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近几年的工程实例,介绍物探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中的主要应用,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与任务,讨论物探的发展和待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九江-景德镇输气管线鄱阳湖穿越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综合勘察技术在大型勘察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分工程地质调查、水上钻探和工程物探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采用了水上地震映像、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手段,通过不同勘察手段的整合、印证,较为精确地反应出穿越区域的层位变化,查明了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3.
小煤窑采空区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等自身的特点是铁路勘察的难点之一。物探是小煤窑采空区的重要勘探手段,弥补了其他勘探手段的不足。高密度激电法和瞬态瑞雷波法是工程勘察中经常用到的物探方法,也是采空区勘察的有效物探方法。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结合其在某小煤窑勘察中的实际应用,阐述综合物探在小煤窑勘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暗河勘察一直是长期困扰工程物探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大,地下分布暗河较多,很多常规物探方法无法正常开展。以贵南高铁几处暗河勘察为例,探索高精度瞬变电磁法、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暗河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工程物探与钻探一样是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其在大型桥梁、核电站、公路等勘察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铁线路均选择在城市的繁华地带,该方法更能显现其独特的优势.南京地铁在1号线、2号线工程筹备、设计、施工各个阶段均采用工程物探方法进行过勘察,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征稿简则     
《铁路航测》2013,(1):102-102
1、栏目设置 工程测量——铁路、公路及附属构筑物的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GPS测量等。 航测遥感——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应用等。 工程勘察——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遥感,物探、原位测试,水文地质勘察,岩土试验,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及保护,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地质灾害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综合物探方法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察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长大深埋隧道工程任务很多,高质量的勘察效果对于隧道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通过云雾山隧道的综合物探方法探查,介绍了EH4法、高密度电法、电阻率测深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仪器,并且结合地质调查和钻探结果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长大隧道工程勘察中,物探异常区往往是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八坊花岗岩隧道为例,首先应用高密度电法开展地球物理勘察,然后在隧道洞身低阻异常区布置勘探孔,并在孔内进行了综合测井及抽水试验。结果显示:物探异常区花岗岩电阻率低,岩石声波波速低,渗透系数大,岩体成砂土状,为全风化花岗岩。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预测了隧道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及段落,以减少隧道施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煤矿采空区勘察中采用遥感、物探、钻探结合大面积测绘的综合勘探模式,各种技术成果相互验证补充,可以准确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与线路的关系,顶、底板的高程与工程性质以及地下水情况等,为线路方案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城区物探环境品质恶劣,地表、地物状态复杂,不同物性的干扰源众多,常规物探方法应用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城区物探环境品质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微动技术作为城区主要物探手段,以城市轨道交通不良地质体勘察为主要工程领域进行微动技术应用,评估、研究其适用性、准确性及可靠性,探寻一条适于城区物探环境的新的有效技术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城区物探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和对策研究,探讨了城区物探面临的局限性和受制约性现状,表明城区物探具有方法创新的技术必要和应用需求;(2)将微动技术作为城区主要勘察手段,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成功探查并确定了多种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况;(3)微动技术在城区物探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场地适用性和成果准确性,能为轨道交通等城区工程的设计、施工、排险提供重要物探依据,并进一步消减地质隐患,具备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结合我院近年来对采空区的勘察经验,对采空区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系统的讨论和总结,提出铁路采空区综合物探工作模式,以有效指导今后的采空区勘察工作,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发挥其高效、经济等技术优势,提高地质勘查精度,为高风险采空地区铁路设计和施工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研究结论:(1)工程物探现已成为解决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的首选技术,在调查基础上,对疑似采空区路段物探工作,可用物探结果指导钻探布置;(2)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综合考虑地形、采空区埋深及物探方法适宜性等条件下的采空区勘察综合物探模式;(3)勘察中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清晰揭示了采空区的不良地质体;(4)本研究成果可为采空区铁路、公路、工民建勘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路工程下伏煤矿采空区物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煤矿采空区是制约公路工程建设的瓶颈因素之一,采空区的探测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工程科技难题。采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等特点,给公路工程带来较大安全隐患。物探方法是探测采空区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煤矿采空区物探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瞬变电磁法、地震反射波法、活性炭测氡法探测煤矿采空区是可行和有效的;(2)由于采空区自身的特殊性和地球物理方法的局限性、多解性,单一物探方法往往对地质异常体很难定性,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技术显得尤为必要;(3)采空区勘察应采用资料搜集、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目的;(4)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已成为解决煤矿采空探测的首选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圈定煤矿采空区范围,从而为公路采空区勘察及工程选线、采空区处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地震映像综合勘察方法进行隧底岩溶探测,圈定隧底10 m范围内岩溶发育段落,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结合不同地层的岩溶发育规律,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影响以及地震波、电磁波在岩溶发育区传播过程中,形成反射、绕射、散射等规律,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探测。在地震映像探测中,采用落锤震源激发,组合检波器接收。结合工程实例,证明综合物探技术探测隧底岩溶的有效性,指出异常深度的确定方法以及物探成果图上仅存单一异常情况的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隧道勘察中,复杂的地质条件给解决工程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以张集线旧堡隧道勘察为例,论证综合物探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的效果。采用大地电磁法及综合测井等物探方法,可准确地揭示地下深层与浅层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差异,较好地解决断层、承压水等复杂地质问题,并对开挖验证的涌水、塌方、变形的位置及规模与大地电磁法的解译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特长隧道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太行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查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方法: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太行山隧道岩溶、地下水不发育,不会发生大的突水突泥、岩爆、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全隧道除长约4.5 km的膏溶角砾岩和部分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外,整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目前隧道施工进展顺利,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结论: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以地质调绘为基础,发挥遥感的宏观作用,利用物探解译、钻探验证,开展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和分析评价是做好隧道地质勘察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浅谈长大深埋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地质对物探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长大深埋隧道的出现向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大地电磁类为主的深层物探方法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地支撑。地质资料是物探解释的基础,没有地质和物探的密切配合很难取得良好的物探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人员配备建立一种工作机制以提高物探工作水平,进而提高长大隧道勘察质量。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以往地质与物探不同配合模式的特点,以不同配合方式下物探成果的质量为标准,进而对长大复杂隧道的地质勘察推荐出一种地质人员全过程配合物探的工作模式。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阶段地质配合物探的工作内容,并对地质人员全过程配合物探工作这一方式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做了详细论述;结合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要求,提出了不同勘察阶段物探工作原则、工作深度和应采用的物探手段。研究结论:长大深埋隧道的工程地质勘察,只有在综合勘探中大力推广高水平的物探,再辅以专职地质专业人员的全过程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大深埋隧道的出现向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大地电磁类为主的深层物探方法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地质调绘是物探工作的基础,没有地质和物探的密切配合很难收到良好的物探效果.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在总结配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物探配合的原则以及在不同勘察阶段如何用好这一先进的勘探手段.对技术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岭东梁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艺 《铁道勘察》2009,35(6):62-65
秦岭东梁隧道地处秦岭高中山区,为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全长14.834km,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均较为复杂。在野外勘察的基础上,结合深孔抽提水试验资料及物探V8资料,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预测,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控制性勘探点、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下水的评价、地震效应及沉降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年会,于2007年8月26日至28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办,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中铁物探公司承办.铁道、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地质、煤田、航空、科研、院校和仪器厂家等10多个行业的75位工程物探和工程检测界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中青年精英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