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GSM-R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藏高原永久性冻土及高原恶劣的环境条件等特点,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于一体,研制开发一套性能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青藏铁路长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的多断面多测点地温数据高精度的自动采集、远程自动传输和自动分析处理功能.该系统自安装完毕后,运行状况良好,采集的地温数据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并为路基病害整治和铁路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青藏铁路安全行车的冻土温度特性及其测试问题,对比国内外的冻土研究方法,设计含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青藏铁路冻土地温自动检测系统。选择高精度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与布置测试点的深度和间隔,通过下位机定时的地温数据测试、保存与发送,实现地温数据的采集,并采用上位机的接收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完成地温参数变化的描述与分析,可为冻土面的铁路工程设计提供数据依据。同时,以青藏铁路某两断面地温检测为示例,将系统应用于地温断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中,描述冻土的状态对该段青藏铁路的影响。自动检测系统将为青藏铁路的安全与长期稳定运营提供重要的冻土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是集GSM-R无线通信技术、信号采集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监测系统.本文介绍冻土地温自动监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和编程方法,冻土地温数据的GSM-R无线网络上传以及为用户提供基于C/S结构的冻土地温数据管理软件的具体实现流程;解决了高采集精度、低系统功耗、电池使用寿命长、远程无线传输及密封性和防雷电干扰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对青藏铁路冻土地温数据实时采集、存储以及无线上传,监测人员在任何时间、能接入GSM-R的任何地点都可以自动监测到青藏铁路冻土地温数据.系统已经成功运用在青藏铁路冻土区地温自动监测;系统同样适用于东北冻土区地温的测量,以及对冷库、各种冷藏车温度的检测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本文通过对30年来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地温数据的分析研究和相应的数据模拟分析,认为近30年的全球气温升高现象使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场正在向着不利于冻土生存的方向发  相似文献   

5.
多年冻土区地温测试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地温测试是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关键,其结果是多年冻土区各类工程设计的依据,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工程处理措施的合理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温测试工作,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青藏铁路地温测试工作的总结来进行地温测试关键技术的研究,以供青藏高原及其它多年冻土地区地温勘察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地温测试工作的总结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经施工验证且适合于多年冻土地区勘察的地温测试关键技术,关键性技术包括:地温钻孔的钻探方法、测温管的安装及防渗水处理、钻孔地温恢复时间、地温测试元件的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熟悉掌握地温测试的各个环节是获取准确地温数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运营期间低温冻土区片石气冷路基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区筑路技术问题的关键是冻土的热稳定性,这种热学问题的力学表现是路基变形。通过对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地温场和路基变形特征的分析,指出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地温场形态控制了长期运营期间的路基变形总量和横向差异变形总量。这些变形主要由冻土季节融化层土体的冻胀融沉变形、冻土压缩变形、冻土长期蠕变变形组成。工程监测以及理论计算证明了片石气冷路基结构保护冻土效果的长期可靠性,证明了其减少运营期路基变形,保证冻土区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了及时掌握热棒路基的工程特性,把握热棒的降温效果,以便评价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工程稳定性,本文选择青藏铁路一处热棒路基为研究对象,对该断面天然孔及左、右路肩孔2006~2009年的地温进行分析,研究热棒路基的降温效果.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得出0~1.5m深度范围内地温受气温影响变化较大,路肩孔1.5 ~10.0 m之间由于热棒的主动降温作用,地温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在青藏铁路运营后的前2~3年内地温下降明显,表明热棒能快速降低地温,保护多年冻土.  相似文献   

8.
马文义  王颢 《科技交流》2005,35(3):53-56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地区,该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工程经验尚属空白.文章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所经地区永久冻土形成原因、冻土上限的分布,对冻土地区防雷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为青藏铁路的防雷接地系统及降低接地电阻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冻土地温远程自动监测的实际需求和实施条件,提出基于GPRS的冻土地温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模块,进行硬件原理设计、GPRS传输模块数据接口及相关传输协议设计,并分析采集数据.经应用证明,系统可满足冻土地温长期自动观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1.
简炼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7--10,14
通过介绍地铁装备系统国产化的创新做法及应用实践,阐述国产化创新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以及对促进国内轨道交通及相关事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粉喷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横峰至弋阳东段软土路基加固,介绍粉喷桩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三角皮带带轮由于加工误差而产生的V形槽尺寸不精确、不一致等问题会引起传动效率和传动性能降低。介绍一种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在精加工V形槽工序中,快速测量带轮节圆直径上的轮槽宽度bp,从而可以避免加工误差的产生,简化测量过程,方便操作工人使用。  相似文献   

14.
TBM在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施工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TBM的施工特点出发,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从工程地质条件、洞口场地条件、衬砌断面、工期条件和经济性等诸方面综合分析了TBM施工的可行性,并得出客观性的结论意见,即TBM法不适合太行山特长隧道,推荐采用钻爆法。  相似文献   

15.
济南西车辆段济南西货修车间日照区域在检修L-B型组合制动梁的过程中,通过电磁探伤发现:制动梁架圆弧部出现裂纹的较多。经分析,其原因在于闸瓦托止孔内前壁与前杆之间存有间隙,加上制动梁架端部的异型结构和作用于制动梁架的各种力的作用部位不同导致了制动梁架内部的应力集中于制动梁架的圆弧部。本文通过对制动梁架的受力分析,找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钢管混凝土灌筑顺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北盘江大桥不同混凝土灌筑顺序对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各方面的影响,并得出合理的混凝土灌筑顺序。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目前客运专线及区域性城际铁路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安全门系统在不同客运系统下的布置方式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国力 《中国铁路》2006,(12):29-32
国外高速列车采用交流牵引电机控制技术,其转向架要与总体模式相兼容,使列车的牵引和制动、导向及曲线通过性能和运行平稳性能达到良好的统一。高速列车的控制与诊断系统可确定故障的位置,提出应急处理方案或通知地面维护部门。此外,国外高速列车还采用了复合制动技术,车体结构设计及其轻量化技术,车厢密封、环境控制及卫生排污技术,轻量化材料、减振材料、密封及制动材料等。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客运专线试验、运行和维护以及配套技术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农资流通企业如何从采购管理、物流管理、销售管理、信息管理4个方面开展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铁道勘察》2006,32(1):25-26,35
介绍应用GPS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RTK)进行桥梁工程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原理、作业流程及技术要点。工程实例分析表明,GSP—RTK结合数字回声测深技术是全面实现桥梁工程水下地形测绘数字化、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及成果精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