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铁路穿越不良地基时,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以满足铁路运行要求.本文针对采动区铁路地基加固问题,对采用高压旋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CFG桩加固采动区铁路路基的优越性,为类似地基加固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以某煤矿铁路专用线为例,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软土路堤的极限高度;在不满足路堤采动下沉加高的要求下,采用CFG桩对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理论验算和沉降量的有限元分析,以及与高压旋喷桩加固方案的对比,验证了CFG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软弱地基加固中,加固方案完全相同的情况下,CFG桩更具优越性;根据规范和相关文献,提出了CFG桩加固设计要求;CFG桩推广使用,对于发展废物利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CFG桩替代水泥搅拌桩在广珠货运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喜 《铁道建筑》2012,(4):111-113
CFG桩和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中采取何种软基处理方式,应根据试桩结果进行选择。广珠货运铁路DK28+080.00—DK28+320.47段软土路基处于鱼塘地段,通过对现场地质情况的分析和试桩,采用CFG桩替代水泥搅拌桩,成功地对本段软基进行了加固处理,CFG桩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单桩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岩溶地区CFG桩施工技术及质量通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为确保岩溶地区地基加固,在施工实例结论基础上,总结岩溶地区采用岩溶注浆与CFG桩复合加固地基时施工顺序。介绍岩溶地区CFG桩施工工艺,同时针对CFG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堵管、窜孔、断桩、吊脚桩等质量通病分析了原因,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其为同类地质情况地基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常用方法,已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CFG桩对地基土具有挤密加固和置换作用;通过设置柔性褥垫层,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显著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柳州市一建筑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CFG桩的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合理性,可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海相软土的适用性问题,在铁路正线进行了应用试验。采用CPTU孔压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土状态指标、强度和变形指标;分别对CFG桩施工过程中的桩土扰动和成桩质量,路基填筑期及静置期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分布、孔隙水压力变化、沉降和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CPTU可以为软基加固处理提供更多的地基土参数;CFG桩复合地基适用于苏北地区海相深厚软土加固;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对加快地基沉降收敛和减小地基的沉降量效果显著,丰富了海相深厚软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CFG桩与褥垫层复合地基加固是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中普遍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和加固施工技术。它具有沉降变形小、施工简单、造价低、承载力提高幅度大、适用范围较广、社会和经济效益观显等特点。通过武广客运专线XXTJ—II标一项目队管段路基工程CFG桩地基加固的施工经验,主要介绍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的适用范围、工艺特点和施工原理和具体工艺。  相似文献   

7.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典型地质条件的CFG桩加固路段,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模拟路基的填筑过程,将桩和土按不同的材料考虑,计算CFG桩加固后路基的沉降,并与实测沉降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桩长、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并根据其路基沉降量,得到了该路段CFG桩的合理桩长与桩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川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和对CFG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进行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检测CFG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模量的载荷试验方法;验证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CFG桩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广客运专线在覆盖型岩溶地区采用的是岩溶注浆与CFG桩综合加固地基技术。通过武广客运专线岩溶注浆地区CFG桩施工实例,阐述CFG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试验研究和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方法;证明了静载试验能够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试验结果为完善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检测标准提供了依据,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基础上,佛山形成了BOT+TOD+EPC模式并运用到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该模式的3个子模式BOT、TOD、EPC的概念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式存在的操作性组合。在介绍佛山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特点后,对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从合作对象、操作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合作对象、合作协议、项目监管、投资收益、TOD开发、成本控制、项目公司组织构架等方面提出可选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如:合作对象可以选择与大型基建、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企业合作,或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合作协议应注意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项目监管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职责,以及预防资金断链;地方政府对投资收益不作出承诺;TOD开发需实现土地和轨道项目联合招标;需控制建设资金以补充运营资金的不足;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应平衡设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信该模式的推广使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Hibernate+Spring+Struts的Web应用开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Hibernate,Spring和Struts开源框架,根据这3种框架整合出一种新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分析该框架的特点.在该框架中,采用Struts架构表示层,Spring架构业务层,Hibernate架构持久层.  相似文献   

13.
京沈客运专线(109.8+170+170+90.8)m V撑连续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京沈客运专线对京承高速公路与机场北高速互通区的跨越,京沈客运专线温榆河特大桥采用(109.8+170+170+90.8)m V撑连续梁结构体系。通过介绍温榆河特大桥V撑连续梁的工程概况及该箱梁与V撑构造特点、内力分析情况、预应力体系及钢束布设、动力分析的成果等,论证V撑连续梁方案的可行性,为高速铁路大跨结构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40m+64m+40m铁路连续槽形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槽形梁是一种粱、板组合形式的预应力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节省路基土石方工程投资、养护简便及减少噪声等特点,在解决立交跨线处净空受控制的工程中。结合某线40 m 64 m 40 m铁路连续槽形梁,介绍了槽形梁的合理断面设计、构造细节、平面杆系及空间结构的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质量管理工具,精益管理和6西格玛都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在摩托罗拉和丰田等大公司得到了检验,然而精益管理和6西格玛管理各自都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把精益和6西格玛相结合,应用到物流领域,形成了精益6西格玛物流,并阐述了精益6西格玛的4大要素和实施精益6西格玛物流的6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客运专线(32+108+32)m中承式无铰钢箱拱桥下部结构的难点,以及设计方法。基础设计中,温度对本桥的基础刚度非常敏感,从经济性和安全性上,就需要比较基础刚度对结构下部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Win32下串行通信数据结构和API函数进行了C++类的封装,同时介绍了在VC6.0中应用该类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并且给出用VC6.0、PI/M96编写的有关程序段.  相似文献   

18.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环线特大桥跨五环路主桥为双线铁路桥,跨越北京五环路主路及辅路,五环路两侧管线密布,为满足五环路通车要求,本桥采用(80+128+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全联长290.9m;本梁采用变截面箱梁,三向预应力体系,采用挂篮悬臂灌筑施工。连续梁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梁缝少、变形小、轨道平顺度高等优点,有利于高速行车,是非常适合于客运专线的一种桥梁结构型式。该桥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针对该桥梁部的结构设计技术问题以及设计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单线铁路大跨连续箱梁因具有受力大而截面尺寸小的特点,导致体内纵、竖向钢束布置空间有限,增加了桥梁设计的难度。以龙烟线(60+100+60)m连续梁为例,旨在总结单线铁路大跨连续箱梁的设计思路、方法及经验。结合已有的设计经验,拟定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类型,布置预应力钢筋;采用BSAS及Midas Civil软件分别对结构进行纵向及横向计算。计算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布置纵、竖向预应力钢束,单线铁路(60+100+60)m大跨连续梁的设计是可行的,并对设计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京津城际(60+128+60)m连续梁拱设计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京津城际北京环线特大桥跨四环主桥为(60+128+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的组合结构,具有技术含量高、标准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详细介绍其梁拱构造、施工方法、纵横向计算及动力计算分析等。设计结果表明,连续梁拱具有较大的竖向刚度和良好的动力性能,不失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一种合适的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