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型舰船物资转运属于复杂的物流过程,针对转运时间与路线、通道要素、转运设备参数互为优化约束条件的特点,建立一种基于运筹学的复杂转运路线瓶颈早期解析计算方法,在按一定原则将复杂转运路线分段后,计算分析转运路线中各分段的流量及转运时间,确定转运路线中的瓶颈环节,并对瓶颈所在分段的通道及设备进行调整,同时依据流量均衡原理对全路线各分段进行优化。该方法能够在大型舰船设计初期,针对同时在多条复杂路线进行的物资转运的情况,经过相对简单的计算和列表分析后,判断出转运瓶颈,同时还可对物资转运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运路线、通道要素、设备性能指标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和调整,形成较为优化的物资转运方案,减少以往进行仿真计算的时间和工作量,避免在设计后期因转运设计不合理带来总布置和设备的较大修改。  相似文献   

2.
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对大中型水面战斗舰船甲板物资转运的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引入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在考虑多种牵制因素的情况下,快速获得最优的物资转运方案。详细分析和阐述舰船物资转运线路规划、时间计算、作业排序以及资源配班等4个主要问题的计算机解决方法,为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最优物资转运方案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永庆 《船舶工程》2020,42(S1):377-381
船用补给物资转运的对象为种类繁多的生活类补给物资,转运过程较为复杂,在实际转运过程中,由于没有对转运设备、转运操作人员的统筹规划,导致出现转运效率低下、设备使用率不均衡、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等现象发生,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转运流程进行统筹规划。本文提出了基于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的某船用补给物资转运可视化仿真体系,建立了模型和物资转运流程,可视化仿真分析了物资转运的时间、设备使用率以及相关环节的物资转运能力,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优化了整个物资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4.
崔戈 《船舶工程》2018,40(11):73-76
海上补给是指利用各种补给装备及技术在海上对舰船实施物资补充、人员车辆换乘的一种海上作业活动,是海军中远海作战的主要物资保障及转运方式,相关技术的研制及发展历来受到各国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外海军海上补给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针对横向补给、靠帮补给及车辆转驳等关键领域,分析了其背景及现状,梳理了技术研制情况,总结了未来发展趋势及各自关键技术。分析认为,多种新技术应用扩大了物资及装备海上转运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输转效率及作业安全性,并使海上补给技术发展呈现出重型化、快速化、智能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船物资运送装置舱口部位存在部件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问题,运用集成化设计理论将其组成、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多功能转运平台,对其抗核爆冲击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并搭建试验平台对其功能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集成后的转运平台功能可靠、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系统的多种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要求,并可有效减轻设备质量,节省贮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结合补给保障船船内空间有限的特征,提出船内物资转运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并开展船内干货物资特征分析、转运流程规划、实物模拟试验。基于AutoMod仿真分析相关参数对转运流程的影响,确定船内物资转运流程的瓶颈点,形成船内物资转运流程中相关参数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舰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食品、武器弹药等资源。由于距离海岸基地较远,采用补给船对舰船进行物资的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舰船的物资补充过程中,受到海浪作用力的干扰会使舰船本身产生横摇、垂荡等运动形式,不利于物资的稳定运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舰船波浪补偿伺服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原理以及性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96-199
现代化的舰船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并且舰船活动范围也越加广泛,在配备固定维修人员的情况下,如何在舰船任务执行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设备的检测维修及物资配给是舰船装备保障策略的重要指标。同时,对战时维修策略的选择也是整个舰船维修体系中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在研究现有舰船多种维修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舰船在具体执行任务时对维修保障体系给出了可行性分析及性能评估,并针对现有的保障体系﹑策略方案及物资配给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张代国  张强  周继锋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130-132,158
通过对舰船弹药物资作业调度与分配原则的归纳总结,构建了弹药物资管理专家系统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库的特征及弹药物资出入库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推理机制;最后针对舰船弹药物资管理专家系统的特点,探讨了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文针对实际应用中舰船保障物资分配的需求,提出了动态态势物资分配优化方法,建立了动态态势物资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即混合0‐1整数规划模型并提供了求解策略。同时利用项目管理方法,提出了保障物资分配项目实施方案的优化流程。  相似文献   

11.
采用ARM作为机舱测量系统中的主控制器,利用ARM的高性能和可裁减性构建CAN总线通信控制网络,可以实现系统全部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彦肖 《中国修船》2007,20(Z1):7-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网络财务以其独特优势随之产生并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行了适应网络环境的新处理方式,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文章介绍了网络财务产生的必然性、特点、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导师这一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导师平台,并对平台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框架,电子导师解决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基础问题的意义,促进电子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依托有线专网和北斗卫星网,研制覆盖随船器材供应链和被服务方的全资可视化系统,实现被服务方随时获取自己申请单的供应链信息,包括器材申领、器材批复、器材运输、器材维修等信息,达到被服务方对整个随船器材服务流程的全维可视和全程可控的目的,从而为随船器材的精确化保障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船舶非单点搁浅时船底受力大小及脱浅拖力最小值的计算方法问题,并由此提出船舶自行脱浅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持续性跟踪无人艇的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98-10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持续性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对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形成重大挑战。加强对ACTUV的搜索、探测、定位,保障潜艇部队安全,是我国海军面临的新任务。本文研究从天基、海基、空基进行搜索侦察,并提出一种多维数据融合定位技术,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依旧是21世纪的明星材料,纳米隔热材料由于其明显的低热导率,一出现就成为舰船行业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相同的隔热面积需要的纳米隔热材料更少。本文以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制造工艺为例,探索纳米隔热材料的工艺流程,并将纳米孔隔热材料和传统的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进行对比,对不同温度下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加热线收缩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高于传统的无机隔热材料,却低于硅酸铝纤维,纳米孔隔热材料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 00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起重机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FAHP)的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运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综合评估中。以造船门座起重机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安全性评价模型,对指标状态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各层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整机金属结构安全指数,为起重机使用企业和特检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修船》2019,(3):51-54
对于拖船、拖网渔船及高速艇等船型,其螺旋桨处在斜流工作条件下。为研究斜流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文章使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不同斜流角下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流会导致螺旋桨敞水性能下降并诱发横向力,对船舶航速、传动轴系及船舶操纵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分析方法作简介,对电机故障红外诊断的判断方法作论述。通过红外检测工作的诊断实践证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及时发现电机设备的外部缺陷和部分内部缺陷非常有效,对保降电机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