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是沉管安装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综合世界上具有标志意义的沉管隧道管节调位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较完整地阐述世界各大沉管隧道的管节线形调整工艺,对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2020,(4):8-8
4月6日,深中通道项目完成E2管节钢壳沉管浇筑施工,这也是深中通道完成浇筑的首节标准钢壳沉管。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全长约24 km,双向8车道设计,设计时速为100 km。其中,沉管隧道段全长6845 m,预制沉管段长5035 m,由32节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  相似文献   

3.
长大管节海上寄放、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响应是沉管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现有的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无法精确计算。基于相似理论和相对运动概念,在拖曳水池完成了沉管管节寄放、浮运和沉放系列水动力学试验,得到了沉管管节在不同风浪流载荷组合作用下的管节受力和运动响应,可为数值仿真分析提供关键参数取值依据,也可为长大管节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港珠澳岛隧工程沉管建造经验技术总结和再创新,提出并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混凝土整体管节平行流水线作业工厂预制方法,且定量地分析了该方法较传统工厂法的优势,其优势在于工期更短、用地更少,且工作量得以优化.随着沉管隧道长度增加,管节数量增多,其优势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沉管安装完成后为防止管节偏移,需要及时对已安装管节进行回填作业,其中锁定回填是沉管安装后的一道关键性工序。由于锁定回填是在管节两侧进行大体积、大面积的碎石回填,锁定回填期间碎石的侧压力及重力会直接影响到沉管纵横向偏移及沉降变化。文章结合港珠澳大桥对沉管管节锁定回填前后的沉降监测,分析了沉降产生的具体原因,阐述了锁定回填对沉降的影响,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沉管管节干舷值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沉管隧道的施工经验对某沉管隧道大型柔性管节的预制精度进行了推荐,并给出了预制精度方案下干舷值的变化范围,可为今后沉管隧道管节预制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沉管隧道管节拖航安全问题,应用船舶操纵理论和数学建模方法,在分析沉管隧道管节拖带船队在风、流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船队在风、流作用下的运动模型。基于该模型和拖航水域的通航环境,提出风、流影响下管节拖航安全限制条件的确定方法。以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某沉管隧道的管节舾装作为沉管预制和沉管出坞、浮运的连接环节,是沉管出坞、浮运、安装的前期工作,在整个沉管安装项目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导向杆、导向托架的安装精度对沉管的浮运、安装影响重大,故需在其安装过程中进行细致的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沉管隧道水阻力系数取值区间变化范围较大的难题,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模型试验中沉管管节的水阻力系数进行学习。根据训练好的网络参数,对不同的水深吃水比和拖航角度的水阻力系数进行预报。通过对比验证预报结果,神经网络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管节拖航的水阻力系数。该预报方法为后续类似工程中的同类管节水阻力系数的提供了新的预估手段,进而为管节拖航施工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论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自2013年5月—2017年10月整个施工期的运行状况,监测内容包括沉降、差异沉降、管节纵向结构挠度、管节接头张合量、节段接头张合量、节段接头水压以及隧道整体情况。结果表明,沉管管节实际差异沉降得到较好的控制,复合地基+组合基床使得沉降得到改善,隧道整体运行情况与结构反应良好,整体与接头基本没有渗漏水情况。  相似文献   

11.
沉管管节预制是沉管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4种不同混凝土管节预制方式及工程应用实例,结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干坞法和工厂法进行了深入比选研究,最后对港珠澳大桥管节预制实施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型沉管隧道管节在外海航道附近系泊等待沉放安装时,会受到过往船舶产生的船行波作用力的影响。为避免船行波对系泊管节及结构造成破坏引起工程事故,文章采用国内外船行波公式计算、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沉管系泊等待时通行船舶的船行波波高衰减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波高计算公式,并推荐了波高衰减计算公式。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Flory-Remery算法对船行波对管节的不同距离和方向的受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船行波对大型沉管的影响受力情况,提出了沉管系泊等待时对隧址附近通行船舶的预控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工程施工提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3.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顶部覆土厚度高达21 m,作者发明了记忆支座来保护沉管管节接头结构,避免其因差异沉降而受损。记忆支座置于竖向剪力键之间,用最合理的方式分配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与地基反力,起到既保护结构,又发挥结构最大能力的作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33节管节的接头部位已经全部装上了记忆支座。文中详述记忆支座概念的产生、试验与设计、港珠澳隧道应用案例,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2002年2月之前我局尚无大直径、长管节PHC桩在外海施工的实例。为此,我局在上海漕泾地区海域进行了首次沉桩工艺试验。本文记录了这次直径Φ1200mmPHC长管桩海上沉桩过程。  相似文献   

15.
8月19日至21日,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五次会议在广东珠海召开。会上,专家听取了业主、设计、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单位关于工程进展情况、岛隧工程深埋沉管纵向结构设计方案、对该设计方案的咨询意见、岛隧设计管理工作、沉管浮运沉放技术总结、埋置式承台施工技术和钢箱梁制造技术等的汇报,实地考察了西人工岛、桂山岛沉管预制厂、桥梁工程CB04标和CB05标预制厂中山基地,对岛隧、桥梁有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据悉,目前大桥岛隧工程已经完成八个管节的预制和三个管节的沉放安装。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墩台预制和安装、钢管桩制造和打设、钻孔灌注桩施工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陈学国 《水运工程》2017,(9):209-213
长管节大管桩是近年来开发出的具有抗击打能力强、抗弯性能强、混凝土耐久性高、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的优秀桩型,其穿透夹石、夹砂层能力较强,可在一定范围内取代钢管桩。以福州港江阴港区11~#泊位工程为例,采用钢管桩和混凝土长管节大管桩(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靴的组合桩)作为桩基,顺利完成沉桩。与传统桩型相比,长管节大管桩的力学性能和成本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他们的信念:扎根大海,服务大桥。他们的目标: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他们的口号:把每一次护航,都当成第一次(重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1管节安装的水上交通安保有资格被记录史册。这次海事护航的E11沉管长180米,重约80000吨,安装水深达到44.5米,是伶仃航道转换完成后安装的首个管节,也是开展深水深槽施工技术攻关以来安装的首个管节。其安全沉放后,海底隧道总建设长度将达到1845米。  相似文献   

18.
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安装的最后一节,其单位荷载不同于以往管节,沉降问题尤为关键。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为例,开展了基床稳定性试验,得到了不同厚度基床条件下荷载与沉降的相关参数,对最终接头沉降量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规范尚未规定船行波对临近岸坡和船舶的作用,得出船行波对海上作业船舶的影响规律尤为重要。为了能够分析清楚船行波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管节安装过程中的影响,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因船行波的影响对工程造成损失,对国内、外学者发表的相关文献及国外相关的规范进行了研究,修订了一些文献中的笔误,推荐了适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安装中船行波的计算公式。通过现场实际条件计算,结合已有的物理模型试验、现场实测等成果,给出了船行波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随距离衰减的规律,从而得出了沉管安装的船舶航行限速条件。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遂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外海条件下埋深最深的沉管隧道工程,该沉管隧道断面大、管节质量大、混凝土抗裂要求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工厂化预制工艺进行沉管管节的预制。由于预制工艺复杂,项目前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众多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介绍了工厂法预制的工艺及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