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拿大国铁(CN)的集装箱运输概况 1.1 IMPACT系统 在CN,有一个独立于TRACS系统之外的专门用来支持拖车、集装箱驮背运输和集装箱站管理的计算机化的管理系统,称为IMPACT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Piggyback and Container Terminals)。该系统连接了CN所有的集装箱站(还包括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两大集装箱站)、集装箱用户和CN地区的及总部的市场部门及运输部门,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网,对拖车、集装箱以铁路、公路、水路或任何形式的联合运输实施门到门的运输管理。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缩短我国铁路集装箱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在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发送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Petri网的铁路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发送作业流程优化模型,并针对实际作业流程中出现的整体工作时间缓慢、效率低下问题,根据业务流程优化理论,提出通过集装箱业务办理平台或移动终端提交电子订单、进行线上审核,将串行结构业务流程变为并行结构业务流程、优化作业组织与管理的措施,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德国铁路货场的现状和汽车运输公司的概况,对德国铁路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中与汽车运输公司的合同签订,重裁汽车的任务安排,集装箱装卸.费用清算,危险货物和超大货物运输,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我国集装箱公铁联运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吴永奇 《铁道货运》2012,30(5):39-42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打造铁路物流先导企业,积极拓展国际运输业务,实现运输组织优化与管理,加强场站、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安全基础建设5个方面,拓展铁路集装箱物流市场,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出2012年优化集装箱班列产品,大力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全面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组织物流基地的货物运输,在阐述"集装箱运输""公铁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集装箱甩挂运输形式和甩挂模式,以及一线两点甩挂、多点循环甩挂、网状化甩挂等集装箱甩挂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根据铁路物流基地的货物运输特点,在网状化甩挂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铁路物流基地的集装箱甩挂模式。这种新型的运输组织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有助于铁路物流基地开展多式联运,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运输一口价(简称集装箱一口价,下同)是指集装箱自进发站货场至出到站货场铁路运输全过程各项价格的总和,包括门到门运输取空箱、还空箱的站内装卸作业,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港站作业的费用和经铁道部确认的集资货场、转场货场费用。集装箱一口价按发到站分箱型列明于《集装箱运输一口价表》中。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宣布的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和“交通运输行业十四五规划”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求,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以往的运输工具将面临快速货物运输要求的严峻挑战,将出现难以使用燃油作为牵引动力的情况。为此,文章对我国快速货物运输模式进行探讨,设想采用集装箱作为多式联运的货物运输载体,铁路和公路运输分工合作,即公路汽车承担运输距离在500 km以下的短途运输,铁路承担运输距离在500 km以上的中长途运输,以50多个铁路集装箱大型枢纽站作为公路、铁路集装箱运输转运站进行公路和铁路的集装箱换装,并进行铁路集装箱平车和集装箱编组,以减少铁路运输途中的编组作业站点和缩短运输时间。同时,以物流公司的仓库或冷库作为货物的装卸地,由物流公司进行货物的收集、装箱和分发,从而实现门到门快速集装箱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8.
胡斌  唐瑞英 《铁道货运》2010,(11):36-38,49
介绍铁路散装水泥罐式集装箱研制的背景、过程及其结构特点,分析其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作业效率高、节能环保、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提高铁路车辆运用效率等优点,总结其在铁路使用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毛景堂 《铁道货运》2011,29(5):78-82
阐述铁路保价运输的发展历程、保价运输和运输保险的区别,在对目前铁路集装箱保价运输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价、保险责任的起讫期不同,是制约保价运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发展前景,指出集装箱在开展全程保价运输方面具有的优势。提出开展集装箱全程保价运输的两种模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价运输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和唐山机车车辆厂共同研制开发的系列罐式集装箱产品是企业改善运输条件,降低运输成本,做到门到门服务,开展水陆(公路、铁路)联运和国际联运的理想运输工具。其集铁路(公路)罐车和集装箱特性为一体,适用于储运危险和普通液体货物、液化气体和干散货物,具有运输、计量、储存、耐压、包装五种功能。一、特点1.是首家铁道部立项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罐式集装箱产品,鉴定证书号为:铁道部技鉴字[1997]第074号。产品可以在铁路上使用。2.具备生产符合国际(ISO)、国家(GB)、铁路(TB)标准和技术法规要…  相似文献   

11.
据《人民铁道报》报道,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铁水、公铁联运“组合拳”,延伸“门到门”物流服务链条,加快推进集装化运输驶入快车道。2011年,该公司完成集装箱发送箱48~万标箱,运输收入124.5亿元、利润12.3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16%、17%和146%,实现了历史新突破。中铁集装箱公司紧紧围绕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3大铁路口岸站,积极有效地推进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等6条铁水联运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2.
叶为民 《铁道货运》2011,29(9):9-12
阐明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方式的概念,将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分为3类:发送货物"门到门"、"门到站"运输,到达货物"站到门"运输,变更运输"站到站"服务。除此之外,"门到门"运输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联合实行"门到门"运输、实行经营式"门到门"运输等。最后,提出完善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的建议:建立铁路物流信息化网络、实行铁路货运营业站物流联合、制定"门到门"运输的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概述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运作模式,在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作业流程和信息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各自经济技术特征,提出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策:协调发展多种运输方式,统一技术标准,装卸、载运工具专业化,完善信息系统,以及推行运输代理制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分析国外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现状,从运输组织、运输装备和集装箱箱型等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历程,总结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条件。从轻质适箱货物、冷链货物、港口集装箱货物、中西部货物、电商货物等方面,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的市场需求。从运输组织效率、运输装备性能及运输装备保有量等方面,指出发展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运输是近20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运输革命,被公认为杂件货物传统运输方式(整车、零担形式)的一次改革。它具有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简化包装、提高运输效率(全部采用机械作业),加速车(船)周转,便于组织“门到门”运输等优点。近年来全路已建立起集装箱运输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了技术政策,强化了人员培训,国际集装箱及水路联运集装箱运输都已建立,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铁路集装箱管理中存在的台账统计准确性差,门到门管理和追踪管理混乱,以及集装箱破损严重等问题,提出建立集装箱车站管理系统、分界口监控程序、收费制度和集装箱交接检修制度,以及完善信息采集和集装箱追踪管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运输通道路径优选问题,在综合分析中欧集装箱联运现状的基础上,集成考虑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和碳排放3方面因素,构建中欧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多式联运参与者的不同侧重点和差异化需求,确定3个目标函数的不同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将多目标合并转化为单目标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终迭代得到模型的Pareto解。以南京到柏林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有效的,能够为中欧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提供较高指导性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考虑风险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目的是为国际集装箱运输提供既能保证经济效益又能降低运输风险的路径参考.通过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进而将风险纳入路径选择的考虑因素中来,构建以最小化运输费用、运输时间、综合能耗、运输风险为目标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并以长沙-柏林为算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方案相比单目标优化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费用,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综合能耗,并降低运输风险,实现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与安全水平的综合最优;同时,也为不同运输需求及情景下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多式联运的发展,冷藏集装箱以其周转快、可参与联运、实现“门到门”全程冷链等优点,逐渐成为冷链运输装备发展的主流方向。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冷链运输装备,其最基本特征是具有隔热性能的箱体以减少漏热,主要方法是采用低导热系数的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是一种导热系数非常低的新型绝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可以达到目前采用较多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1/10。文中从真空绝热板的特性、冷链运输装备的结构特点、真空板绝热板应用要求和仿真对比研究等多方面就真空绝热板在冷链运输装备上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探讨,可为我国冷链运输装备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铁路集装箱运输时效性差等问题,建立铁路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明确该系统"客运化组织、独立班列运输"的设计思想,分析系统的三级站点运输网络,并确定三级站点间集装箱集疏运基本架构,提出定期直达集装箱班列、专运直达集装箱班列、直通集装箱班列、沿途装卸集装箱班列和小运转集装箱列车等5种适合我国铁路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的班列运输组织方式,并分析各种集装箱班列的运输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