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欧Ⅴ/Ⅵ排放法规中,利用阿伦纽斯方程式,实现机动车排放控制装置台架耐久试验与道路耐久试验等同的老化效果.本文中基于此方程提出了从耐久试验中的耐久距离转换为耐久时间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算,进一步阐述了标准台架循环与标准道路循环不同耐久方式等效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同时揭示了影响台架老化试验精准度的关键在于温度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汽车行业台架耐久试验方法,从台架耐久失效模式与实车失效模式结合用户具体实际情况,阐述了在提高玻璃升降器全生命周期以及用户主观感受方面,零部件级验证、系统级台架验证、整车级耐久验证都是车辆开发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降低尾气排放,启停技术应势而生。特别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城市路况。启停起动机作为现代汽车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耐久性影响行驶过程中的车辆安全。针对当前汽车启动系统用起动机越来越严格的试验要求,给出了以单片机为控制单元的整车Change of Mind耐久试验方案。该实验能满足整车Change of Mind耐久试验要求,模拟交通拥堵的实车工况,为产品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提高长寿命起动机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控制臂衬套整车耐久路试失效问题,通过分析路谱载荷,以提高衬套抵抗大扭矩变形为目标,重新定义与之相应的试验条件,并对衬套刚度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衬套通过了新试验条件的台架验证,并通过整车耐久路试验证。台架试验和整车耐久路试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路谱载荷重新定义的试验条件合理,衬套经优化设计满足整车耐久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振动测试在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中应用的目的是检测发动机零部件在试验台架的安装条件下振动加速度水平是否正常。根据台架振动测试结果去调整发动机安装,以保证发动机耐久试验过程中在运行较低的振动加速度水平下,不会引起发动机零部件在试验过程中因振动过大而造成的疲劳、磨损、断裂、失效等。本文以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为例介绍仪器和设备、试验工况步骤、评判标准、数据结果分析等,为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提供振动测试数据支持及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如何从时域加速度信号转换成冲击响应谱(SRS)和疲劳损伤谱(FDS)以及冲击响应谱和疲劳损伤谱的应用。以某车型的冷却模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通过冷却模块的路谱采集加速度时域信号转化成PSD控制台架振动耐久试验的方法。在失效模式和疲劳损伤等效的前提下,实现了试车场耐久规范与台架耐久规范的等效关联,且大大缩短了冷却模块台架试验的时间,解决了冷却模块的台架验证难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柴油机可靠性的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可靠性研究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当前柴油机台架可靠性试验的项目,其中重点介绍了交变负荷耐久试验、冷热冲击循环耐久试验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优化试验方法。简单介绍了燃油系统穴蚀耐久试验、三高耐久试验、排放耐久试验等概况,提出了可靠性试验评价准则,展望了柴油机可靠性试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汽车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频域加速理论提出了一种台架加速耐久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台架试验与试车场道路试验的有效关联,能够在台架上复现冷却系统在试车场试验时的失效模式,并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并节省了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9.
何鑫龄  董远明 《时代汽车》2022,(5):161-163,167
汽车底盘开发过程中的传统耐久性试验,用于试验的载荷来源,多为实车采集,此种方法存在严重依赖物理样车、开发试验周期长、采集载荷有限等缺点.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试验场数字模型,在Adams虚拟模型内生成虚拟载荷,输入底盘系统台架耐久试验作为目标载荷,替代实际样车载荷采集过程,进行底盘系统台架耐久试验验证.经过多车型...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金属零部件发生疲劳破坏的本质及原理入手,得出通过对比相同汽车零部件的台架和实际道路疲劳损伤值来确定台架耐久测试标准的方法,并以道路模拟试验台为例,讨论了针对汽车白车身确定其耐久试验标准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乘用车侧门安全性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针对该试验台在设计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所设计的试验台具备多种控制方法和结构安装参数可调,不但涵盖了侧门强度测试的功能,还可用于其它零部件的试验。该试验台能实时显示被测车辆变形所吸收的能量等信息,采用图象三维测量法来测量车身刚度(变形矢量)。  相似文献   

12.
刘招伟  李建华 《隧道建设》2018,38(2):287-294
软岩隧道采用传统台阶法开挖时易出现初期支护封闭不及时、步距超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蒙华重载铁路部分隧道,提出台阶法(带仰拱)一次开挖施工技术,阐述三台阶(带仰拱)和二台阶(带仰拱)施工工艺流程,从结构力学与变形响应、施工便捷性与设备空间布置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台阶高度和台阶长度的合理设置原则,结合段家坪隧道与中条山隧道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台阶法(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的工序组织、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总结台阶法(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的施工技术特点,并提出该工法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文涛  黄健龙 《汽车电器》2014,(2):40-41,44
介绍JIS D5301-2006标准中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性能主要评价参数、型号识读方法以及该标准中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与国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黄解放  黄明利  谭忠盛 《隧道建设》2022,42(Z1):155-165
为解决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与统计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变形控制标准研究,并提出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分级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东天山隧道穿越F2断层破碎带的预留变形量选取60~80 cm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对于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上、下台阶开挖产生的初期支护变形占其总变形量的比例建议为60%、40%;对于三台阶法,上、中、下台阶开挖产生的初期支护变形占比建议为20%、65%、15%。3)当初期支护变形未超过预留变形量、超过预留变形量但未超过5%二次衬砌设计厚度、未超过10%二次衬砌设计厚度时,分别启动Ⅰ、Ⅱ、Ⅲ级预警。Ⅰ级预警时正常施工,Ⅱ级预警时采取控制开挖进尺和台阶长度、及时设立护拱、尽快封闭初期支护等处治措施,Ⅲ级预警时则进一步采用短台阶或微台阶法施工。  相似文献   

15.
汽车用起动机的匹配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动机作为汽车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工作特性和传动参数非常重要。本文介绍起动机与发动机、蓄电池等车辆零部件的匹配关系,并给出起动机功率的选用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零件的台架试验受力状况进行CAE仿真,对影响后桥总成台架疲劳试验寿命的危险区域重点分析,控制和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制造出合格的产品。试制的后桥总成成功通过疲劳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结构仿真与疲劳台架试验相结合加速了后桥开发、制造和功能验证流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基于某系列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而设计的再生制动模拟试验台的组成与原理,并在分析该模拟试验台各模拟系统及其应该满足的要求的基础上,对基于某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成结构而设计的2种再生制动模拟试验台的结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出了一种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再生制动模拟试验台结构,这种结构还具有便捷的扩展性以及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牵引车车架在台架试验中出现的纵梁局部孔位处开裂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台架试验以及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首先根据有限元理论以及台架试验的边界条件建立了车架台架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对台架试验运行过程进行静强度分析,经过电测对标确认了模型的精度。然后根据疲劳分析理论、材料的疲劳试验结果,在FEMFAT软件中建立相应的材料参数以及载荷谱,进行疲劳仿真分析,对台架试验出现的开裂情况进行了复现。针对开裂故障提出工艺优化办法,在后续台架试验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软岩隧道施工方法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软岩单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手段对常规台阶法、扩大拱脚台阶法和预留核心土台阶法等典型工法的施工空间效应进行动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软岩隧道,当采用常规台阶法施工时,加强上台阶围岩支护效果对大变形控制至关重要;在台阶法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挤出变形明显,掌子面的稳定性不容忽视,而预留核心土在控制掌子面变形、确保掌子面稳定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扩大拱脚支护形式与标准断面相比更有利于控制隧道收敛变形和塑性区的发展。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兰渝铁路软岩单线隧道采用扩大拱脚支护形式结合预留核心土的台阶法更有利于控制变形和确保洞室稳定。  相似文献   

20.
T460型汽车安全带紧急锁止性能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汽车技术》1996,(4):22-28
为快速检验和评价汽车安全带的紧急锁止性能,研制了T460型汽车安全带紧急锁止性能试验台。介绍了该试验台的主要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该试验台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气浮导轨机构以及气动和电动相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使得试验台具有自动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处理和曲线自动绘制及打印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