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舰船损管指挥训练评估模型是保证损管指挥训练科学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对损管指挥流程研究,分析损管指挥训练评估要素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基于损害规模和损管指挥层次的损管指挥训练评估体系,并给出了各种损管指令在不同条件下的贡献度。建立损管指挥训练评估模型,应用贡献度衡量损管指挥效果,详细描述了损管指挥训练成绩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为舰船损管指挥训练提供了成绩评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船舶的耐用性,更合理的方式是通过加强船舶的损管系统,准确地找到损伤,快速排除险情是保证船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现有的虚拟现实软件,鉴于Virtools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选用此软件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其次,利用Maya制作的船舶三维模型,并且赋予模型材质和为模型打灯光,最终将渲染完成的船舶模型导入Virtools建立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船舶损管训练。研究说明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火灾损管的训练,能够极大地节省成本,降低实地风险,有效保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3.
将本体技术引入到舰船火灾损管系统中,通过对舰船火灾模型舰上装备的本体建模、并采用SWRL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推理规则,建立基于火灾本体和SWRL推理规则的Jess推理系统.该系统被应用于火灾场景实例,验证了推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对损管决策训练场景设置方法、思路进行探讨,并建立多进多出的场景模板和场景模型,目的是为损管决策训练提供合理的、便于管理和实现的损害情形想定,使决策者在场景处理中得到应有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研究和设计舰艇损管综合训练系统.系统构架采用设施层、监控层、信息处理层3层结构.软件功能实现基于信息综合处理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模拟舰艇的一个舱段.系统能够满足损管技能训练、损管协同训练和损管指挥训练需求.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舰员培训中应用的训练流程和舰员考核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和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船舶对损管能力和指挥人员指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研究和开发现代化的训练方式和训练系统。然而,当前我国船舶损管训练系统智能化水平低、真实性差的缺点。为确保船舶损管训练系统的性能,本文结合法国达索公司推出的Virtools工具,通过对系统需求、角色行为构建、监控与检测技术等的研究,成功实现了Virtools在船舶智能损管训练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满足船舶对高性能损管训练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3ds Max和AutoCAD软件设计出移动式损管训练舱堵漏水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完善了堵漏训练所需的配套设施,解决堵漏水的循环利用,使损管堵漏训练能满足海警官兵日常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8.
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培养难题,提出基于舰船原理和不沉性理论,采用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实现了"舰船长损管决策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具有舰船防沉与抗沉、防火与灭火、搁浅与脱浅等损管决策指挥训练功能,通过实践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舰船长的损管训练提供有效的训练平台,促进了舰船长损管决策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损管监控三维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平台网数据服务器获取损管状态数据,并利用3 DSMAX软件建模,结合Unity3D动画引擎和粒子系统进行三维动态场景的模拟,系统演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潜艇损害管制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潜艇损管器材的配置情况、增强损害管制技术采取的措施、不同潜艇事故的应对措施以及当前国内外损管训练设施和损管训练的组织实施方法。最后,分析总结了国外在损害管制训练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舰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提出Vegar环境中舰船运动模型的数学表示及其C++语言描述方法,构建基于Vegar[1]的交互式舰船六自由度三维实景仿真系统,解算破损状态下舰船的参数,拟合破损舰船静稳度曲线,反映舰船在破损状态下的浮性与稳性特征,提供多样化的损管决策方式,训练指挥员对破损的处置能力,评估损管决策方案的科学程度,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舰船损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Accurate fatigue assessment is a challenging and crucial aspect of riser design. The prediction of the long-term fatigue damage must account for numerous sea states of different wave heights, periods, and directions. Each sea state entails a dynamic analysis, often performed in the time domain owing to the significant nonlinearities. Because of the short-term uncertainties from irregular waves, the simulation duration must be sufficiently long for results to converge. To alleviate the hefty computational cost of long-term fatigue analysis,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efficient methods, but these are not without drawbacks; in particular, wave directionality is commonly neglec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long-term fatigue analysis based on time domain simulation, considering wave directionality among other thing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an enhanced version of control variates to reduce the variance 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MCS). The control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by trai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s using existing MCS data. Here, a customized scheme is developed to allow fo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training data and ANN prediction cases have different wave direc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nbiased and provides an error estimate.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on a floating system,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ou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C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cenarios such as fixed and random wave directions are compared, confirming that wave directionality is critical and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long-term fatigu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3.
采用UML建模语言对舰船试验备航训练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实例阐明了标准化建模技术在建立舰船试验备航训练系统与动态模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系统的用例图模型、流程图模型和顺序图模型。  相似文献   

14.
舰艇仿真指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舰艇指控系统是海军新型舰艇的作战指挥控制中心,实现仿真指控系统是舰艇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的需要。在“新型导弹驱护舰作战指控舱仿真训练系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艇仿真指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有关技术难点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消防系统足保障舰船生命力的重要系统.利用Simulink建立与水消防系统原理上相当的电力系统仿真图,通过RTW将此图转化为C++代码,再利用Visual C++町定制性和界面的友好性建立了水消防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舰船水消防系统仿真研究,可以很直观地指导H常消防训练,有助于提高损管指挥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肖本统  金涛 《中国水运》2007,7(8):14-16
通过对舰船损害的特点以及其扩展过程的分析,对舰船损害管制训练成绩评估中的场景设置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既有利于成绩评估又有利于区分层次的场景设置模型及步骤方法,解决了考核中的题目设置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