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了解列车提速后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的污染状况,对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进行调查。经调查表明, D F11、 D F4 D型机车司机室噪声均超标,当车速> 120 km /h 时, D F11 型机车座椅 Y 向振动超标。提示司机室隔声效果差, D F11型机车座椅减振效果差,易导致司机疲劳而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目前应用于机车司机室前风挡玻璃抗冲击要求的国内外标准,指出我国标准应用现状中的不足。针对我国铁路提速以来机车司机室前风挡玻璃的现实问题,分析UIC651对机车司机室风挡玻璃的强度试验要求,认为该要求适用于各种速度等级的机车司机室风挡玻璃的抗冲击试验。  相似文献   

3.
张志英 《资厂科技》1995,(2):20-25,4
机车司机室是机车的控制中心,这旨机车的特定生产环境。本文从机车司机室的结构、安全、造型、司机室内部色彩、采光、仪表控制器的布置、座椅的设置,隔声和和人造气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指出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要根据“人(员)-机(车)-环(境)”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机车司机室成为一个安全舒适,操纵方便的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4.
李永文  陈龙 《中国铁路》2006,(9):21-26,30
铁路机车司机作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最直接的责任人,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针对机车司机的特殊工作性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研究,通过在全路机务段随机选取机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机车司机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运用PM理论,探讨不同管理情境和领导行为对机车司机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中.应用了工效学的相关原理对司机室人机界面、作业空间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规范化设计后的司机室为司机提供了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人机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机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车的被动安全性已成为当今铁路机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司机室作为司乘人员操作的空间,其安全性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出口机车为研究对象,介绍司机室结构设计,并对司机室耐冲击性进行分析校核。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室外温度比较低,分别为-40℃、-50℃和-60℃),通过Fluent软件对KZ4AC型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了KZ4AC型机车司机室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运用试验手段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力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验证方法。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分别为-40℃、-50℃、-60℃时,司机室温度达到要求所需加热时间分别为28 min、35 min和42 min,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阐述了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的重要性,通过以HXD1型机车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研究,指出了HXD1型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在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设计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机车司机室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车司机驾驶行为,操纵台信息整合以及司机室的简统化设计的分析,论证了我国机车司机室实施规范化的必要性及合理的模式,实现了我国各型机车司机室设置与布置的基本统一。  相似文献   

10.
铁路机车司机室中立柱和侧立柱在前方视野中形成的盲区对行车安全和行车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盲区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司机的瞭望作业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现有UIC和我国铁路行业标准中缺乏对机车司机室前方视野盲区相关定义和判定方法,因此如何在铁路机车驾驶界面设计阶段对前方视野盲区进行合理设计和评估,已经成为机车司机室人机交互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分析不同载运工具对视野盲区研究的基础上,对机车前方视野中立柱和侧立柱视野盲区进行了定义,建立了基于相关标准约束的盲区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行为的视野盲区确定方法,并给出了计及头部转动视线的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司机室视野盲区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视野盲区的表示方法以及在弯道瞭望时前方视野中的中立柱和侧立柱水平宽度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电气化区段,机车信号设备经常受到不平衡牵引电流中谐波电流干扰,导致掉码。针对传统机车信号抗谐波干扰测试效率低和误差大等缺点,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机车信号设备抗谐波干扰测试系统,利用PID控制,通过建立机车信号系统半实物半仿真环境,实现机车信号设备抗谐波电流干扰自动测试。该系统利用LabVIEW平台编程,开发简单,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机车信号抗谐波干扰测试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铁路无线便携智能机车信号测试仪系统,采用WiFi无线网络控制技术,实现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功能指标检测和地面环线发码检测,利用USB接口进行记录信息转储、测试报表生成,利用RFID卡技术实现设备管理,方便铁路一线技术维护人员的测试和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远程设备程序更新方法,解决运营中的机车不能在线实时更新车载设备控制程序的问题.利用无线机车信号车地间已有的GSM-R通道传输升级文件,车地间准备好后以短帧形式传输升级文件,传输过程中校验数据和保证每帧数据正确接收.文件传输完毕后,车载设备在确保列车处于停车状态且安全的情况下重启并运行新控制程序.实际应用测试表明,所实现的程序更新方法可有效解决无线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控制程序更新升级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从司机室操纵台,前墙,左、右侧墙和后墙的设备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干线电力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设备布置情况,同时介绍了司机室规范化设计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旨在实现既有半自动闭塞区段内的列车追踪运行,或应用于低密度且速度不高的新建线路,达到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无线传输机车信号、列车位置、速度等列控信息,构成信息传输闭环确认,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采用虚拟闭塞方式,无线机车信号与CTC调度集中系统结合,利于系统资源优化和综合利用,车站可实现无人值守;无需进行车站电码化,不存在因轨道电路受干扰影响信息传输问题;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地面信号设备和车载列控设备,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文阐述系统的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无线机车信号、列车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无线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对系统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JT-C系列机车信号车载系统在现有铁路运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机车信号记录器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实时记录了机车信号运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信息、环境信息以及来自TAX2箱的辅助信息,并且通过地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回放,为设备的故障分析定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7.
无线机车信号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无线信道方式传输数据,实现机车信号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根据无线机车信号数据传输需求,以GSM-R数据通道结构和GSM-R安全传输协议为基础,提出采用地址、时间、注册码三维控制、时分复用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帧结构可变、调整优先级等方法.防止由于无线干扰和传输网络帧冲突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错误,保证无线机车信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利用微机监测系统分析引起机车信号异常的原因,及时整治现场设备存在的问题,从而防止机车信号异常故障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亟待发展和规范的课题,研究实时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意义重大。提出了轨道交通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实现方案;试验方案推荐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视频压缩传输技术和3G高速网络平台,车载监控视频设备采用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无线网络采用CDMA2000 1xEV-D0Rev.A的3G试验网络。推荐方案的测试结果说明,该方案扩展能力强、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满足车载监控图像传输的带宽要求.并利用了现有地铁隧道内的公网漏缆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进排风口空气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机组冷凝风机设计提供依据,文章对“中华之星”号高速列车动力车司机室空调机组进、排风口位置空气压力进行了实车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进、排风口压差减小,且动力车作为尾车时进、排风口压差减小程度大于作为头车时的减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