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岔枕发展的几点设想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侯文英1国内现状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混凝土岔枕,并于1980年通过铁道部的鉴定,截止目前,我国主要干线上已推广铺设近2500组。近两年来,混凝土岔枕的订货却日趋减少,工务局在1991年底对全路混凝土岔枕道岔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铁道建筑》2000,(1):8-10
从轮轨系统动力学角度建立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分析钢岔枕处轨道病害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短岔枕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Ⅲ型预应力混凝土短岔枕的结构形式,将岔枕与轨道结构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岔枕的作用荷载.根据求得的作用荷栽,利用ANSYS软件对岔枕作强度分析,指出混凝土短岔枕受力状况,为短岔枕的设计和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一、混凝土岔枕发展简介我国主要的道岔基础有木岔枕及混凝土岔枕两种形式。混凝土岔枕比木岔枕重、使用寿命长,不易挠曲,可以减少锰钢辙叉的裂损,还能增加轨道的刚度,稳定性好,这些优点能大大降低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养护维修费用。此外,由于木材供应日趋紧张,铁道部1988年颁布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应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因此,发展新型道岔基础,在铁路线上全部铺设混凝土岔枕,是一项主要技术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与线路用普通混凝土轨枕在结构和受力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建立车辆荷载作用下道岔—岔枕整体结构系统模型,结合实例,对上海地铁用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进行有限元分析,总结地铁车辆通过道岔时混凝土岔枕所受扣件阻力、扣件上拔力等力学特性,以及岔枕正、负弯矩等分布特点,给出不同岔枕处扣件上拔力、岔枕正负弯矩极值点的分布规律,为地铁用岔枕的设计和施工、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无砟岔枕质量控制与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有高速铁路无砟岔枕生产工艺技术,针对高速无砟岔枕精度高,批次数量多等带来的质量控制难的问题,在工艺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总结出高速无砟岔枕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详细阐述高速无砟岔枕在生产过程中桁架钢筋焊接、活底模具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与浇筑、预应力钢筋张拉及缓慢放张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实用方案。同时,对高速无砟岔枕表面印痕不清、号牌位置破损、端头分隔板歪斜等易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改进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深线道岔设计 ,介绍钢岔枕结构型式、特点、设计及其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黄业高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24-25,27
介绍利用专线3355及SC340-500混凝土岔枕,将既有正线60 kg/m钢轨12号5m间距交叉渡线木枕道岔(专线7562),改造为混凝土岔枕道岔的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混凝土岔枕的种类和现状,分析了混凝土岔枕的生产过程,提出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提速岔枕、客运专线无砟岔枕、客运专线有砟岔枕的实践,介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岔枕的台座类型、模型的结构、预应力筋定位、套管定位和预应力张拉和放张等关键技术,并提出改进岔枕生产工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岔枕道岔的结构特点及连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即将出版的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中道岔连接的有关规定及混凝土岔枕道岔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混凝土岔枕道岔插入轨长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 6 0kg m钢轨 92改进型 12号交叉渡线混凝土铰接岔枕的弹性铰接接头的结构和特点 ,并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岔枕和接头作了仿真计算 ,分析表明岔枕各部分的应力均在容许限度内 ,接头的传力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指出当前存在的混凝土岔枕病害问题 ,分析预埋塑料套管失效、岔枕开裂情况 ,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参考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实际生产工艺特点,研制适用于长线台座法生产工艺要求的普速、提速、高速岔枕模型,主要包括长线台座法生产工艺用模型的设计、制作工艺、质量控制及质量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线路技术改造过程中,大量木枕道岔被混凝土枕道岔所替代,但因混凝土枕道岔与木枕道岔存在结构上的差异,技术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岔后曲线间直线段长度不足的问题,可采用调整岔枕间距的办法进行铺设,这样不仅符合行车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混凝土岔枕个别设计制造费用以及因改造引起的站场拉长所导致的重新征地费用。  相似文献   

16.
岔枕受力与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岔枕是道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岔枕作为弹性地基梁,利用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模拟计算了车辆过岔时岔枕各相关截面的受力情况,以及岔枕振劝加速度和弹性变形等振动特性。文章最后分析了过岔速度对岔枕振动特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模型组合截面、端部构造等方面介绍岔枕模型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就某国际大型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岔枕预制工艺进行了介绍。根据长线台座岔枕生产工艺,并针对建设项目对该产品需求情况进行预制工艺说明,尤其是对预制生产过程中的张拉、混凝土布料、蒸汽养护、放张等关键工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参考国内现有的预埋铁座在模型中的各种安装工艺特点,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中预埋铁座的安装和生产工艺,研制重载道岔用混凝土岔枕预埋铁座定位装置,重点研究预埋铁座在模型中的精确定位、制作工艺以及生产中的安装工艺。通过重载铁路混凝土岔枕预埋铁座定位装置的成功研制,克服了重载铁路混凝土岔枕预制的重难点工艺,一次性成功预制了重载铁路混凝土岔枕,保证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300 kN轴重重载道岔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和后续岔枕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Ⅲ型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的结构形式,将岔枕与轨道结构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岔枕的作用荷载.根据求得的作用荷载,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SSYS岔口枕做详细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