破碎带宽度和倾角变化对隧道纵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埋深越大,破碎带内纵向荷载越大,但纵向荷载的增长速率越小,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小;②破碎带宽度越大,纵向荷载整体越大,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大,最大变形位置越接近于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③破碎带倾角越大,纵向荷载越接近于均布,上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附近变形和受力越趋于对称。  相似文献   

20.
钢纤维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主要增强纤维,其在提升UHPC力学性能方面较其他纤维更好。为进一步促进钢纤维对UHPC性能的优化,加速UHPC在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从钢纤维的取向与分布、形状特征、掺量、改性及与其他纤维的混杂等方面出发,对UHPC中钢纤维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结果表明:①关于钢纤维顺向及乱向分布下的力学模型、纤维取向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流变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②关于钢纤维形状-加载速率对基体力学性能的耦合作用、UHPC中不同掺量骨料及其粒径与钢纤维长径比之间的匹配关系及一定纤维掺量和性能前提下,纤维长径比对该性能提升的临界点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关于纤维改性过程中的成本、改性程度控制阈值及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④发展有效、合理的数值方法来预测钢纤维UHPC的断裂行为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⑤钢纤维的研究主要注重于单一因素对不同性能的影响,建议按UHPC工程实际情况、性能需求、现场环境及成本划分权重,开展基于权重的纤维特性及掺量的研究;⑥关于钢-合成纤维混杂后其协同作用的定量描述、高强基体与柔性纤维的匹配问题以及基于多种不同尺度和不同性能耦合的混杂纤维组合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