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温州瓯江过江通道跨江大桥的自然条件及温州市的人文环境,介绍其跨江大桥方案构思的过程和设计特点及估算情况,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介绍安徽省首轮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皖江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出现的新变化,论证了开展新一轮过江通道规划的必要性。在区域相关重大规划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思路;基于沿江各市跨江联动发展的实际交通需求和综合运输网的新格局,提出了"分离与集约"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并据此提出了分阶段的规划目标,形成了新一轮过江通道总体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  相似文献   

4.
由西南交通大学、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和长沙铁道学院完成的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合同项目: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G)──新建铁路选线设计智能CAD方法的研究近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引入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将知识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交互式图形技术与最优化方法相集成,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开展本项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线路平面走向方案评选模型的研究;生成线路平面初始方案的智能CAD方法的研究;线路平、纵断面整体优化的改进与提高(长沙铁道学院负责);线路最佳方案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铁路三维空间线形的智能优化,建立了综合考虑建设和运营费用、环境影响代价及线路约束的线形优化模型;针对平面、纵面控制点分别给出了分布方法,并构建了由平面交点偏移距、平曲线半径、变坡点标高3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基因序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面-纵面-完整基因的分布编码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多种交叉、变异算子实现线路方案的进化.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克服了现有遗传算法产生的线路方案平、竖曲线重叠的缺陷;可生成满足线路约束条件且综合费用较省的线路方案群,最优的智能选线方案比人工定线方案综合费用节省了6.5%.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可行性研究为例,结合项目与规划的衔接、建设条件、工程情况等,全面地研究了线路及场站方案、铁水联运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缺点比较,试图为线路走向及场站方案的最终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及有力支持,以及对铁水联运等类似铁路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京九铁路涮江大桥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并基于MATLAB语言编制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涮江大桥桥上可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锁定轨温取34±5℃时,桥上无缝线路强度、稳定性、断缝满足设计要求;桥墩纵向弯曲稳定性、墩身截面强度、合力偏心、墩顶纵向水平位移满足设计要求;桥墩基底应力、基底合力偏心、基础倾覆稳定性、基础滑动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桥台基底应力及偏心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淮江高速公路江都段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沿线不同地质分区中的土的工程地持特性,并针对不同不良地持现象,提出路基设计和加固处理方案的建设,同时对线路料场土的性质和作为路基填料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可作为路基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已知的线路起终点和研究区域内人口分布情况,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平面设计方案。以轨道交通车站的布设数量、位置及线路平面线形为决策变量,考虑实际地理条件、站间距、换乘预留及线路平面设计等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平面优化模型,实现客流吸引量最大,以及包括建设投资、运营支出和环境影响在内的线路综合成本最小。设计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与A*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选取国内某城市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算法可求得模型帕累托前沿,提供不同客流吸引量下线路综合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此外,与实际平面设计方案相比,帕累托最优方案能够在不降低客流吸引量情况下减小约 4.4%的线路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增城区东门桥重建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人行景观廊桥与车行桥分幅结合设计的理念,其建设既解决了车行过江问题,也综合考虑了人行过江、观光问题,为增城滨江带新增一景。本文从景观设计、结构设计两方面对这种新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创新设计方案,对比常规设计和两步过街方案,将3种方案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优化模型中。以交叉口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将其转换为非线性模型以便于求解,并利用VISSIM仿真验证3种方案的运行效益。结果表明,两步过街和创新设计相对于常规设计能提升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且在高流量场景下拥堵改善效果更佳,分别能降低 55.58%、57.18%的机动车延误;常规设计不适用于直行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场景,两步过街和创新设计不适用于左转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场景;常规设计和两步过街左转非机动车流量增加,会导致机动车通行能力迅速下降,创新设计受左转非机动车流量的影响较小,在各种流量场景下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路线方案的择优是路线设计中的最根本问题,也是路线方案选择优劣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往往存在多个可行方案,如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是设计的关键。集对分析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基于集对分析具有概念明确、计算简便和信息全面的优点,在集对分析同一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公路路线方案优选的集对分析模型。同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提高了方案评价的可信度,为公路路线方案优选提供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菜园坝立交是菜园坝大桥北岸接线的重点工程,本文简述了菜园坝立交设计的全过程、阐述了本立交设计的难点、设计思想以及方案比选中各方案的特点.为将来进一步总结山地城市立交设计提供了范例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老淝河铜便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研究表明,其设计方案是成功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市地铁站2号线积玉桥站为例,在分析现有交通组织局限性的基础上,运用单向交通、公交改线、施工段设计等方法对施工周边路网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最后选用Transtar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得到相关数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公路改造的路线方案设计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全面阐述了路线布设的原则,探讨了路线方案设计在公路改造中的重要性,可为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东 《交通标准化》2012,(18):60-61
分析寒区公路隧道消防工程的现状,提出全新的消防设计方案,以解决寒冷地区冬季消防不可靠、费用高的问题.该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船体分段吊运方案设计过程繁琐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而研究开发的吊运方案自动化布置系统,以吊运方案的算法设计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现以大型油船的边底段为例,通过调研、总结实际工程中边底段的吊运方案布置的特点,遵循吊运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及静力学原理,结合与Tribon二次开发相关的分段数据提取等操作,设计了专门应用于大型油船边底段的吊运方案算法,该算法应用于吊运方案自动化布置系统,顺利实现了吊运眼板的自动化布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丝峡景区发展中遇到的容量限制问题,提出新的交通规划和游线设计方案。交通规划引入"Park+Bus"模式,对景区停车和交通运行进行集约化管理,提出了新的两日游游线设计方案,结合景区的树状发展模式,展现了从树根、树干到树冠的交通组织方案。新方案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景区容量限制和社区发展等问题,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交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京周边几条高速路桥梁的病害状况的介绍以及成因分析,确定加固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可为日后类似桥梁的维修加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